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羽西X简书 | 儿时的年味
儿时的年味| 通宵达旦的守岁是传承亦或是随时间流走?

儿时的年味| 通宵达旦的守岁是传承亦或是随时间流走?

作者: 飞马小姐 | 来源:发表于2019-01-12 01:10 被阅读247次

    在回忆儿时的年味前,先说说我的家乡:就是三国时大名顶顶火烧赤壁的「武赤壁」。

    其实在1998年前,赤壁市原叫蒲圻市,赤壁古战场遗址在蒲圻市的赤壁镇上。后来为了名气什么的就改名了。

    楚国故土,长江边上,湖北九头鸟,这些对我们的称呼,似乎从来跟我没有什么关系。甚至结婚后特别不喜欢娘家送礼给红包很重的习俗,父亲大人总是说我不懂人情世故。在广州过年红包里面5块10块,50元的都很少……直到2012年9月从拉萨机场走出来时,保安都要检查身份证,一看我身份证上写着“赤壁市”那个保安惊叹起来,问“是火烧赤壁的那个赤壁吗?”我笑说是的。他一脸羡慕的感叹:“好牛逼哦!”这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觉得出生在赤壁竟然是一件这么值得傲娇的事情!

    长江边的红色赤壁

    为此,前几天我特意在家人群里采访了一下大家最怀念儿时过年的什么?

    大姐说有新衣服穿、玩草把灯、收红包有钱花。

    二姐说,有很多很多好吃的,平时吃不到的零食过年可以随便吃。

    爸爸说,能给我们姐弟四人置办新衣服,修好电视机,自由的放鞭炮,一家人开开心心孩子们不吵不闹就是好年了。

    而在我的记忆中就是:熏腊肉腊鱼、大扫除、打糍粑、帮爸爸裁红纸写对联,村子里的人都来请爸爸写(谁让他是村小多年的校长啊),看谁年饭吃的早,就先放鞭炮。俗话说,「年饭吃得早,田里不长草」村子里只要一家放了鞭炮,就接二连三的挨家放了。

    我们家在赤壁市新店镇,这里有一条明清时期的石板街(下图),小时候可热闹了,石板街两边都是各种卖东西的铺子,过年过节人潮挤挤。中间的石板已经被人来人往往磨得光滑,两边的老式木房子基本拆得差不多,都新起了水泥房子。如今也渐渐人少、店铺冷清。

    以前过年家家户户大年三十中午吃年饭要放鞭炮,晚上守岁0:00也要放「接春」。早年镇上还有一个鞭炮厂,听说妈妈年轻时候也在里面上过班。如今也是早已荒废多年。

    明清石板街 烤火、麻将、年年有鱼

    如今过年,就是吃吃喝喝,打牌,玩手机。因为环保鞭炮也不放了。

    我最怀念的是父亲有两本做对联的书,他会先看看,用钢笔做对联,再教我们几个孩子裁红纸,从小爱看书的我总是很好奇围着看今年父亲大人要写些什么呢?总是喜欢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这么写?小时候估计我是最让他头疼,一天到晚问个不停的孩子吧。那时候觉得父亲是很厉害的大人,什么都知道。如果碰上父亲回答不上来的问题,我就会很生气的说,“哼,骗人。我知道你就是不想告诉我,你口袋里的报纸上不是都写着吗?大人不是什么都知道的吗?”

    有时候跟父亲聊起小时候我记得的回忆,他会很惊讶原来我有说过什么话吗?同样的事件每个人的记忆板块都不一样呢。

    手写对联

    记得小学那会离过年还一个月,我每天都会追着爸爸问,「今年过年下不下雪?」这是我小时候过年最关心的问题了。每年都期待今年过年下雪吧。下雪吧。求老天爷了,过年下雪吧。偶尔有一二年能实现,但大部分的过年都是晴空万里。长大后,过年来回买票都难,不是雪灾就是春运灾。

    大年三十中午吃过年饭后,爸爸就会带着我们兄妹几个,把大家庭里所有亲人们的祖先长辈一个不落下的去「送灯、祭拜,放鞭炮」,不时对着坟墓痨嗑,就是说一些至亲的近况,保佑大家平安健康学习进步什么的。爸爸有五兄弟,只有我们家是住在村子里的,基本一家子人年年都是父亲代劳送灯。如今大部分住在赤壁市的都有了小车,也就一小家一小家的自己开车下乡来送灯了。然后就匆匆赶回去。

    到了第二天再开始拜年,初一一般不出行。初二去外婆家(现在最想念外婆家的火炉,基本就是24小时不熄火睡前埋进灰里,早起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生火,大家围坐一圈,边添材火边烤红薯聊天,不时也用火箭烤糍粑和小鱼吃,有时候也会在火炉上挂着的腊肉割一块下来烤着吃)。村子里会亮三天的灯。不准倒垃圾,不准骂人说死啊什么不吉利的话。当时我还反驳【不是每个人都会死的吗!】妈妈气得不知道要怎么跟我说话,总之不准说。果然我是个让父母头疼的孩子啊。

    「送灯、祭拜祖先」

    小时候过年村子里的孩子们重头戏「玩草把龙灯」

    先请教村子里的老人们,通常是大姐带头扎草把龙灯,敲锣打鼓边走边唱串几个村子挨家挨户去敲门,一般人家都会开门,还会放一小段鞭炮迎接,在草把灯上插几支香为我们夜里点亮。再给我们一些拜年吃的食物或几毛几块钱。家里有孩子的会让孩子摸摸龙头的胡须。以示新年好运头。

    敲锣打鼓玩草把灯

    前面有一个吊珠的,就是带头人,一般就让村长或者校长家的儿子在前面带头,村子里的人家一般都会看着大人的面子多给一些东西。有人抬有人敲鼓,有人专门负责收东西。基本是玩到半夜,大部分都睡了就找一家亮堂的堂屋,分发东西给大家。钱基本就是大孩子们得了,我们小的就是分一些吃的。大人们也从来不干扰和管我们。印象中似乎一切都是大姐安排,真正的霸王龙女,她说了算,不服来年就不让你参加了~!

    牵着龙灯一家家的跑,一家家的唱,在堂屋(客厅)绕三圈。真是欢乐无比的童年时光啊。真想再回去扎一次草把龙灯,让如今只会玩手机IPAD的小朋友体会体会这样的乐趣。

    通宵达旦跑遍几个村子

    通宵达旦的玩乐,也从来不知疲惫。渐渐长大了,上初中了就没有再玩,我们这一批孩子算村子里最后长大的人。如今的孩子都在城镇或者大城市里生活上学了,村子里也只有几户人家,都是父辈的呆着。

    中学开始,吃完年夜饭,看春节晚会,挡住门不让别的大人把爸妈叫走去打牌,硬生生的让父母陪着我们打牌。就记得弟弟最小,有很多压岁钱(一般人家来拜年兄弟姐妹多的,压岁钱都是只给最小的,或者男孩)一家人打麻将,如果是他输了就非不肯散场,一定要打到他赢为止,不让我们去睡觉,不然就要哭鼻子,有时候我们说把钱还给他还不行。只好说,你再这样来年不跟你打了。不准哭鼻子,结果来年还是如此~!哈哈哈哈。现在一般都是守到零点,放完鞭炮就去睡觉了。不睡的也是躺在床上玩手机。

    守岁、接春

    之前想得太美好,嫁了个外国人,不用每年过年争吵在男家还是女家过年了。一年可以过两个年,元旦去他家过新年。春节回娘家过年,如今如意算盘算是没打上,有好几年没有回去过春节了,都快忘记了如今老家春节是怎么过的了。哎,都怪第一次跟我回去过春节,就被家里的伯伯堂哥们把先生灌白酒给喝醉了,吓得他再也不敢跟我回去过年。一到春节就想到处去旅行躲开。

    今年也是没有指望了,跟大姐约好,来年回赤壁一起过个小时候的年吧,扎草把灯。也在群里表达了希望爸爸能够重拾自己写对联的习惯。

    1.买新衣服穿,2.有很多很多吃的,这两个到是物质世界最最最容易实现的吧。

    期待来年全家都可以团聚一起过个热闹年,过个小时候期盼的年。拍张全家福。

    1992年的全家福

    提前祝福大家红红火火过个好年,阖家欢聚,平安喜乐。

    相约过一过儿时的年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

    https://www.jianshu.com/p/ee05f7eff678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儿时的年味| 通宵达旦的守岁是传承亦或是随时间流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utq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