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7日星期六,我们有相聚在解放西街的心桥,聆听段晓英老师带来的精彩课程——重塑心灵二节课程的第八次主题:被剥夺感的困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认真剖析:我永远得不到我想要的爱的困境;分析被剥夺感困境产生的根源?第三,针对困境,我们将如何改变?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这样的被剥夺感的人生困境表现。当有人想要一段浪漫的爱情的时候,却会说:“我不够漂亮,气质不好,家庭背景不好等等”这些话语给到自己灵魂的语言解读就是,“我不配得到好的感情”。本来可以拥有好的考试的经历的,可是会说“我平常都才考多少,要是能考多少,那不能是我”这样其实也是在跟潜意识说:“我尽管很努力,可是我就是考不好”。本来很想评高级职称,可是会说“我不会写论文,论文怎么也写不好”其实,潜意识就是说“我一定不能评上高级职称的”,凡此种种,都是在给我的自我意识向宇宙下订单,我就是不够好,不配得到等,所以,宇宙接收到这样的信息,然后就果然有了那样的后果。比如这些令人不开心的句子“自己会永远孤独,你期望的事不会实现,因为永远不会有人倾听你.....,亲近你,永远不会有人了解你的感受..........”。这些具有被剥夺的人生困境就这样产生了。
其次,这些困境产生的根源在哪里呢?从李雪的《当我遇见一个人》书里所描述的案例和段老师的教学来看,每个人人生的前六年真的是太珍贵了,可是我们还在传统意识或者文化的引导下,继续那些具有限制性的语言、行为、思维,让孩子蒙受心理上的伤害,而在现实生活中怎么也找不到那些模模糊糊的印象或者原因。这其间最重要的是孩子与母亲的关系,因为母亲的生产、抚育、教养等活动所呈现的亲子关系将成为孩子是否会产生人生困境以及人生困境难度有多大的门槛。所以,那些还在坚信着定时给孩子喂奶的妈妈、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早教理念等都成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限制,从而成为人生困境。
最后,针对困境,我们将如何改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童年时期的三种被剥夺的困境类型:1)抚育方面被剥夺。抚育关注亲子关系,尤其是婴儿期与父母的肢体接触。2)同理心方面被剥夺。同理心意味着他人可以理解你的世界,接纳并认同你的感受。3)保护方面被剥夺。保护意味着力量方向和指引。
其次,要学会理解如何才能改变。把自己体验到的负面情绪和想法等列清单,查看哪些是自己能够理解的,哪些是别人没法处理或者帮忙的,哪些是自己目前可以通过内观来觉察的……通过看见,去觉察,然后把自己放在那些能产生正向能量和产生积极影响的东西。因为,世界可以通过吸引力法则把你的想法变成现实世界而呈现。
与任何人相处,其实质都是对相互关系的解读。我们要知道,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也就意味着我们要学会接纳那个不完美的自己,从而接纳交往的任何人。尤其是在亲密关系中,更要学会沟通的技巧和沟通的智慧,放下期待和评判,学习并且愿意把想法和感觉说出来,将内心想法分享出来而与伴侣产生链接。这个情感沟通的模式其实就是延续了谈恋爱的模式,从内心深处来说,要有一颗敏感的、易触的、善于表达的沟通模式。
改变是否会发生,完全取决于你自己是否想要。因为,如果您能从思维层次进行改变,就能够改变自己的整个世界。这样,才能从思想到感觉,再到行为,然后产生结果。
被剥夺困境来自那些有意无意的伤害,当我们去看见,想要去疗愈,想要去过更美好的生活,去想象自己已经过得很美好,并感恩这个世间的美好,通过行为去迎接就能达成改变,并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