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半~三岁
1.建立概念—儿童开始将自己的认知感觉同语言配对。
两岁左右的孩子,对概念特别的感兴趣,只要是他感兴趣的东西,他会不惜一切地反复进行,以满足他的心理渴求。
2.自我意识产生—私有意识产生,明确指明这是我的。
自私指的是在利益上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选择了损害他人的利益而满足自己的利益,这样的情况才叫做自私,自我指的是一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情感,心理和意志的需要行使自己的计划,支配自己的行为。
儿童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在这个建构的过程中,最初儿童是通过占有属于自我的东西来区分自己和他人了,当儿童占有了自己的东西,当这个东西完全属于他时,儿童才能够感觉到我的存在,这也是儿童的自我诞生的标志,此时的父母应该满足儿童的这个需求,不要谴责孩子的行为,这样我们就给了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因为这是儿童建构自我的开端。
有时儿童用打这个词表示他不照我说的做,儿童两岁时自我开始苏醒,哪是儿童的心理寓言,儿童用打表示不愿意走开。
幼儿从两岁开始就惊人的以自我为中心。
0~6岁的儿童,他几乎将他全部的热情和注意力集中在了自我的建构中,皮亚杰透过观察发现,0~6岁的儿童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如果没有这样的激情和全部的投入,因而就永远无法形成自我,最后也无法走出自我,成人后就真的以自我为中心了,也就丧失了我与他人社会分离的机会和界限,成人世界许许多多的纠葛,就是无界限造成的。
从排除他悟到,说出不到坚定不移的坚持自己的看法,到在形成自我的过程中,建立和派生出优秀的个人品质,专注和意志,一个人最核心的部分就形成了。
3.秩序—需要保护一个精确且有秩序的环境。
儿童秩序的敏感期呈现螺旋式上升的三个阶段,第1个阶段为了秩序的破坏而哭闹,秩序一旦恢复就会安静下来,第2个阶段为了维护秩序而说不,自我意识开始萌芽,第3个阶段,为了维护秩序而执拗,一切要重新来。
孩子执拗的这个阶段,可能是老师和父母最为痛苦的时期,因为执拗的要求具有不可逆性,让人感到无奈,但尊重孩子这一生命现象是首要的,所要做的就是以成人放慢速度注意观察和倾听孩子,而已经发生了就陪伴孩子,准许孩子把恼怒哭出去,让孩子把情绪哭出去,孩子自己就会接纳已发生的事实。
外在的有序可以使孩子形成内在的秩序,知觉归类。
当秩序的敏感期到来时,孩子往往表现得非常固执,而正是对秩序的追求,使他开始理解这个世界,理解每个位置上的事物,从而达到和环境的融合。
3岁~4岁
1.执拗—秩序敏感期后,儿童形成了一种秩序的内在模式,一旦成人破坏了这一秩序,儿童就会哭闹焦虑,表现出不可逆性。
解决儿童的执拗问题,一是要理解,2是要变通,三是要成功。
2.垒高—喜欢把物体垒高,然后推倒再重来,以此建立三维空间的感觉。
建立时间和空间的感觉是孩子出生起就开始的工作,在这个以物质形态存在的世界,事物是以时间和空间来确定位置的,雷高是儿童发现空间的最基本的发现形式,就好像儿童发现一维空间,然后又发现二维空间在发现三维空间。
3.色彩—开始对色彩产生感觉和认识,并开始在生活中寻找不同的颜色。
3~4岁是儿童对色彩的敏感期,儿童喜欢认识色彩,儿童对色彩的认识更多的体现在生活中他选择玩具的颜色,选择衣服的颜色等等。随后进入涂色的敏感期。
4.语言—开始对句子表达的意思感兴趣,并重复或模仿他人的话。
5.诅咒—发现语言是有力量的,而最能表现力量的话语是诅咒,成人反应越强烈,儿童越喜欢说诅咒的话。
6.追求完美—从要求食物完整发展到了对所使用的用具,事物完美的追求,每一件事情都不能出差错。
追求完美是孩子的天性,当然也是人的天性,他从儿童时期开始出现,保护她就是保护一个追求完美的人,成人不会把有瑕疵的苹果,看成不完美的,但是成人依然会对一个,接近完美的苹果惊叹,会为一个接近完美的自然对象或艺术作品感怀,完美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儿童追求完美表明儿童的精神世界开始走向丰富和深入。
7.剪贴涂—真正开始有意识的使用工具。
从两岁开始,孩子最常见的活动就是图和简,从刚开始手的使用到手的功能逐渐完善,最后变成了一种艺术的创造,期间需要给孩子准备各种不同难度的剪纸图案,从一道直线开始起步到波纹线,圆形,方形,多边形,到可以剪各种彩绘和画报和画报上的图片,逐渐可以加进胶水材质,创造性的活动开始了,这是伴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起来的。
8.藏、占有欲—开始强烈感觉占有支配自己所属物的快乐,物品的交换从此开始拉开了人际关系的序幕。
自我形成的早期,一定是从占有可触摸的物开始的,这是区分“我的”我的自然方式,如何感觉?我当然从“我的东西”开始感觉,然后一步步建构从具体的“我的”到意识的“我的”一个完全无形的自我,所以占有的目的是获得占有物背后的含义,不是占有占有物本身。
9.逻辑思维—不断追问为什么打破砂锅问到底。
所有的孩子都有问为什么的时期,在一个个为什么面前,父母教师一定要做正确简洁的解答,答不出来如实告诉孩子,可寻找获得正确答案的途径,如查百科全书等,这样就给了孩子一个更多选择的途径和出口,对孩子的未来有帮助。
10.绘画—儿童与生俱来的表达自我的语言方式。
绘画螺旋状敏感期。
满足儿童敏感期的需求,将使儿童表现出:1、天才的创作智慧。2、无与伦比的热情,兴趣和意志力。3、迅速发展的认知能力和技能。4、得到满足之后,人格状态的宁静和谐和顺从。5、建构了巨大的潜力。
11.延续秩序—从具体的生活秩序延伸到了心理秩序。
儿童出生几个月后就有秩序,它会因为坚持秩序达到执拗的地步,一旦儿童建构了良好的秩序,就会自主的维护他。这似乎意味着,因为遵守了内在的秩序,对环境的秩序就变得确定和明晰起来,就有了心智的秩序,使得儿童信任环境,维护环境,相信自己能和环境交流。
给儿童提供一个有秩序的环境,保证儿童得到均等发展的机会,受到平等的对待,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儿童就容易发现生活的法则和宇宙的秘密在行为中形成自律。
12.人际关系—1对1的交换食物和玩具。
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给不给别人自己有决定权,拿别人的东西要征得别人的同意,这是儿童交往的主要原则。
到了5岁左右,儿童必然开始喜欢和他人分享物品,这是一种成长的规律,但在此之前儿童的物品应归他自己所有,不能强迫他放弃自己的东西,也要告诉其他孩子学会尊重他人的拒绝。
强制让儿童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分享,会让他产生这样的想法,我的东西被强制性的分给了别人,我也可以强行得到别人的东西,分享变成了交换或者是占有。
13.你是否可以尝试着把孩子自身和孩子做的事区别对待:你是爱孩子的,但你不喜欢他这样做。让孩子感觉到这点,孩子就会安心和有勇气面对自己的行为。
孩子常常不知道自己犯了错,一旦他们意识到自己就会反省,孩子有自我反省的能力,老师要耐心等待孩子改正错误,这是孩子成长的必然过程。
首先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凡事对自己和他人身心无害的事都不能算错,其次儿童是在犯错误和改正错误中成长的。
有时孩子会故意犯个错误,用明知故犯的方式来试探老师和成人的态度,来验证和体验爱和宽容的感觉,这个过程他就知道什么是错误,犯错误是什么感觉,然后他会改正这个错误。
如果成人爱孩子,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儿童就会使用正确的做法而放弃错误的做法,这是正常的良好的成长模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