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逍遥游》(二)

作者: 渐行渐知 | 来源:发表于2019-11-10 11:30 被阅读0次

《庄子/逍遥游》(二)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 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 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 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 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庄子.逍遥游》(二)
《庄子.逍遥游》(二)

译文:而搁置杯子就粘住不动了,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风聚积的力量不雄厚,它托负巨大的翅膀便力量不够。所以,鹏鸟高飞九万里,狂风就在它的身下,然后方才凭借风力飞行,背负青天而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遏它了,然后才像现在这样飞到南方去。寒蝉与小灰雀讥笑它说:“我从地面急速起飞,碰着榆树和檀树的树枝,常常飞不到而落在地上,为什么要到九万里的高空而向南飞呢?”到迷茫的郊野去,带上三餐就可以往返,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之外去,要用一整夜时间准备干粮;到千里之外去,三个月以前就要准备粮食。寒蝉和灰雀这两个小东西懂得什么!小聪明赶不上大智慧,寿命短比不上寿命长。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清晨的菌类不会懂得什么是晦朔,寒蝉也不会懂得什么是春秋,这就是短寿。

《庄子.逍遥游》(二) 《庄子.逍遥游》(二)

相关文章

  • 随想杂记(二)——浅谈关于《庄子·逍遥游》的现实意义(一)

    随想杂记(二)——浅谈关于《庄子·逍遥游》的现实意义(一) 《庄子·逍遥游》中说道:“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

  • 桥溪教育随笔——庄子“逍遥游”

    越来越爱读庄子的《逍遥游》,也越来越喜欢和孩子们讨论庄子与《逍遥游》。庄子洒脱,高唱着《逍遥游》扬长而去,而我们,...

  • 十分读书||庄子《逍遥游》(中英版)读书笔记(一)作者

    第三周功课1: 这周选择林语堂英译庄子的《逍遥游》。 《逍遥游》的作者——庄子。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

  • 北冥有鱼

    提庄子,最记得逍遥游;提逍遥游,最记得鲲鹏之大。近日,重读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篇,才发觉,逍遥不在鲲鹏之大,逍遥...

  • 钻牛角尖:《逍遥游》中庄子观点的自相矛盾

    《逍遥游》中的思想是庄子学说的精华,也是庄子追求精神自由的的最高境界。庄子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逍遥游,所谓逍遥...

  • 九月读书小结

    庄子《南华经》 小学的时候,我在机缘巧合之下,接触了庄子的第一篇文章《逍遥游》。 《逍遥游》,作为庄子《南华经》内...

  • 庄子《逍遥游》

    《庄子》通篇都在讲自由二字。《逍遥游》作为《庄子》的开篇,主要讲什么是自由。逍遥,其实就是自由的意思。 自由,后世...

  • 庄子 逍遥游 (二)

    逍遥游前几段讲了“鹏”和“蜩、学鸠”,“鲲”与“斥晏”这些大鸟和小鸟的不同。让我们了解了不同角度,不同人生格局...

  • 《庄子.逍遥游》(二)

    《庄子/逍遥游》(二)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 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

  • 《庄子~逍遥游》(二)

    《逍遥游》二 1.《齐谐》者,志怪者也。2.《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庄子.逍遥游》(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uao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