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个愿意沉下心来听别人述说的人吗?〗
正文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当你遇到好玩的事情时,总想在第一时间将它分享给好友。你坐在她旁边,兴致勃勃地讲述着自己的奇遇,却慢慢的声音愈来愈小,直至悻悻住口。因为你发现,她只是在忙着刷手机,并没有听你在说什么。感觉到你不再讲话了,她会回复一句:“真的吗?好棒哦。”就此,便再无下文。
我相信,这恐怕已经成为了大部分人生活中的普遍场景。
在现如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都顶着重重压力苟延残喘,偶尔挤出来一点时间,就想将自己的苦水一股脑儿向别人倾倒下去,却在别人想要倾述的时候推脱自己没有空闲,慌慌张张地逃避开去。
这种现象太多太多。人们都想要努力去表达自己,反而忘记了倾听的意义。人与人交流从来都是相互的,有说客,也必有听者。说客说人之常情,说奇闻轶事;听者听他人内心,听苦乐声音。在不同的对话场景中,自然地转变自己的听说角色,是对他人的基本尊重,更是维持友谊的良方。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一个寝室在一起聊天,其中一个人挑起话题,开始说她的看法,在这个人还没有讲完的同时,另一个室友急忙抢过话题,迫切地开始表达自己:“哎呀,我跟你们说,这事儿我也遇到过,当时我……”
你反感这种人吗?如果你觉得不以为然,那么请看下面这个场景:
同样是一个寝室,一个人在对自己挑起的话题表达看法时,全寝室友都在安静地听着,听着她讲述完了整个事情的经过。这时另一个室友就她所说提出问题:“你讲的这个好棒啊,当时你是怎么想到这样解决的?”……待第一个室友完全满足了述说的欲望后,她才开始发表自己的观点:“真巧,当时我也……”
这两种情形你更喜欢哪种?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倾听其实是一门很难的艺术,学会了、学好了,会让你更受欢迎,甚至成为他人驱寒的暖炉。
然而总有一些人认为,当一个听者就是在当一个“垃圾桶”,本来自己的压力就很大,再接受很多别人的负面情绪,真真是不值得的很。其实不然,你在倾听中接受的情绪有好有坏,当你接受到愉悦的情绪时,你内心的压力会随着他人的好心情消失殆尽。这样既满足了别人的述说欲望,又释放了自己,二者兼得,何乐而不为呢?当你接受到沮丧的情绪时,也许会跟着她一起难过,但更多的是提升了自己的共情能力,懂得了安慰别人的语言技巧。
有些人天生就是一个完美的说客,有些人生下来就沉默寡言,但最善听人心。
我就是后者。
在一个团体中,我往往都承担着听者的角色。意外的是,无论处在哪个团体中,他们都愿意说与我听。就在这个不断倾听的过程中,我不断提升自己听的能力。我会根据你的性格判断接下来的谈话是否需要直视你的眼睛,也会在你说不下去的时候适当提问或安慰来续接这个话题。只要你愿意说,我就愿意听,我会给予你最想要的回应。
现在,我便有了一些至交的朋友,没有很多,但都很深。
这就是倾听的力量。
因此,我的朋友,请你不要害怕倾听,也不要嫌它多余。学会倾听,才会让你的社交更容易;学会倾听,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真心听你述说。
请记住,倾听,往往会比述说更暖人心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