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课改潮水奔涌而来,对大家而言都是崭新的开始。可能像我们这样有着不短的教龄,过去积淀的经验与陈旧的思考,都将是学习新知的绊脚石,所以,接下来谈的粗浅看法,旨在抛砖引玉。
我们说,情绪是一个人的底层操作系统,感到快乐、幸福,拥有成就感,是驱动学生学习、探究、参与的不竭动力。这样的情绪来自音乐作品的本身,课堂上需以音乐审美体验为中心。
也来自有趣、美好的音乐游戏,学生体会到与音乐互动,与同伴互动的快乐。我们看到三堂课都充分运用了具象化学习,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这些改变,可谓是上一轮课改的累累硕果。
今天我主评朱老师的课,课的一开始是xx x 拍手感知,接着二拍子的身体表现,再是纱巾、打击乐的使用,表演唱动作的设计等等,学生的参与度很大,会有个性的体验和表现。
这些快乐浅显易得,只要教师放下身段,用儿童思维来感受作品,就能设计出好玩有趣的活动,创造音乐学习的乐趣。那么,深层的快乐是什么?是自我悦纳的快乐,“我能行”,“我可以”,这些得益于老师关注与培养学生音乐思维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明显感到自己越来越会,越来越懂。
基于前期音乐经验发展能力,比如第三节课,胡老师复习旧歌,从齐唱指导为卡农唱,再在新曲的二部合唱。再看第一节课,教师基于学生听觉基础上的节奏符号的认识与使用。
第一步,拍手初体验节奏型,用跑跳来念诵节奏,建立符号长短意识,这就是思维的可视化过程。
第二步,表现这节奏型,用长鼻子动作表现,运用这个节奏型。
第三步,带音高演唱节奏型,再用木鱼演奏,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再从符号还原到声音。
第四步,从不同作品中听出这个节奏型,思维迁移的过程。完成节奏思维的进阶发展。证明学生对节奏型的理解达到理性认识。
这样的教学过程就是当下提倡的转教作品为育素养。
整堂课中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第一,用长鼻子表现这个节奏型,这手段可以优化,不太适宜。
第二,教师吹奏萨克斯,提问,鼻子有什么不一样,二问,声音什么特点。两个问题指向性不明确。
第三,没有很好地利用课堂生成。当学生说,长鼻子有音高。可以就势让学生伸手高低表现音高,轻声模唱。
第四,出示碰铃、木鱼,讲解后问,哪件乐器适合纱巾挥动的动作。学生有点懵。这是因为前面在用纱巾的时候,没有把动作与音乐旋律特点联系起来,前面一小节连贯,所以挥动纱巾,后面是短促跳跃的,所以跳动纱巾。再体会两件打击乐器长短不同,那一件更适合表现连贯的旋律?将旋律特点与事物特点联系起来。
对学生课堂参与与表现的激励,除了作品本身、活动设计和思维发展之外,很大部分依赖教师的评价。教学评是本次课改重要的新内容。
“从目标出发,制定具体可操作的评价标准,以评导学,以评促学,发挥评价的激励、改善功能。”
评价内容是什么?
有对学生态度的评价。“我在课堂上认真、积极参与,我有被老师看见吗?”
学生音乐才能的闪光点,有被老师看见吗?“我能够将过去经验调动、运用、转化,老师有看到吗?”
“我在课堂上的创意,我对音乐理解的独特处,我在表现音乐的独特性,老师有看到吗?”
这些评价与课堂环节目标息息相关。当下这个环节我想要学生拥有什么样的体验,提高什么技能,提升什么思维,教师很清晰,由此,就能及时给予评价。所以,教师的目标意识要强烈。
评价方式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有学生的互评,我们在第三节课上看到老师有组织学生互评舞蹈互评歌声,第二节课上看到两位老师都能及时点评学生的表现,第一节课的评价略显不足。我们上课的时候,除了跟着教案上课外,要积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
音乐本身的美、音乐活动的趣、学习过程中思维的层层发展,贯穿全课的教学评一致性,这三方面协同打造了以生为本的课堂。这是我们大家共同追求的理想课堂。
以上是我的点评,如有不当,请批评指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