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那年,她正值豆蔻年华。
她叫碧儿,家住在小城湖州。
农历三月,杨柳依依,莺歌婉转。城中那百亩桃林,朵朵明媚可爱。树树桃花,明艳了小城的早晨,也明艳了那一湖春水。
醉人的春色,哪个女孩子不爱呢?
那天闲来无事,她便约了邻家的小姐妹一起去游春,准备一起玩个痛快。阿妈不放心,要和她们同去。
(二)
那年,他已而立,事业小成。
他便是杜牧,时为宣城幕僚。
早闻湖州美女如云,他不惜鞍马劳顿,择日湖州出游。
湖州刺史崔君仰慕他的才华,设宴款待。同时选来当时湖州一众名妓美女,供他挑选。
看过一众女子,杜牧淡然道:“虽有姿色几分,然脂粉气太浓,非吾所爱。”
再看那一湖春色,柳如烟,花如霞,湖水旖旎,燕子斜飞。他心血来潮:“大人,何不竞渡于此,令州人俱来观之。吾与汝且游且赏,方不负此春光矣。”
崔曰:“妙哉,吾即刻差人为之。”
(三)
“小美、阿妈,快,前面湖中好不热闹!”碧儿兴奋地喊起来。
只见前方湖中,杨柳林间,湖畔又传来阵阵鼓声。湖上一只只竞渡之船,轻快似箭,嗖嗖地前行。
碧儿拉着阿妈,挤到湖岸边,水灵灵的双眸,映着湖水,映着湖中的舟儿。人群中的她清丽出众,天真快乐。
转眼已过了大半晌,日渐西斜。
船上,杜牧和崔大人且游且赏,这多半日过得还算逍遥。只不过,竟没有一个女子入得了他的眼。
正觉失落之时,“崔大人您看,岸上谁家女孩,竟生得如此脱俗可爱?”他凝视着岸上的女孩,手指过去。
只见那女子肤色如雪,明眸流转之间如碧波荡漾,这眼神,是一看便印在心里的那种。女孩身着一袭淡绿衣裙,笑靥纯净得如梨花。
女孩身边有一位约摸三十多岁的妇女,大概是女孩的阿妈。
(四)
碧儿和阿妈应邀来到船上。
“碧儿清纯,容颜可爱,我甚是喜爱。碧儿如今年龄尚小。待十年之后,我必来湖州为郡守,娶碧儿为妻。”
年少的碧儿,只静静听着,内心有一丝慌乱,眼前的一切如梦:怎么一日间,那人竟许下自己的未来。
“你说的是真的?如果你不来呢?”碧儿妈说。
“岂敢岂敢。如若不来,婚约解除,碧儿可嫁与他人矣。”杜牧下重金为聘。
归家途中,阿妈与碧儿各怀心事,一路无语。
若女儿嫁给这杜大人,婚后的日子啊,真是福祸难料!我只盼着我小女碧儿这一生平安吉祥,家庭圆满,对碧儿再没有其他大的愿望啊……哎,阿妈心中一阵踌躇。
杜大人真的要在十年后娶我?天色渐晚,碧儿的眸子暗淡下来。从小我就和阿青哥一起玩,青哥待我如亲妹妹,有什么好玩的、好吃的,青哥都会让给我。有人欺负我,青哥就会对他毫不客气,他就是我心中的英雄。这杜大人,可是只见我一面,就定下这十年婚约,实在……
晚间的路,星光如萤,母女相伴归家。
杜牧离开湖州后,脑海里倒也不时想起那清丽脱俗的女子——碧儿。
斗转星移,世事变迁。多年来,杜牧从小官升职,辗转黄州、池州、睦州多地为太守,然时运不济,却独独未到湖州。
(五)
终于,他官至湖州太守。而今距当年那个承诺已过去十四年,杜牧从风华正茂变得两鬓斑白。
十四年过去了,那春日,那湖水,那桃花,那女孩也隐约在他的脑海里,如湖中花影。
桃花依旧笑春风,当年那明眸皓齿的碧儿,现在应该出落得更加美丽吧?
他一路想着,一路念着。
“铛——铛——”敲门间,他心中有着一丝不安,也有一丝幸福,想象着碧儿姑娘楚楚动人的模样。
迎接他的,竟是一个老妇人。
“您怎么现在才来啊?碧儿早已嫁人了。”老妇人吃惊地说。
“什么?”他心中隐隐作痛:怎么可能?十四年来,吾日日盼着此刻。“碧儿为何不守婚约,嫁与他人?”他凄楚地问。
“是你不守承诺在先!你既许十年为期,承诺十年一定来娶碧儿,我们母女等待十年,为何十年后你并未迎娶?”老妇人言语之间,也毫不客气。
原来碧儿阿妈早已从大街小巷听说这个多情才子的故事,十年来常担心女儿的前程。十年之间,十年之间不见杜牧人影,十年之中未来上门迎娶,十四年后他突然现身,这,这算什么!
“没办法,等不到你,碧儿她啊,早已嫁与他人喽,算来现在也有三年了,现在她是两个孩子的阿妈。”碧儿阿妈说得痛快淋漓。
说什么十年之约,真相就是强抢民女;说什么文人风流,有钱人任性挥洒,哪有真情!呵呵,我碧儿哪有这福气应这个十年之约?如今碧儿和阿青正过着美满的小日子。碧儿阿妈想到这些,心中又是一阵偷乐。
(六)
话说这位杜大人,曾经那也是文采翩翩,风流倜傥,常纵情于青楼之间,风月场上。
“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一首《遣怀》把他年轻时在扬州的那点事儿,写得淋漓尽致啊!
正是几分骄傲,几分留恋,几分悔恨。
离扬州回京都之际,他不忘曾经相好的歌伎,匆匆间挥笔留念: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他的风流,倒也潇洒大方,毫不掩藏,不仅不藏还写诗为证。这可是当时政客骚人觥斛交错间的谈资,谁还能没有几个风花雪月的故事?
花开浓艳,便失清雅。人但多情,又似无情。怪谁呢?这一生,他情洒天下,这一生,他却未曾用心一处。
“哎,也罢,也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杜牧听老妇人讲完碧儿的故事,只好悻悻而归。
缘分啊缘分,不珍惜,便如一瞬的风,擦肩而过。
(七)
伤心惆怅之余,他作诗以自慰:
叹花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风起,吹皱湖水,吹落桃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