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无意中看了一部电影,叫做《无问西东》,被其中之一的主角吴岭澜所吸引,他的经历也可能是每一个学生的困扰,或者,曾经的学生。
电影中的吴岭澜拥有超高的文学天赋,可是他偏偏随波逐流学习实科,也就是我们现在的理科,原因很简单,因为最好的学生都是学习实科的,他被这样的思想束缚,走了那条“看起来很正确”的路,无论怎么努力,理科依然不及格,相反文科第一。
后来,清华的梅校长为他指点迷津,人将自己置身于忙碌之中,有一种麻木的踏实。那什么是真实呢?“你看什么,听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后来有了泰戈尔的影响,他成功的找到了自己,真实的自己。
我曾经走过和他同样的路,因为在别人眼中学习理科的人才是聪明的,所以毫不留情的将文科掩埋,走着那条随大流的路。直到有一天我发现我快要接近“不列”了,在中国应试高考的压力下,我开始提心吊胆,突然有一天我想通了,为什么要走别人的路为什么要与自己较真!学校有规定,可以给理科生转文科的机会,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可以遇到梅校长那样的人。
我鼓起勇气去找我的教导主任谈谈,我想他说明我转科的想法后,得到的是不耐烦的回应与一地的托辞,最后是来年再说。来年开学我再一次找他,得到的依旧是不耐烦,还加了训斥。无助感蔓延在我身上的每一个细胞,我决定请班主任出面说情,有什么样的上司就有什么样的下属,结果你们应该不想而知。最后,我只能开口请大伯帮我,大伯也是一名老师,他的朋友与教导主任是旧识,当大伯的朋友到教导办公室说明来意时,主任与先前的态度截然不同,哪里还有那不耐烦的神情,又是倒水又是寒暄,还为他先前说过的话打圆场,好一个将学生置身之外又八面玲珑的老师呐!
主任这样的人在学校里太多了,微不足道。给自己披上园丁蜡烛的鲜美外衣,其实内心冠冕堂皇,根本不会在意学生的真实情况,用教育事业遮掩自己的虚伪与利欲,好一层鲜亮的人皮。
人生有非常多的选择,有些选择不支持修改,但如果可以,你一定回头是岸,根据你内心所想,披荆斩棘,夺回你原本的真实。人生活在俗世中,难免会被世俗遮住双眼,随波逐流,忘记了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或者为了什么,一定要多读书,它可以擦亮我们的眼睛,澄清我们的心灵。安静的时候想一想余生到底如何度过才真实快乐,这并不是一件很神经病或羞耻的事。
最后,分享电影中吴岭澜说泰戈尔的话:“喜欢世界于你而言,毫无意义和目的,却又充满了随心所欲的幻想,但又有谁知,也许就在这闷热令人疲倦的正午,那个陌生人提着满篮奇妙的货物,路过你的门前,他响亮的叫卖着,你就会从朦胧的梦中惊醒,走出房门迎接命运的安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