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过去的痛》之后紧接着读了梅·萨藤的第二本日记:《梦里晴空》。这本日记始于1986年4月9日,止于1987年2月21日,贯穿梅·萨藤74岁到75岁间。这一年梅·萨藤在上年经历了一次轻微的中风之后又一直受到心力衰竭和心室纤维颤动的折磨,在失去了心爱的陪伴她多年的猫之后,这一年她又失去了心爱的狗,一些老友也相继去世,但梅·萨藤还是如她所说“尽己所能活在当下”,打理自己的花园,去各地朗读诗歌,和朋友们交流,坚持阅读和写日记,同时也在不断梳理自己的心结。读着她的文字,虽然写得十分真实和生动,但很难把她和一个生病的七十多岁老人联系起来,她其实不是她自我反省的那样脆弱,她实在是个人独立生活的典范。
照例集结文中打动我,让我思考,给我力量的语句。
1.
梅·萨藤生病后心理和生理上最小的努力都让她精疲力尽,但她说:
但不能写作使我感到丧失了自我,自一月初我就与一生想要的东西隔离了,于是我想必须试着每天写上几行。
阅读是自己与外界保持接触,书写是自己与自己保持接触。尤其是对长期独处的人来说,这两种联系都很重要。于是我也想着必须试着每天写上几行。写给自己。
2.
梅·萨藤在这本日记里继续强调着自己对孤独的理解:
相对于孤单,我一直非常得意于孤独——“孤单是自我的贫乏,孤独是自我的丰富。”现在我感到惊人的孤单,因为我不是我自己。在与朋友相处超过半个小时后,我就会感到我的灵魂在被抽干,仿佛空气从一只气球里涌出一般。
孤独要比无聊好。我从不无聊,只是时时会有某种关乎存在的痛苦——谁又不是呢?
拥有自己的一天我感到幸福。
这一天一直很好,宁静而勤奋。
我又在想念我自己的生活——想念孤独。
一个人一旦承认了孤独,便不再孤独了。
活到七十多岁,父母、爱人都已离去,梅·萨藤搬到临海的地方独自居住,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她都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孤独的一种定义,孤独也有其美的一面、积极的一面。初次感到孤独时是痛苦的,就像茶、咖啡、酒,第一口苦涩,但在嘴里慢慢回味,又觉有甘甜。梅·萨藤的话是值得相信的,“孤独是自我的丰富”,善用孤独,苦尽甘来。
3.
梅·萨藤一直坚持着阅读,常常在日记里抄录打动她、激励她的文字,她说托马斯·默顿是块有营养的面包,在日记就抄录了默顿的文字:
做一个人意味着责任和自由,两者都意味着一定内在的孤独,意味着一种个体的完整感...
如果人们仅仅湮没在芸芸众生之中,被无意识的力量所推动,他们就会失去自己真正的人性、完整性、爱的能力以及自我决断的能力。
这也说明要保证自己的独特性、完整性,不随波逐流,必然也会孤独。必要的孤独其实也是人类得以延续的保障。我不关心人类将来怎么样,我必须在我这一生活成我自己。如果为此我要孤独终老,还是要义无反顾。至少在我前面,梅·萨藤这样活过。 梅·萨藤也是块有营养的面包。
4.
在这本日记里,梅·萨藤还花了一定篇幅反思自己和另一位女诗人的友谊。她的反思值得我们思考怎样去建设和经营真诚的友谊。
博根确实给了我许多有效的建议。但我不是她的随从,正如现在似乎每个人都相信的那样。因为在我们友谊的最深处,缺乏来自她那边的真正的慷慨。她的语调总是带有要人领情或者屈尊的意味。
读到这段关于她和博根的友谊时,一是感慨即便像梅·萨藤这样著名的诗人、作家,即便是75岁的年纪,梅·萨藤还是体现出了一个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情感——对友谊的看重和敏感。她甚至写到她对博根态度的缘由分析引起了她极大的烦恼。她是真实的。那么我等凡人生活中也遇到友谊之类的烦恼又有什么奇怪呢。二是从她们两人的友谊看来,只要一方看得开,也就不会那么不尴不尬了。这里想到了读阿兰·德波顿在《拥抱似水年华》中总结的普鲁斯特的友谊观,觉得特别值得借鉴:只看重友情本身,即对方给予自己的积极的一面。
这本日记中还有大量对园中植物、新养的猫咪和身边老龄朋友的生活和读者的书信往来的描写,无论是文字还是人物本身,都是美而动人的,不一一列举。梅·萨藤说日记是清理自己的一种方式,对我来说读她的日记,是遇见另一种生活方式,是借鉴,是警醒,也是鼓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