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艺术之家历史的天空
巴洛克艺术之父—卡拉瓦乔 (2)

巴洛克艺术之父—卡拉瓦乔 (2)

作者: Jack老钱 | 来源:发表于2018-11-01 00:33 被阅读74次

1600年到1605年,卡拉瓦乔的违法记录达11次之多。

1604年春天,一个酒保控告卡拉瓦乔把一盘菜扔在他脸上。同年,他两次因侮辱警察入狱。

1605年,因非法携带武器被捕;保释期间,为妓女争风吃醋,打伤了公证人;没多久,前房东控告他用石头打破了她家的窗户;一个月后,又因剑伤住进医院。

1606年初,他因与人打赌发生争吵,杀了人。杀人件事是他的灾难。

1606年5月,罗马法院叛他死刑,明言只要抓住他,可以就地处决。卡拉瓦乔逃离了罗马,这位罗马最知名的画家一去便再未返回罗马。

1606年夏,卡拉瓦乔开始逃亡。他先来到了拿波里。在这个秩序混乱的城市,卡拉瓦乔成了名人。他在拿波里的画作充满了怜悯、温柔和慈悲。他知道他的灵魂已堕落。

卡拉瓦乔在亡命途中,辗转到过西西里岛和马耳他。尽管,他所到之处画约不断,但卡拉瓦乔终日惶恐不安,他耗尽了心力。最后,他去了马耳他,加入了欧洲最有权势的骑士团。为了得到教皇特赦,流亡画家每到一处,就留下大量宗教作品,装饰当地教堂。今天,从罗马教廷、拿波里、西西里岛,到麦锡尼、马尔他的教堂里都有他的杰作。

《施洗约翰的斩首》是卡拉瓦乔这一时期的作品,也是他最大的画作,有16尺宽。

它是一出人间惨剧,令人不寒而栗。惨无人道的杀戮发生在阴暗的监狱里,刽子手把约翰的尸体拖去斩首。看着让人肝胆俱裂,毫无美感,它彻底颠覆人们的常规艺术审美。

卡拉瓦乔在这这里展示了约翰的真实死亡,同时也把艺术不但可以表现美好,也能表现残酷的一面揭示了出来。让我们了解到人的无助:面对如此不堪的暴行,我们只能观看,像牢房里的犯人一样。

画家的签名在约翰的血泊之中,卡拉瓦乔迫切地想用殉道者的鲜血洗去自己的罪恶。

施洗约翰的斩首

亡命途中的画家为了赎罪,以他的惊世杰作永远地改变了绘画艺术。

卡拉瓦乔在马尔他,为骑士团首领绘制肖像,得到了骑士称号。他放浪不羁的个性还是冒犯了庇护人,他无法避免与骑士团骑士发生冲突,只得放弃骑士称号,再度流亡。

幸运的是在流亡途中,卡拉瓦乔得知了教廷对他的特赦。于是他启航返回罗马,他带着献给教皇的作品在帕洛被船队抛下。因为怕丢失作品,他染上了热病。

在追赶航向艾科岛船队的途中,焦急悲愤的卡拉瓦乔,于1610年7月18日,病死在离罗马不远的小岛上,时年三十九岁,与拉斐尔和梵高同寿。

这一年,法兰德斯的鲁本斯27岁,法国的拉图尔17岁,西班牙的委拉斯凯兹11岁,荷兰的伦勃朗4岁,他们是日后受大师影响的第一代画家。

卡拉瓦乔所处的罗马时代,流行画风是古典风格和矫饰主义的。卡拉瓦乔被他们认为是鄙俗的,争议推迟了对他的公正评价。

卡拉瓦乔死后不久,全欧洲都开始模仿他的作品,明暗对比产生的光线效果,风靡全欧洲。气质华丽的鲁本斯,深沉内敛的伦勃朗,静穆的拉图尔,都是卡拉瓦乔风格的继承人。

雕刻家米开朗基罗创作了文艺复兴时代最伟大的壁画《创世纪》与《最后的审判》,此后,画家追求的最高荣耀就是在不朽的建筑物墙上留下不朽的壁画,以期永恒。

但卡拉瓦乔不然,他从未在墙壁上留下画作,他专攻油画。卡拉瓦乔的那些教堂内的装饰巨作,都是在画布上完成,然后挂到墙上去的,他是他那个时代的另类。

这是他的风格,也有技术原因,卡拉瓦乔直接描绘模特,反覆涂抹阴影,这种技巧只能在画布上实现。

为了反驳同行的议论,他曾向他们示威:不用草图,直接画模特,他打破了传统。传统画家向来是先画草图,凭记忆与想像来塑造理想的构图和人物,画家因此有一种创作的优越感。

在卡拉瓦乔时代,让模特摆姿态画家直接描绘,被视为简单模仿,缺乏想像力。卡拉瓦乔坚持用真人模特,直接描绘,这令当时的画家惊诧不已。

卡拉瓦乔能熟练地直接临摹模特,他的画因此十分写实。他的圣母、耶稣、使徒等圣洁人物,有着凡夫俗子的面容,让神圣的主题有了凡俗之气,带来了生动、逼真的效果,令人爱恨交加。他的风格在当时毁誉参半,但给下一个世纪的巴洛克绘画带来了巨大影响。

卡拉瓦乔作为巴洛克风格的启蒙宗师,在他的画作里从未死去。卡拉瓦乔为后世开创了一个辉煌的巴洛克时代。巴洛克大师们,无论是伦勃朗还是鲁本斯都从他的画中继承了很多东西,是卡拉瓦乔开启了现代绘画。

卡拉瓦乔把自己的病容画进了《病了的酒神》,把自己的青春定格在了《捧果篮的少年》里,他也预言了自己的死亡,那是《大卫与哥利亚的头颅》里的那颗有着画家面容的头颅。

卡拉瓦乔的一生充满骚动,和他的画一样光影交融,后人对他一生经历的好奇,和对他的画作有着同样的好奇。

卡拉瓦乔是一位天才的艺术家、狂野的暴徒、酒馆、赌场与妓院的常客。当时的罗马,宗教势力密不透风,任何一件出格的小事都足以让人下狱丧命,他却凭借着庇护者的宠爱,留连于主教与贵族的府邸之间。

卡拉瓦乔犯下的伤害、破坏、毁谤罪,及与人决斗的次数,按当时的律法,能让他死好几次了,但这位伟大的画家,却一直在为教廷描绘神圣的圣经主题。他那分裂的性格饱受指摘,他的画作也一样遭人非议。

卡拉瓦乔风格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不顾世俗眼光的带有同性恋倾向的,表现青春、肉体和欲望的肖像画家;另一方面是以凡俗形象塑造神圣人物,让光影冲突混淆圣俗的分际,画面弥散着幽暗气息的宗教画家。

奏乐青年 弹鲁特琴的男子

《捧果篮的少年》是赤裸裸的欲望。《酒神巴库斯》、《弹鲁特琴的男子》与《奏乐青年》是化身少年的青春。

《被蜥蜴咬伤的少年》、和他不断重复描绘的《施洗者约翰》,暗示着对青年男子肉体的向往。

《逃往埃及途中》的圣家族中,那位青年形象的裸体天使,肌肤如女人一般,让神圣主题有了肉体之美。

被蜥蜴咬伤的少年 逃往埃及途中

卡拉瓦乔的宗教画中,光线对比加强了戏剧效果。在《圣马太蒙召》与《圣马太的受难》中,卡拉瓦乔以光线象征神的召唤,是卡拉瓦乔风格的典范。

同一教堂中,为取代退件《圣马太与天使》而所作的《圣马太的灵感》中,人物的动态和力量,预告了下一世纪的巴洛克画风。

圣`马太的灵感 朝圣者的圣母 圣母之死

2015年9月,首发于华夏文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巴洛克艺术之父—卡拉瓦乔 (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tmc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