美文网首页教师园地 孩子福地教育
寻求专业发展,追求职业幸福

寻求专业发展,追求职业幸福

作者: 渔非子 | 来源:发表于2018-07-31 23:38 被阅读482次
寻求专业发展,追求职业幸福

2018年7月16日至20日,我们相聚在山师,充电,加油。10位专家讲师分别从职业幸福、班级管理、环境创设、家长工作、早期阅读、课程实施、专业发展等方面给我们上了10堂精彩的课。暑期培训,必将助推教师实现专业发展,践行职业幸福。我们将以教师职业幸福为目标,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路径,守望初心,再出发。本文将继续以问题为导向,抽丝剥茧,把笔者的研修心路历程晒给你看。

一、暑期研修的初心是什么?

当我踏上研修之路,便产生了一个疑问:明明是我们日照幼儿园骨干教师专场培训,为什么要不远千里,汇聚泉城?是特意要我们来经历一番37度的火炉考验吗?

当我们漫步在山师大古朴典雅的校园里,

当我们面向着伟大的毛主席像顶礼膜拜,

当我们课上接受专家教授们的醍醐灌顶,

当我们课后撰写学习体会热烈分享讨论……

最初的疑问豁然开朗。原来——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我们的学识太过浅薄,需要高人赐教,大师指点。

我们的意志不够坚定,虽是真金,还要烈火锤炼。

我们的身体走的太快,要百忙之中等一等让灵魂跟上来。

我们的凡心尘缘未了,要斩断情丝,潜心研修,静等花开。

这明明是,要把大家往专家行列里去培养啊!

拥有职业视角将帮助你意识到成为教师是一个旅程—而不是一个目的。你能够而且应该打好你的行李,做好旅行计划,不过要记住,“到达那里”的过程和“已经到达”是同样有意义的。

——《教师新概念: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

二、幼儿教师的使命是什么?

多么温柔的女子,做了母亲,便有了铠甲;

多么高冷的男人,做了父亲,也多了微笑。

小男孩走出大门,返身向四楼阳台上的我招手,说:

“再见!”

那是好多年前的事了,那个早晨是他开始上小学的第二天。

我其实仍然可以像昨天一样,再陪他一次,但我却狠下心来,看他自己单独去了。他有属于他的一生,是我不能相陪的,母子一场,只能看做一把借来的琴弦,能弹多久,便弹多久,但借来的岁月毕竟是有其归还期限的。

他欢然地走出长巷,很听话地既不跑也不跳,一副循规蹈矩的模样。我一个人怔怔地望着巷子下细细的朝阳而落泪。

想大声地告诉全城市,今天早晨,我交给你们一个小男孩,他还不知恐惧为何物,我却是知道的,我开始恐惧自己有没有交错?

我把他交给马路,我要他遵守规矩沿着人行道而行,但是,匆匆的路人啊,你们能够小心一点吗?不要撞倒我的孩子,我把我的至爱交给了纵横的道路,容许我看见他平平安安地回来。

我不曾搬迁户口,我们不要越区就读,我们让孩子读本区内的国民小学而不是某些私立明星小学,我努力去信任自己的教育当局,而且,是以自己的儿女为赌注来信任——但是,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 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

他开始识字,开始读书,当然,他也要读报纸、听音乐或看电视、电影,古往今来的撰述者啊,各种方式的知识传递者啊.我的孩子会因你们得到什么呢?你们将饮之以琼浆,灌之以醍醐,还是哺之以糟粕?他会因而变得正直、忠信,还是学会奸滑、诡诈?当我把我的孩子交出来,当他向这世界求知若渴,世界啊,你给他的会是什么呢?

世界啊,今天早晨,我,一个母亲,向你交出她可爱的小男孩,而你们将还我一个怎样的人呢?

《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张晓风

一篇小小的短文,凝聚着一个刚上小学的孩子的母亲对孩子深沉的爱,对社会的嘱托,更是对教育工作者的信任和期待。虽说“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是你今生目送他背影渐行渐远的一场修行”,可是,哪一个父母,当他们把自己的小宝贝交给幼儿园的时候,不曾有过同样的感慨?如果你也是为人父母的教师,是否也为此感同身受?

台湾作家这篇短文写于1983年,为什么在我们大陆今天读来却依然刻骨铭心?只能说明,当今家长对子女教育的责任和意识越来越强。中国的学前教育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正从“有园上”到“上好园”的发展阶段转变。如:择园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热切需求,不仅仅意味着入园率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而其中的关键与核心便是教师队伍质量的提升。在写这篇稿子期间,笔者就亲眼见证了某实验幼儿园新生网上报名,不到一分钟就爆满的壮观场面。这意味着什么呢?会有片区内的幼儿不能就近入园,何况片外。

透过短文,值得反思:我们的幼儿园教育应该如何定位?幼儿教师的使命如何定义?

教育的问题出在哪里?教育的核心问题不是出在我们的术、不是出在我们学生的能力、不是出在改革、不是出在技术层面——我们的教育缺乏的是灵魂的东西!我可以说这么一句话,中国的教育技术层面已经走得太快了,“灵魂”跟不上了。我对教育的信仰就是要回归到教育的规律,慢慢地、静静地、悄悄地做,不要浮躁、不要显摆。一定会有我们想要的结果,那个时候我们的孩子不管是分数、才能,还是能力都很好,他们的灵魂也很丰满。这才是教育新常态。

——李克强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给中国教育发展做了重新定位,我想这也更加适合幼儿园教育的定位。《幼儿教师专业标准》指出幼儿教师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保教活动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做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这应该就是幼儿教师的使命所在。

三、幼儿教师应该形成怎样的儿童观和发展观?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幼儿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发展观、课程观。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学习《指南》,但似乎我们远远没有深刻理解。孔起英教授讲,《指南》的32条发展目标我们要烂熟于心。怎么做到烂熟于心?只会背诵是不够的,孔教授说,每条目标都要能够举出三个具体案例才算真正理解。那么,可不可以再具体一点,每条目标的三个年龄段分别举出三个具体案例?

    幼儿教师的“三观”——儿童观、发展观、课程观,直接影响并体现为教师的教育行为。“三观”当中,儿童观、发展观是根本,她起源于教师对幼儿的爱心,形成于对幼儿心理的研究与实践。

幼儿究竟是一个需要我们成人进行修正、教化和改造的肉体存在,还是需要我们成人加以尊重、理解和支持的精神存在?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早在100年前就给我们做出了回答:“儿童正是作为一种精神上的存在给人类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源动力。也正是儿童的精神决定了人类发展的进程,并把人类文明推向更高的境界”。

婴幼儿阶段在人的一生中有其独特的价值,绝不仅仅是为下一阶段的成长做铺垫。这一点我们已经有所认识,但认识的还远远不够。一只鸡蛋,已经具备了成为一只小鸡的所有的源代码和既定程序,只需持续施加恒定适宜的温度,28天后一只小鸡就会破壳而出。这只小鸡一出壳便会觅食,按既定程序长成一只真正的公鸡或母鸡。所有的小动物都会遵循其源代码和既定程序成长,人类的童年也不例外。可是人类从出生到完全独立生存要花费几年到十几年的时间,或许是人类的自我完善的要求远远高于一般动物。

所有幼小的哺乳动物几乎一出生或者只需极短的时间就能够站立,行走,寻找妈妈,并且学会同类的语言,他们身上存在着一种决定物种行为的本能。而人类的婴儿却显得那么孤弱无助,没有表现出明显体现本能的特征。为什么呢?如果把动物比作生产线上批量生产的产品,那么人类就像是一件件需要精雕细琢的工艺品。儿童的心理已经深深的隐藏而不会像动物的本能那样表露无遗。正是婴幼儿这种弱小的状态为他将来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发展是他内在的精神胚胎引导自身实体化的过程。儿童的精神生活是独立于、优先于和能够激发所有外部活动的。三岁以前的幼儿是一刻也不肯停下来的,那是他的精神通过感官与外界环境不断地探索交流来达成个性与环境的融合。儿童的这种学习方式会一直延续到6岁左右。儿童就是这样秘密地进行着属于自己的积极的精神生活,充满灵性,不断地把我们感动。

我们不能再无视儿童的心理发展了,而必须从一开始就去帮助儿童。这种帮助并不在于塑造儿童,因为这一任务属于自然之神,而是在于观察儿童心理发展的外在表现,在于能为儿童的成长提供必要的手段,因为这种手段单靠儿童自己的努力是办不到的。

——蒙台梭利

四、幼儿教师应该拥有什么样的课程观?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忠实取向的课程观占据了主导地位。忠实取向的课程实施就是忠实地执行预设课程的过程,评判标准是预期结果是否达成以及达成度。忠实取向是建立在假定课程计划是合理的、不可改动的的前提下,课程实施就是把预定的计划付诸实践的线性过程,改动越小,说明实施越成功。

案例:这个不是让你填色的

·活动名称:油泥水果

·材料:水果的轮廓画、教师范例、8种不同颜色油泥。

·活动过程:朵朵选用了橘黄色的油泥做橘子底板,她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将油泥搓成条围边,而是把油泥揪成几个小块,压平填在了轮廓线内,油泥很快的被用完了,但还没有填满轮廓。这时表示活动结束的音乐响了,朵朵对进入区域的老师说:“我的橘色少了”。老师看到笑着说:“你是怎么想的啊?这个不是让你填色的”,边收拾边离开。朵朵一个人在区域里发呆,这时表示活动结束的音乐又响了,孩子们陆续从区域回到教室中央的讨论区。配班老师走过来对她说:“朵朵,听到音乐没?”朵朵举起那个快做好的橘子给配班老师看。老师说:“好,赶快坐到那个半圆上去,等一会再展览,好吧?”朵朵放下手中的作品,离开区域。

这应该是一个典型的忠实取向的课程案例。其特征表现为:“教育者眼中无儿童”,幼儿的主体地位丧失;课程封闭、单一、静止;教师的工作千篇一律,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受到压制。

《指南》艺术领域中指出“幼儿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案例中,两位教师恰恰是在追求结果的“完美”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扼杀了幼儿想象与创造的萌芽。

《指南》强调教师要在教育活动中要学会观察、解读、支持幼儿。案例中朵朵第一次对老师说“我的橘色少了”是多么委婉的求助,然而老师就是没有解读,也没有支持。第二次,配班老师来催促孩子,朵朵举起未完成的作品给老师看,还是在求助,显然她已经没有勇气用语言来求助了。第二位老师同样是没有解读,更没有支持。直到最后,朵朵被迫放弃了自己的艺术创造。当幼儿需要帮助或主动求助的时候,我们应该给幼儿提供什么样的支持?案例中的老师应该怎样做?苹果作品一定要围边吗?苹果一定要完美无缺吗?可不可以被谁要上一个缺口,或者爬上一个虫子钻上一个洞?

教师的课程观体现了教师的儿童观和发展观。尊重、理解与支持的儿童观催生出了创生取向的课程观。创生取向的课程是幼儿教师根据儿童的兴趣、需要和发展实际,结合幼儿园现状,创造性地开发和实施课程,以促进儿童多方面经验有效增长和建构,实现儿童全面、主动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的过程。创生取向的课程可以表现为教师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主动建构(如对国家课程或地方课程的改编、拓展、补充、整合、创新性理解);或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园本化处理;或以幼儿园为根基开发出完全适合自己的课程;更可表现为直接源于幼儿需要、兴趣的生成课程。

课程创生是提高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教师的角色由忠实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开发者和反思建构者。教师的课程意识逐步自觉化,课程能力不断提升,课程知识、课程观念和课程价值取向等也随之得以改造和重建。教师的课程创生是其自身生命价值的体现,是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幼儿园教有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幼儿的权利,游戏是幼儿的生命;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幼儿是有能力的自主学习者,自主的游戏者!把真游戏的的权利还给儿童!我们强调一日活动皆课程的同时,要把游戏精神贯彻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进行课程游戏化与游戏课程化的双向探索。

五、幼儿教师如何寻求专业发展?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将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方面作为幼儿园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与条件。幼儿教师同样遵循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路径。

第一、进行教育规划。教育规划是教师发展的指南,是教师成长的方向。规划蕴含着思想,蕴合着动力,蕴含着价值,蕴合着自我期待和希望。一是具备怎样的教育信念。教育信念是我们对教育教学所形成的观点和信念。“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二是生存方式的设计。要形成怎样的教学风格,从根本上上说要走一条研究性的道路。应该在教育生涯中了解自己的独特性,找到展示自己特点的教学方式。三是教师专业发展目标设计。远期的可进人生规划,近期的可进行学年规划。因为年复一年的教学生涯,使许多教师失去了心灵的力量。

第二、形成反思性实践。“反思”并不能完全等同于“反思性实践”反思性实践是指教师把反思作为一种教学生活方式,使教师自觉地、持续不断当地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的自觉、主动地探究。

第三、开展园本研究。1、开展园本课程开发研究;2、开展课题研究。

第四、建立专业共同体。如果想要在实践中成长,我们有三个去处:一个是达成优秀教学的内心世界;一个是由教师同行所组成的共同体,从同事那里我们可以更多地了解我们自己和我们的教学;另一个是有专家的引领。在专业共同体的建设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寻求打造团队合作文化,同时要摒弃、避免码头文化、帮派文化等消极文化的侵蚀。

第五、做一个善于读书和思考的人。要想成为有思想的教师就要有经常性的阅读。教师的阅读,要读出教育的知识读出教育的思想,读出教育人生的感悟读出教师的个性,读出一个大写的“人”。

优秀的教师应当是一盏不灭的灯,而那“开关”就在他自己手里。他的“亮度”在于他个人的修炼;如果他有“电源”或是不断充电,他就能一直发光,一直照耀着学生面前的道路;教师的进德修业应当一直到教育生命的终止。当然,作为一盏灯,他未必需要一直亮着;但是在他亮着的时候,他有可能是耀眼的、夺目的,即使只有一丝光亮,也能照亮学生走过一段路。

——吴非

六、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在哪里?

其实幸福很简单,有事做,有人爱,有所期待,就是幸福最好的状态。

有事做,说明生活充实。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的常态。

有人爱,说明内心有爱。心中有光的人,才能内心柔软,身上发出专业的光芒,才有吸引力,才能感动世界。

有期待,说明心中有目标。当我们坚定地行走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蓦然回首,幸福就在,灯火阑珊处。

昨日心不可的,明日心不可得,唯有活在当下,才能获得内心宁静,踏上教师职业幸福的旅程。

你们选择了一个充满机遇和回报的职业,祝贺你们。教师职业的回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你给学生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是你也因此获得很多回报。教学的一大好处就是,你会被反射到学生身上,被反射到每一节课上。如果你要留意这一反射现象,将反射看作礼物,你便获得了十分珍贵的礼物。换言之,你一次又一次地重塑和更新自己,所以总是在不断地提升自己,无论作为老师,还是作为一个人。

——芬斯特马赫著:《教学的方法》

后记:

本想以一篇文章浓缩10位专家的思想精华,博采众长,以期与高人共舞。然而始终不过是望尘莫及,而又望洋兴叹曰: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所幸,当我们工作在一个单位,构成一个专业共同体;我们加入到日照骨干教师学习团队,又构成一个新的专业共同体。毕竟,一个人走得快,一行人可以走得远。每个人贡献一条智慧,便能够汇聚成智慧的海洋。

教师专业成长和职业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什么样的同伴,经常跟什么样的人一起交流。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有什么样的生活,形成什么样的性格,最终,咱就什么样的命运。任何人都不是一座封闭的孤岛,也绝非自给自足的庄园。

和优秀的人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跟什么样的人就成为什么样的人!

和勤奋的人在一起,不会懒惰;

和积极的人在一起,不会消沉。

与智者同行,会不同凡响;

与高人为伍,能登上巅峰。

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

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都一样。

态度决定一切。有什么态度,就有什么样的未来;

性格决定命运。有怎样的性格,就有怎样的人生。

相关文章

  • 寻求专业发展,追求职业幸福

    2018年7月16日至20日,我们相聚在山师,充电,加油。10位专家讲师分别从职业幸福、班级管理、环境创设、家长工...

  • 人们为这些而工作

    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深刻影响着个人职业选择。 常见的职业追求有 追求技能的增长、专业水平的...

  • 如何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

    要想发展学校首先要先发展教师,以教师发展带动学校发展,以提升教师专业水准和职业幸福指数,带动学校内涵提升的路子...

  • 感受名师魅力   寻求专业发展

    人们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是何等的不易。我们从事教育事业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名教育家,而不是教书匠...

  • 2020-10-20

    “大”——大先生源于专业基础上的职业能力。专业水平提升是教师终身追求的目标,也是教师发展的着力点。实践证明,名师淬...

  • 再微小的个体,也可有自己的品牌

    老师的专业发展 首先要有职业认同,喜不喜欢老师的职业(我愿意) 专业发展,有没有没能力做好老师。(能做好) 专业阅...

  • 再谈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教师专业发展概述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 含义一: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职业道德、专业思想、专...

  • #超体输出# 18-1跳槽季,教你一个跳槽动力学

    【结构化整理】 G:职业转换的核心原则是:要追,不要逃。职业追求归纳起来是:职业发展=薪酬福利+职业发展+情感体验...

  • 职业发展规划

    #职业发展规划# 最近沟通很多资深的经理人,他们期待有更好的职业发展,想要寻求解答,但当谈到如何突破时,关于换赛道...

  • 诗意永存

    文/三木心 我的奔波与忙碌,挣扎与疲惫,寻求的是人类永恒追求的幸福,终日为寻求内心的宁静和幸福生活疲于作心灵的奔命...

网友评论

  • 唐晓诗:五天的培训,让我认识了一位这么有才华的园长,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渔非子:@宋小辞 欢迎加入简书平台,心中有光的人,不会感到孤独,因为可以互相照亮。
  • sophy_bf83:申园长文笔细腻,是一般常人所不能及,拜读之后越发觉得自行惭秽,同样的时间,同样同样的地点,不同的眼界!赞一个!
    渔非子:@sophy_bf83 @sophy_bf83 学习的过程就是我们跟大师进行心理调频的过程。每个人的频率波段不同,因此共鸣频率不同,此所谓1000个人的心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当我们被专家的某个观点打动,那是因为我们与专家实现了同频共振。培训过后,沉淀下来的,只有感动灵魂的部分。心中有光的人,才会照亮彼此,一路同行。

本文标题:寻求专业发展,追求职业幸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taf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