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二十几年,看似都在兢兢业业,孜孜不倦地“教书育人”,却是越来越困惑——我是在育人不倦还是在毁人不倦?在教育生涯的第二十三个年头,即在2019年春,我作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沉下心来,回到一个普通教师,回到一个普通班主任,重新寻找教育的意义。但是做起来却是如此困难。
买了一些书,认真看的很少;找了一些课程,认真学的很少。依旧毫无头绪,有时候明明知道这样做不对,这样做对学生不好,却依旧浑浑噩噩,说不上来哪里不对,像一个无头苍蝇一样,乱撞一番。
虽然依旧困惑,依旧迷茫,但是我知道,改变是必须的,我也相信,我的教育之路我做主,我能改变我的教育之路。张文质老师说:你相信命运,命运会推着你走。我想,这或许就是缘分,或许就是一种机缘——2020年夏天,在我最迷茫最困惑的时候,遇上了第六届”教育行走教师公益研修夏令营”活动。
其实,当时是怎么知道有“教育行走教师公益研修夏令营”这个活动的,或许是在朋友圈里看到的,又或许在某个公众号看到的,现在是怎么也想不起来了;知道“教育行走”活动的时候,第六届已经接近尾声了,大多是看回看的,有哪些老师讲了课,讲了什么内容,也大抵记不住了。但就是在这样模模糊糊之中,这年夏天的教育行走似乎在我心里植下了一颗种子,似乎让我在黑暗里看到了些许亮光——十几年不阅读的我居然买书看了,十几年不动笔的我,居然开始动手记录教育生活的点滴了。并且,在心里默默地做了一个决定——下一届“教育行走”,我一定要全身心投入地参加。
时间来到了2021年夏天,由于种种原因,第七届“教育行走教师公益研修夏令营”活动延迟到了八月底,还是采取线上直播模式,我知道消息的第一时间就报了名。非常幸运,第一次申请就被“录取”了,然后迅速的加入了学习群。
如果说第六届”教育行走”活动打开了我的视野,打开内心深处那扇通往教育之路的窗,那么第七届“教育行走”活动就是拓宽了我的视界,点燃了我内心深处的早已熄灭的教育之火。
这一次我对“教育行走教师公益研修夏令营”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并且也做了充分的准备,所以全身心地参与其中。非常有意思的是,“教育行走教师公益研修夏令营”只有三天,但是前三天有预热活动,结束后的三天又有余热活动,前后加起来共有九天,我都是全程参与的。这或许是我第一次在研修培训中如此投入的吧。那几天确实非常忙,但非常充,。白天忙着听课写体会,到了晚上,参加分享活动。这次的“教育行走”成就了我的第一次——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分享活动,而且面对的又是全国各地的优秀的老师们。在分享的时候就难免非常紧张,但是,大家不断鼓励我,不断给我打气,不管说得好不好,他们都鼓励,为我能够迈出这一步而呐喊助威。在大家的鼓励之下,你就会有这样的一种冲动——下次我还要说,下次我还要分享,就会有还要挑战自我的激情。于是就有了第二次的分享,其实第二次做得也并不好,但是大家依旧是鼓励我:比第一次好多了、比第一次流畅多了、普通话更好了……特别是张老师,他那么忙,但是我们的学习群他都加入了,有空的时候都会这个群转转,那个群转转,听听大家的分享。刚好我分享的时候他来听了,还对我的分享进行了点评,这对我来说是非常惊喜的。因为一开始我会觉得,像张老师这么厉害的人是遥不可及的,实际上,他就在身边,他就在关注你,不断鼓励你,推你一把。还有李晓霞院长、普利辉老师、陈小华老师等等,在他们的鼓励之下,我不断地尝试,不断挑战自己,不断突破自己,从主持人到分享嘉宾,还有就是点评嘉宾,我都挑战了一遍。再后来,在张文质老师的鼓励下,开公众号,坚持阅读,坚持写作。
去年情况特殊,“教育行走教师公益研修夏令营”停了一年。
今年,终于迎来了好消息——第八届“教育行走教师公益研修夏令营”将会如期举行。我早早准备好报名资料,在开放报名入口的第一时间我就提交了资料。“抢”已然成了参加过教育行走活动的老师们的代名词,分享靠“抢”,参加“教育行走”活动也要靠“抢”,“抢”的结果就是成功入选“全国百强”——我的名字公布在第一期入选名单上。
第八届“教育行走教师公益研修夏令营”,我真的来了。在后来公布的第二期、第三期的名单里,我发现参加的老师遍布全国各地,远至新疆、内蒙。这或许就是“教育行走活动的魅力所在——一群自发、自愿、自主的学习者,发自内心热爱教育的、同尺码的老师在一起的一场深入交流的盛宴。
“行走拓宽视界,读写重建心灵”,在“教育行走”里,每个人都会遇见不一样的自己,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是极为珍贵的,每个人都能发出自己的光。让我们相约2023.7.2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