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去看了一场关东秧歌,本来不怎么想去的。但是听说有“老汉拉车”我顿时就来了兴趣。作为一种流行于北方的民间舞蹈,北方人或多或少都会见到过,各地的秧歌风格和类型也有很大不同。
晚上风很大,所以蚊子很少,这就使我看秧歌一直看到散场才离开。要不然我这短袖短裤,非得咬的满身大包不可。
扭秧歌的人分为了两队,每一队都有一个领头的人,就像羊群都有一个领头羊,这一队扭的好坏,都要依赖于领头的自身技术,所以毫无疑问领头人都是技艺高超之人。排在中间的是水平相较一般的。至于新手则在后边跟着大队学习。
随着唢呐、锣鼓的响起,扭秧歌正式开始了。鼓声真的震天响啊,我离得很远,但还是感受到了五脏六都跟着震动了起来。一大一小的两个镲在旁边配合着鼓声。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很快围住了这不大乡村广场。组织的人看见人差不多齐了,随着一声锣响,今天晚上的主戏“老汉拉车”开始了。
用木棍搭了一个轿子的框架,上边缠上五色彩带,这就是老汉拉车的车了。一名老太太从下边钻了进去。轿子后边有两根延伸出来的木棍,一个老头用手在后边扶着。轿子前边有一根红色带子,大约两米多长,也有一名老头在前边拉着。
很快开场了,有趣的打扮和脸上丰富的表情还有欢脱的动作惹得人们大笑不止。
轿子旁还有一个媒婆打扮的女子,一只手上垮着筐,一只手里拿着烟袋,一扭一扭。也着实有意思。
我爷爷说,“老汉拉车”源自于闯关东时候,那时候拖家带口背井离乡。有的女子行动不便,便只好用车拉着走。后来这种动作就被融进了秧歌里。这也应了那句话:“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最终又回归生活。”
一切的文艺创作都离不开生活,如果脱离了生活,就想植物失去了土地 。
扭秧歌作为乡下夜间为数不多的夜生活之一,早已经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