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肚子
我认识婆婆时,婆婆比我现在的年龄还小两岁。
近四十年了,目睹婆婆走过了花甲,走过了古稀,又走过了耄耋,如今正在走向期颐,……
96岁的婆婆,的确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目不识丁的婆婆,在变老的路上自然地过着着春夏秋冬,活得单纯而狭隘。
婆婆的心里塞满了自己的亲生骨肉,至于外面的世界如何,与己无关,哪怕是天塌下来,关我何事。
一屋骨肉,四季三餐,即是婆婆的幸福生活。
耄耋那些年,婆婆经常下楼在院子里与邻居老姐妹们一起,凑堆聊天、晒太阳。
随着老姐妹们一个一个相继离世,婆婆年纪亦越来越大,便不愿下楼了。
好在婆婆有一屋子的阳光,还有窗子、阳台几处瞭望台,每天从早到晚,婆婆瞭望着来来去去的邻里:
谁买菜回来了、谁干什么去了、谁家的儿子、女儿来看望爹娘了、院子里的红白喜事是谁家的……统统逃不过婆婆的法眼,从来没出现过差错。
这便是婆婆的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还有两个月,婆婆即97岁了,她神志清醒,但亦呈现龙钟老态。
先生每天真的是像孩子一样照顾老娘,吃喝拉撒睡、聊天、逗乐、忆往事,先生极具耐心。
2021年9月6日 婆婆在擀饺子皮儿在感动于先生孝心的同时,我在想
人若没有文化,不读书看报、无兴趣爱好,无所事事,老了,是真乏味、真无聊。
子女们孝顺还好,围绕在身边,有说有笑,若是空巢,形影相吊,无信仰、无寄托,这样的日子着实难熬,活上百岁又能怎么着!
反观有文化的老人,那可是另一番景致了。
冰心先生:
晚年作品数量多、内容丰富、创作风格独特,使得她的文学成就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出现了一个壮丽的晚年景观。年近九旬时发表了《我请求》、《我感谢》、《给一个读者的信》等作品;
杨绛先生:
77岁,出版长篇小说《洗澡》,92岁,出版散文集《我们仨》,96岁,出版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103岁,出版中篇小说《洗澡之后》;
叶嘉莹先生:
93岁,其著作《独陪明月看荷花》在南开大学首发。92岁,华人盛典组委会公布其获得2015-2016年度“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95岁,获南开大学教育教学终身成就奖。97岁,被评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
她们都是我的偶像,我是她们的铁粉。
渐入老年的我,虽活不出几位先生们的夺目璀璨,但也绝不会像婆婆那样坐老、等老,我定会以文化颐老,以文化延年。
读书、写作、抚琴、健身、寄情山水……
想象一下,待我一息尚存,还能读书、抚琴,那也堪称文化老人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