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粽子在农村流行起来好像是我读高中以后的事了。记忆中,以前每年的端午节吃的是一条条用绿色箬叶垫底的白米糕,我们俗称大糕。这种糕也不是每家每户都会在端午节制作,只是新婚人家,新女婿上门来,第一年的端午节,丈母娘会特意制作几蒸屉,作为回礼送给女婿。女婿挑回来便会在村里左邻右舍分一些。我们便会像博彩一样,运气好一个端午节下来中它个几回,把大糕上印的“福禄寿喜”、“吉祥如意”、“恭喜发财”都给集齐,运气差的,一块都没有等到。只得盼个来年,哪个哥哥赶快娶媳妇,哪个姐姐赶快找郎君。
童年的记忆里,大糕算得上是奢侈的美味了,只因它一则不是常常可以吃到的,二则它的确味美。一口咬下去,既不象粽子一样黏稠,粘得你满牙都是,也不象其它桂花糕什么的,松散得只剩下盒子里的形,一旦你取出来放进嘴里,一嘎嘣下去,如同满天尘土在你口腔里飞扬,在你咽下去之前断不敢再张开嘴巴,不然一不小心会喷得人家满脸全是。大糕却集合了两者的优点,摒弃了它们的缺点。它口感松软,但不失弹性。初入口,挤满在米糕松松散散空隙里的大米质朴的清香被瞬间释放出来,尽情地在你味蕾上跳着舞,你只管优雅地慢慢品味,完全不用担心吃相难看,尴尬的小问题。再入一口,豆沙芝麻馅的香糯便随之而来,充盈了整个味觉感官,唇齿之间无不被侵占包围。 顾恺之《晋书.文苑传.顾恺之》里说:“恺之每食甘蔗,恒自尾到本。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哈哈,大画家顾恺之吃根甘蔗品味出来的意境,岂不和我品大糕如同一则?
那时,每年快到端午节时,便会早早盼望能吃上几块。每日放学回来,第一件事便冲向厨柜,急急翻看,或是朝母亲嚷嚷,今天有没有分来大糕?只是后来,不知怎的,慢慢的这种风俗也给淡去了,代替它的是一个个粽子,我便对过端午节失去了兴趣。在往后的很多年,端午节没有吃上大糕,我的心里大抵也是遗憾过好多回的。
今年端午节,带着孩子回了老家,行李刚放下,母亲便迫不及待跟我说:“你猜,我给你留了什么好吃的?”她一脸的欣喜。
“好吃的?”我倒真想不起了,太多童年吃不到的美味如今吃多了,已无原先的味了。母亲没有等我回答上来,便急急从冰箱里取出一盘东西来。两条共八块大糕就这么淬不及防地出现在我面前,幸福来得太突然,竟然有点小激动了。它就这么整整齐齐排列着,简单又明了,朴实而不张扬。然又用这碧绿的青箬叶衬着,该是有多般配啊!大糕中央红红的胭脂水印,在上面浓浓淡淡散发开来,喜气洋洋得很。光凭这水印,我就知道哪家肯定有喜事了。还是老规矩!味,还是这个味!
“三界今年上半年重开了一家大糕店,生意居然好得不得了,听说最近又开了二家。看来大家都喜欢吃呢!这些吃不够,回去的时候可以去那里买一些。”母亲在旁边早回答了我将要问的问题。呵呵,这世上,母亲是另一个自己,她有时比自己更懂自己,更爱惜自己。
次日,决定开车去探上一究,并买上一些带回来。母亲口中所说的三界就是家附近的一个集镇,亦是一个古镇。只是整个集镇只有一条老街还保留一点古的味道,古街名始宁街。始宁县建置于汉顺帝永建四年(129),废置于隋开皇九年(589),县治曾在今嵊州三界附近。而始宁街在历史上有所记载却是因为文人谢灵运,就连大诗圣李白都诗曰:“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青猿啼。”谢灵运遗风所在之处,三界古街始宁街。
老街在狭长、弯曲的弄堂里得以绵延展开。两旁一家挨着一家开着店铺,人来人往。除了街市上立着的那一面斑驳的拱门尚还能证明历史外,其它的已全部溶入现代生活。街上那三家大糕店也是如此,除了那让人怀念悠远绵长的米香味外,其它的都与现代生活无异了。街南一家,听说是开得最早的,生意最火爆,不是预约是买不到现货的。街北一家,却是一对退休夫妇所开,没有雇员,每日所产量不多,不是提前预约也是买不到的。依着路人的指点,先来到街南的一家,老板娘一边熟络地点着数,一会儿查看着支付宝里到帐的金额,并没有空来招呼一拨一拨围上来询问的客人。
“老板娘,大糕来二盒!”我挤了进去问。
“没有了,今天没有了!”
“那锅里的分我二盒吧!”
“没有了,那是我们早定的,你要明天早上早点来定的。”旁边的一位大妈替店家回答了我。
转到街北一家,老夫妇店家也在忙碌着,我赶紧上前问问,表明难得回娘家一趟,十分想吃,这回没吃上,不晓得什么时候回来了。
“今天本来打算歇手了,你这样说,我们就再给你做上几盒吧,不过你要等上一个多小时。”店家的爽快让我心里小小地感动了一把,淳朴的民风,深厚的乡情呢!
店家已是个花甲老人,但动作还是十分麻利。他开始把圆匾里不多的已磨好的米粉用一个网眼大一点铁筛子筛去一些大的颗粒,又用另一个网眼小些的筛子再筛一遍。筛下的米粉变得细小、均称,再在上面撒上一些白糖,拌均匀了,便将其放入一个方格子里,满满当当。接着拿起一个特制的竹片对准缺口,沿着方格在上面轻轻一刮,里面放馅的内框便显现出来。
此刻,陆陆续续有客人进得店来问,还有没有糕卖,店家都用手摆摆。他并没有因为失去了客人而感到可惜,展现了不同于一般生意人的姿态。也是有点好奇,趁着店家搅拌豆沙馅的档,我和他攀谈了起来。
“这大糕这么畅销,你们为什么不多备一点料呢?”
“这个米粉要用大米和糯米混合并用清水浸泡过夜,然后沥干水后晾晾干,再用料理机轧成粗粉。米不能泡太长时间,隔天的米更是不能用,有气味的,口感也不好,吃起来湿哒哒的,粘一块了。你看,做一盒又是这么多时间,我们老两口,从凌晨开始做,忙不过来的呢。”店家呵呵笑着,说完把拌好的馅一勺勺仔细地填满每一个小框,又拿起筛子在上面筛上一层粉。刚好够盖住豆沙馅,接着拿出一个刻字的模子,在上面轻轻一按,“吉祥如意”便印在上面了。
“那你们不雇佣人吗?”我还是不能理解,有生意不做的道理。
“开这店,家里的孩子都反对,只是觉得老手艺了,中间搁置了一二十年很是可惜,现在空下来趁还做得动就再做上几盒,大妹子,不光是为了钱啊,是喜欢哪!”店家掀开锅盖,把那方格子放了进去。
终于等到上锅蒸了。
这样一盒,16块,只卖15元钱。在现在物价飞涨的年代里,一碗稀饭、一根油条都卖2元,店家是怎么核定这个卖价的呢?锅里开始冒热气了,透过团团白雾却让我清清楚楚看到方方正正的大糕背后方方正正的乡风与民情。乡味,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