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感悟(170)
原文: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书中译文:
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是上等;经过学习后才知道的,是次等;遇到困惑疑难才去学习的,是又次一等了;遇到困惑疑难仍不去学习的,这种人就是下等的了。”
我的感悟:
孔子在这里,把学与不学的人放在一起,分成四个层级:
一.“生而知之者上也”。
孔子说,天生就有知识、懂技能、会处理问题的人,也就是天才,是最上等的人。
由于孔子生活的历史局限性,他认为像尧、舜、禹、汤、周公、老子这样的圣人,就是生而知之者,是无师自通的天才。
也许孔子并不认为有天才,他认为这样的人少,我们一般人难以企及,而归为最上等的一类,只是一种说法而已,他的内心也未必真相信有“生而知之者”。
虽然有的人没上过学,没读过书,他可能会种地、会算账、会做生意、会当老板,甚至会打仗,也源于他在生活中的观察、积累、琢磨、反思,那其实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因而“生而知之者”肯定没有,顶多有些人天赋异禀。
二.“学而知之者次也”。
孔子认为,次一等的人是善于通过学习充实自己、提高自己,这种情况一般通过刻意练习可以达到。
孔子从不认为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他曾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就是说,自己不是天才,之所以懂得很多东西,是因为自己后天的努力。
所以,孔子把自己归为次一等者。因为他还说过,“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说一般人都没他那么好学。
孔子少年家贫,为了生存,他努力学习,“发奋忘食、乐而忘忧”、“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入太庙,每事问”等,都说明孔子好学、乐学、主动学,所以才成为“万世师表”、“大成至圣先师”。
有一本书,叫《好奇心》,书上说,每个孩子刚出生,都对这个世界有好奇心,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他用手指着事物“啊啊啊”的时候,就是在探索这个世界,如果家长认真和他互动,而不忽视他的寻问,这孩子的好奇心会越来越强,也会越来越爱学习;他掌握的知识越多,会激发更强的求知欲望。于是,一个爱学习的良性循环便形成了。
但是,你若忽视婴幼儿的探索,不理他,或和他胡说,这孩子四岁以后,好奇心就大大减退,将来长大了不知道学习。
所以,孩子长大后学习不学习,关键看你在他三岁之内怎么养。俗话说,“从小看大,三岁至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就是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他爱学、乐学,就会成为“学而知之者”。
对于成年人来说,“学而知之”的人,能主动发现自己的无知与不足,然后通过学习获得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本领。这个境界,人人可以达到,就看愿不愿意。
三.“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第三类人是:平时不知道学习,等到遇到困难或挫折,为寻找出路,才返回去学习。“书到用时方恨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听樊登老师讲,他就是这种人。他小时候上学是为了考大学、找工作,并不真爱学习,后来去CCTV工作,遇到了很多困难,突然意识到自己所知欠缺太多,感觉什么都不会,于是开始读书,读大量的书,发现书中居然有答案,于是,读着读着,人家办了个读书会,自主创业,影响了越来越多的人爱上读书,我也是被影响者之一。
曾国藩在事业受挫、人际关系恶化的情况下,也开始读书,读老子、读庄子,慢慢和自己和解,进而学会了八面玲珑,减少对抗势力,从而成就了一番伟业。
塔勒布说,一个人知道读书,代表他有最起码的谦虚,起码他知道,世界上还有很多事是自己不知道的。
可见,懂得“困而学之”,也很了不起。
四.“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最可怕的,是“困而不学”。生活已经困着了手脚,痛苦、烦恼、焦躁,甚至生无可恋、生不如死,但还不想学习,在孔子眼里,是最下等的人。
还别说,越是无知的人,越不知道自己无知。所以,他会认为读书无用。我原来就是这种人,坐井观天,根本不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大。
有人会说,我整天忙得头大,哪有时间读书学习?那么,没时间读书,肯定有没完没了的忙碌,没完没了的抱怨。
江上的清风,天边的彩云,心闲者得之。
《论语》“季氏篇”第9章,孔子再谈学习。我们做不到“生而知之”,忽略了“学而知之”,从现在开始,能做到“困而学之”,也说不定,会有小欢喜,小确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