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哲思想法
🎏《中庸》日课49

🎏《中庸》日课49

作者: 琴昕 | 来源:发表于2021-02-27 06:22 被阅读0次

《中庸》日课49

儒家提倡的静坐反思,也就是反思在日常生活的每件事上,是不是落实了儒家的精神。我今天跟大家办这个事情,我的出发点是不是好的,是不是与人为善的,这是仁。处理这个事情的全部过程,我的方式方法是不是妥当的、合适的,这是义。我对这个事情是否尽心尽力了,这是忠。我在处理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是否本着宽容和包容的精神,这是恕。修行到最后,就是在所有的行动上都提醒自己坚持忠和恕,处理每一件事情都提醒自己要尽心尽力,妥当适中,并要有一份宽容和包容之心。

言语方面也是这样,时常反思是不是本着忠恕之心。我跟他谈这番话,我的出发点是不是诚心诚意、尽心尽力?我的出发点是不是对对方有一份宽容和包容?如果你跟人谈话的时候,时刻提醒自己这两点,那你的谈话绝对不会过分。

为什么要这样?因为你实心实意,对方能感觉到,你糊弄人家,人家也能感觉到,都是成年人,谁不懂事呢?如果你和人接触的时候,始终本着忠恕之道说话办事,一直就是这么踏踏实实、实心实意,对方是能感觉到的,对你的评价自然就上去了,你的人际关系就容易处和谐了。反过来你和人办事时想,这件事本来我不想办,我就糊弄糊弄吧,对方也能感觉得到,对你的评价自然就下来了,人际关系就容易出现隔阂,而且再严重些,你有几次这种情况之后,可能这个朋友以后就不和你办事了,你的人际关系就出问题了。身边都没有能和你一起办事的人了,你的事业还怎么可能成功?

恕也很重要,和人接触的时候要抱着一个宽容之心,道理非常简单,哪能事事都合你的意呀?你一天接触这么多的人,处理这么多的事,怎么可能每件事都按照你心中的设想去发展?每个人都按照你喜欢的方式和你谈话?既然不能,我们就必须有一颗包容心,不然的话,可能你会天天和人吵架,天天都要批评人、教育人,不仅事情办不明白,还把自己累的够呛、气的够呛,不仅事业难以成功,人生哪里还有幸福可言!

在生活中贯彻恕道,就要记住那句俗话,“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这实际说的就是一个恕。

“岂能尽如人意”,你要提醒自己,一天接触这么多人、办这么多事,岂能尽如人意,怎么可能每件事都合我意呀,那不可能啊!所以,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或是结果不理想,能包涵就包涵,能包容就包容,这事儿就不要往心里去了,不要和他计较了,这是恕道,也就是涵养。

但是要追求“无愧我心”,别人怎么处理问题我管不着,但是我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要追求问心无愧,自己做到位。两个朋友一起合伙做买卖,最后这买卖干砸了,不论责任在谁,我问心无愧,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本着忠和恕去做的。忠,从开始我就做得很认真、很投入。恕,他做的不到位,我也没和他计较,我都宽容包含他了。最后这买卖干砸了,我问心无愧。能做到“但求无愧我心”,基本也就做到了儒家的忠恕。

怎么能做到“庸德之言,庸言之谨”,就是本着忠恕的精神,这就是儒家的修身,是非常具体的一种修行方法。

选自:杨军《中庸别讲》

相关文章

  • 🎏《中庸》日课49

    《中庸》日课49 儒家提倡的静坐反思,也就是反思在日常生活的每件事上,是不是落实了儒家的精神。我今天跟大家办这个事...

  • 中庸-49

    原文: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

  • 🎏《中庸》日课5

    《中庸》日课005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天下最通达的方法、大家都认同的方法就是中庸。既...

  • 🎏《中庸》日课11

    《中庸》日课11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孔子说,这个方法得不到推行啊,这是一个总结。前面这一大段讲的是中庸的方法...

  • 🎏《中庸》日课12

    《中庸》日课12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孔子...

  • 🎏《中庸》日课15

    《中庸》日课15 当你征求他人意见时,会发现大家说什么的都有,你把这些信息收集完了之后,怎么去筛选?分两步,第一步...

  • 🎏《中庸》日课20

    《中庸》日课20 子思在前面举舜的例子,这里举颜回的例子,还是在暗示给我们另外一层含义,舜是帝王,颜回是平民,两个...

  • 🎏《中庸》日课17

    《中庸》日课17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

  • 🎏《中庸》日课16

    《中庸》日课16 在两天前《中庸》日课中,我们讲了舜的大智慧具体做法三“隐恶而扬善”和做法四“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 🎏《中庸》日课19

    《中庸》日课19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弗失之矣”。 这是《中庸》第八章,是孔子对颜回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庸》日课4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ujbf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