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爱好是可以拿来赚钱的。
公孙红从贴身放钱的小布袋里慷慨地掏出1元钱作为大儿子期中考得了第一名的奖励,她一直对儿子的跳级不是很确定,总担心他会给自己丢脸,这次考卷成绩算是给她吃了定心丸。看儿子把钱放进口袋,她马上又要求儿子把这钱拿去学习用,而且强调儿子期末考必须考好,并且鼓励旁边两个小毛豆跟哥哥学习,将来也能得第一。
叶卫明在前世公司打杂这么多年,培养了一个比较节约但很能安静心思的爱好,练书法,他学的是颜氏和柳式的楷书,所谓颜筋柳骨,练的年数久了,他写的有些模样了,平时单位需要毛笔字,他也能够写点拿出来充充场面,所以他设想的寒假小本创收大计就是写对联。他拿着这一元钱,加上暑假卖冰棒藏的创业基金,先去买了一支最便宜的大毛笔,一瓶墨汁,毛边纸一叠,柳式字帖一本,给自己造声势。大舅公孙文在供销社跟熟人拿了点损坏边角的免费毛边纸赞助突然好学上进的外甥,外公也颇有兴致的对装作稚嫩的书法练习指指点点,叶卫明耐心地配合老人家难得的聊天精神,很受教的应是。公孙红一个是去单位找点免费旧报纸带回家给儿子练习,提醒儿子不要光顾练字忽视学习;另外要叶卫强最好跟着哥哥学写字,至于目前啥都不懂的肉团子叶卫英只要吃好喝好不生病,她就一切满足了。
叶卫明顺利通过期末考,再次拿到班级第一名年级前五的成绩单时顺带收获生平第一个三好学生。期末考试结束他就去买了20张大张的普通红纸,借用外婆的布尺量好尺寸,每张红纸买来两毛钱,可写4副对联,不算横批,每副卖一毛八,加横幅买二毛五。自估利润还是很可观的。供销社年前也有卖对联,两角钱不带横批,红纸是最普通的款,还有三角钱带横批的,五角钱是带横批的红纸上还有暗纹印花。寒假的第一个墟日天气不错,他在大舅妈的摊位边提早摆好凳子占位,一大早就在外公一家子帮助下,拉起挂绳,把写好晾干的对联都夹到绳子上,还带了几张空白的红纸,打算当场挥墨,当作行为广告。年前附近各村镇的人都会来备点年货,丁字街熙熙攘攘,寒暄问好讨价还价声声入耳,端的是热闹非凡。他摆了个小桌子,空白红纸和写好的红底福字,在桌子上摆了一堆,毛笔墨汁,看起来像模像样,小镇目前还没真人写对联卖过,他对自己的生意充满信心。
叶卫强上次帮哥哥卖糖水卖出乐趣了,兴冲冲带着表弟们来当小助手。叶卫明教他价格,对联一副一毛八,加横联二毛五,买两副加送一个福字,没横联的送个小福字,有横联的送给大福字,写福字的红纸也是大舅公孙文赞助的,他从供销社还是拖上次柜台的人拿来损坏边角不能出售的红纸,居然有满满一大卷。叶卫明把能裁剪出来的长条写成对联,再其次的裁成大大小小不等的方块福字。
做生意是一回生二回熟,叶卫强很熟门熟路的帮着哥哥吆喝,他的工作就是吆喝并负责收钱找钱,经过夏天的考验,叶卫明发现弟弟算数还不错,基本钱数都算正确,还能不找错,人才啊。他写的对联有:上联:天增岁月人增寿下联:春满乾坤福满楼横批:四季平安。上联:一帆风顺年年好下联:万事如意步步高横批:吉星高照。上联:民安国泰逢盛世下联:风调雨顺颂华年横批:恭贺新禧。上联:年年顺景财源广下联:岁岁平安福寿多横批:家和万事兴(度娘)等等,看起来比供销社的祝辞丰富多了。有熟人过来问,小表弟们唧唧喳喳抢着得意地告诉对方,这字是我大表哥写的,这半年他们听了太多表扬大表哥的话,已经很有仰视偶像感了。
叶卫明半年里通过跳级和优异的考试成绩在小镇上和公孙红的工厂里逐渐被称为小神童,会学习的小孩有优势,经常有亲友同事各路熟人上门来讨教叶卫明的学习经验,要求自己家小孩多和他一起玩一起作业,公孙红和她娘家人为此多了不少笑容。叶卫明在外婆家吃晚饭时和长辈们沟通过想上城里一中的念头,长辈们自然是一边倒的鼓励,公孙丽和公孙武还表态,只要他能考上,所有的学费我来负责。外公外婆很欣慰,大舅妈也跟着附和说,是啊只要你有出息,需要出力我们都会出的。公孙丽还鼓励叶卫强,你要是跟你哥一样好好学习,我们都会供你上进的。
小镇人流不少,他写的近百幅对联居然一天卖完了,一方面是所谓神童当场下笔,吸引不少眼光,另外好成绩光环让学生家长乐意掏腰包,何况还便宜过供销社卖的呢。大福字一毛小福字五分,居然被叶卫强也卖了不少,这抠门的小弟,就把红纸边角料拿了来送人。这时候就算是边角料的小红纸都很受欢迎,因为春节拜年图喜庆,送人的年礼上都需要摆一张小红纸,哪怕再小,但没有就不行。回家后兄弟一对账,居然赚了近60元,这可是比公孙红一个月的工资还多了。他私下奖励了弟弟一元钱,给妹妹买了包奶粉,上交50元给老妈,剩下的钱和本金继续滚入创业基金。
叶卫明很看好这次卖春联的利润,拖公孙武回家休假前在城里批个200张红纸,城里批发价只要一毛五一张。他在外婆家轰轰烈烈的进行裁纸写字活动,叶卫强带着小表弟们像个小尾巴帮忙准备工作,摆纸折叠好等裁,裁好堆整齐,写过的摊开晾,做的非常好,叶卫明前世从来不知道自己弟弟居然是个理事能手。在弟弟们的帮助下,他每天至少能写30、40副对联,大舅公孙文让他每天放个10副在舅妈摊位上卖,结果生意还可以,每天起码能卖掉一半多。舅妈把钱给他,他想平时大舅妈对自己家蹭饭一直有意见,这钱就给舅妈吧。没想到大舅妈推来推去坚决不要,说自己没文化也帮不上什么忙,只要以后对她儿子好,教教他学习就可以。
第二次墟日前叶卫明准备好了200副对联和大大小小的福字,越靠近年边,越是赶集的人多,小有口碑的他今天基本卖疯了,连当场写字的空都没有。到了下午收摊时,摊位已经空空如也了。他现在感受到的发财短板是写字太慢,每天来不及写,否则本镇的集可以赶,附近乡镇的集也可以去卖啊。明年得看看是否有批发的去拿现成货卖,否则量扩大不起来啊。到年三十这天生意最火爆,买完年货有余钱的人家多半会到他这拿副对联走。忙到下午陆续有人家开始放年夜饭鞭炮,才收摊。
小镇风俗是年夜饭吃得越早越有面子,有的人家12点吃午饭,下午2、3点就开始吃年夜饭了,一直吃到晚上为止。所以2、3点丁字街只剩下满地狼藉,人们都收拾着东西,往回家的路上赶。小孩子都盼过年,每年这时候最多零食吃,有肉有鱼,还有红包和新衣服,大人格外的宽容,一般过年不兴打骂小孩。父亲去世以后,新衣服逐渐没了,零钱没有,红包没收,还好小朋友们都好说话(木有发言权),没了就没了。和和美美的吃完年夜饭,热热闹闹陪两位舅舅拥出去放鞭炮,过年的热闹气氛十足。老妈帮着收拾完厨房洗洗涮涮,带着3个小朋友回去洗年澡了。老妈这半个寒假收了400元勤工俭学款,对儿子的满意度那是刷刷增长。
作者有话要说:
今晚和哥哥吵了一架,漫长的一架。电话里两人絮絮叨叨,语无伦次,说的都是陈年往事,哥哥痛哭流涕,我也忍不住泪洒满面,说起来都是伤心事,普通的人做普通的事,保守谨慎,错过了改革开放期间所有社会发展的带来的红利,每一步都踏空,至今家贫如洗,这也算是一种本事吧。有多少苦可以重来,这就是我写本文的初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