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颐老

作者: 肚子_8574 | 来源:发表于2021-09-07 22:50 被阅读0次

文/肚子

我认识婆婆时,婆婆比我现在的年龄还小两岁。

近四十年了,目睹婆婆走过了花甲,走过了古稀,又走过了耄耋,如今正在走向期颐,……

96岁的婆婆,的确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目不识丁的婆婆,在变老的路上自然地过着着春夏秋冬,活得单纯而狭隘。

婆婆的心里塞满了自己的亲生骨肉,至于外面的世界如何,与己无关,哪怕是天塌下来,关我何事。

一屋骨肉,四季三餐,即是婆婆的幸福生活。

耄耋那些年,婆婆经常下楼在院子里与邻居老姐妹们一起,凑堆聊天、晒太阳。

随着老姐妹们一个一个相继离世,婆婆年纪亦越来越大,便不愿下楼了。

好在婆婆有一屋子的阳光,还有窗子、阳台几处瞭望台,每天从早到晚,婆婆瞭望着来来去去的邻里:

谁买菜回来了、谁干什么去了、谁家的儿子、女儿来看望爹娘了、院子里的红白喜事是谁家的……统统逃不过婆婆的法眼,从来没出现过差错。

这便是婆婆的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还有两个月,婆婆即97岁了,她神志清醒,但亦呈现龙钟老态。

先生每天真的是像孩子一样照顾老娘,吃喝拉撒睡、聊天、逗乐、忆往事,先生极具耐心。

2021年9月6日  婆婆在擀饺子皮儿

在感动于先生孝心的同时,我在想

人若没有文化,不读书看报、无兴趣爱好,无所事事,老了,是真乏味、真无聊。

子女们孝顺还好,围绕在身边,有说有笑,若是空巢,形影相吊,无信仰、无寄托,这样的日子着实难熬,活上百岁又能怎么着!

反观有文化的老人,那可是另一番景致了。

冰心先生:

晚年作品数量多、内容丰富、创作风格独特,使得她的文学成就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出现了一个壮丽的晚年景观。年近九旬时发表了《我请求》、《我感谢》、《给一个读者的信》等作品;

杨绛先生:

77岁,出版长篇小说《洗澡》,92岁,出版散文集《我们仨》,96岁,出版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103岁,出版中篇小说《洗澡之后》;

叶嘉莹先生:

93岁,其著作《独陪明月看荷花》在南开大学首发。92岁,华人盛典组委会公布其获得2015-2016年度“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95岁,获南开大学教育教学终身成就奖。97岁,被评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

她们都是我的偶像,我是她们的铁粉。

渐入老年的我,虽活不出几位先生们的夺目璀璨,但也绝不会像婆婆那样坐老、等老,我定会以文化颐老,以文化延年。

读书、写作、抚琴、健身、寄情山水……

想象一下,待我一息尚存,还能读书、抚琴,那也堪称文化老人了吧!

相关文章

  • 文化颐老

    文/肚子 我认识婆婆时,婆婆比我现在的年龄还小两岁。 近四十年了,目睹婆婆走过了花甲,走过了古稀,又走过了耄耋,如...

  • 周末漫步香港街头(四)

    6. 饶宗颐文化馆 “饶宗颐文化馆”位于香港九龙青山道,这一老建筑群有140年的历史,由20栋中式建筑组成,是香港...

  • 2017-05-19

    颐悦养老VIP会员东阿养生文化之旅随记

  • 每一个生命都需要被呵护

    2019年3月10日 大塘颐老院 今天继续是雨天,但小伙们仍然带着爱来到颐老院陪伴老人。活动结束后,结合小伙伴的几...

  • 华灯初上讲故事 西颐寿轶事一则

    遵化城里曾经有一所药铺,叫西颐寿,跟现在老医院对过的那所西颐寿同名。位置就在现在的西颐寿西边150米左右,现在的遵...

  • 爱的流动

    2019年3月17日 黄花颐老院 黄花颐老院一直以来我都是去的比较少,但是上次陪伴过云姨10分钟后,就有了份牵挂。...

  • 接纳生命的每一个当下(第17次陪伴)

    2019年2月24日 红升颐老院 今天下午到红升颐老院参加老人心灵呵护活动,缘分使我再次遇到去年一起在东山社区陪伴...

  • 连州阳山行

    连州阳山行 ——周末滤镜看周围“天心颐善公益随行、观景纳文化气息” 火山 文学友燕子引了天心颐善公益小组进从化,p...

  • 生命之光

    红升颐老院 2019年4月7日 清明节的小长假的最后一天,阳光洋洋洒洒的照在颐老院的红墙绿瓦还有大榕树上。在树荫下...

  • 生命呵护生命

    2019年6月9日 红升颐老院 义工伟杰 十方缘的四星文化是让生命呵护生命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四星手环是黄色的,大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化颐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udpw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