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127117/1a4fd3e6779decf6.png)
洋火,洋油,洋布。。。。。当然还得有洋文。来自世界的洋文,首推《世界文学》
就像它不是让我心动的第一个女孩一样,《世界文学》走进我的世界,是后来发生的事。也就是说,我甚至想不起,我与《世界文学》的初识,是个怎样的情形了。虽然与我相伴相随几十载,如胶似膝,却失失了开始时分的记忆。宛若一条河流,蜿蜒曲折地,只见一路风生水起,源头却隐于山林浩渺之处。
订阅了数年之久,当《世界文学》一排排塞满我的书柜时,我的“全集”癖又犯了。网上搜寻,登陆到“孔夫子旧书网”寻找,试图一本不漏地弄个“满汉全席”。这一找,其实打开了一个关于《世界文学》的大世界。
原来,我之所以着迷于它,是因为《世界文学》的源头,也就是这个杂志的诞生,与一位大人物有关,而这位大人物却正是我心神崇拜的,他就是鲁迅先生。民国时期,鲁迅先生创办了《译文》,后来改为《世界文学》,建国后历经几次停刊,如饱经沧桑的老人,最终还是获得了新生,为我们的文学世界永远地树起了一个坐向标。
这段历史有些漫长,期间肯定发生过许多故事。作为后人,我们不敢妄加揣测,只是从中,使我们知晓了一个事实:中国现当代文学,离不开外国文学的滋养。也许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鲁迅先生才为我们打开了世界文学之窗,让我们领略域外风光。
然而,阅读《世界文学》,却伴随着痛苦与快乐。
因为在各国文学作品来到我们面前时,犹如面对一桌洋餐美食,有些作品是并不适合你的口味的。这里,一方面,是因为这些作品,经过了翻译,而翻译水平的高底,肯定影响着作品。另一方面,有些作品确实风格特别,在文学的形式上,带有许多探索性质,完全打破了你原有的认知和阅读习惯。
当然,遇到心仪的作品,也有拍案叫绝的时候。也许不能太苛求,它毕竟只是一本杂志。
我想,不管如何,我还是会与《世界文学》相伴,一路走下去。《诗经》有云:“靡不有始,鲜克有终?”我与《世界文学》,却不是这样的,这样想来,倒也是好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