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不都是为你好”,
“这么大人了,也应该懂事了,你就不能让我省点心吗?”
“外人说我也就算了,你是我最亲的人,居然也不帮我说句话,要你有什么用啊?”
这些话语是不是特别熟悉?
在《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中,作者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写道:
人天生热爱生命,乐于互助。可是,异化的沟通方式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
图片
明明内心深处渴望爱,却不知不觉,在语言和行为上将爱拒之门外,造成心口不一,有苦难言的痛苦。
这就是异化的沟通方式带来的后果,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种:
一、道德评判
强行用自己认为正确的价值观,对他人进行品头论足,拉帮结派,将人群分类,要求他人站队表态,用绝对的“好坏对错”,给他人贴标签。
用自己的是非观,以不同的方式,拼命证明自己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
二、进行比较
小时候,我们都讨厌被父母拿自己与邻居家的孩子进行比较,但如今,我们自己却事事“与他人比较”。
想比他人漂亮,比他人有钱,比他人有爱,要么让自己越来越自卑,要么变得越来越虚荣,而忽略了内心真实的需要和感受,对自己和他人都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三、逃避责任
遇到问题,第一时间跟自己撇清关系,用各种借口和理由,将一切推给他人,证明自己是无辜的,自己的不幸和痛苦,也都是别人带来的。
四、强人所难
不仅对自己,还对他人进行道德绑架,经常用“应该”,“不得不”,“必须”等字眼,让自己和他人,都陷入毫无选择的困境,在关系中显得处处受限,处处被动,令人感到压抑和窒息。
这些以爱之名,损害关系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很多人就这么与家人、亲人渐行渐远,却不自知。
只有首先确认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明确需求,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并时常做到换位思考,在爱的原则上,积极倾听,放下评判和期待,找到情感上的共鸣,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图片
总结:
当我们真诚助人时,我们丰富他人生命的愿望得到了满足。
我们的行为,是出于由衷的喜悦。这样的给予让施者和受者同时受益。
不求回报的付出,总是更容易从中感受到快乐和喜悦。
这种感觉常常产生于不熟悉的人之间,当我们帮助邻居,街头的乞讨者,给公交车上需要座位的人让座时,所释放出的小小善意,会让彼此温暖一整天。
而在亲朋好友面前,反倒很难做到,因为不管你为她们做了什么,内心总是不自觉会期待点什么,无休止地期待,就带来了无止境的烦恼,各种情绪也会随之而来。
沟通时,就很难做到坦诚相待,使表达错位,从而在无形中,使人际关系变得复杂多变。
因此,我们要时常提醒自己,不忘初心,尽量做到心口一致,真正了解爱,学会正确地表达爱,传递爱。
从今天起,对身边最亲近的人,少些期待吧,只有无条件地爱和付出,才能让沟通更顺畅,也让彼此在关系中得到滋养。
通过《非暴力沟通》提供的方法,愿我们都能享受被和谐关系滋养的感觉。
我是心安,高效阅读,复利成长践行者,镜姐梦想领读会合伙人之一。
致力于知识创富,用轻创业的方式读书,边学边教,边教边用,真正做到高效阅读,把知识转化为财富,实现精神物质双丰收。
欢迎与我们一起共读好书,积累知识复利,真正做到把知识转化为财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