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5月12日
五月的天,晴好。
洁白的云朵拥抱着湛蓝的天空,没有一丝忧郁的样子,阳光透过树叶在马路上投出斑驳的影子,随着风轻轻摇曳,自行车的前后轮在发出自己独有的与马路产生的摩擦声。到学校的车棚里,放好车子,锁上车锁,和同路的同学说过下午见后就朝着自己教室的方向走去。
一想到下午的第一节课是地理课,困意就莫名其妙的从身体的各个细胞处迸发出来,地理老师特有的方言讲课方式,再带慢悠悠的语调,真的是催眠的调味剂,不过,对于已经高三文科的学生,任何节奏的上课方式都必须无条件的全部接受,因为再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残酷的高考就向我们走来……想到这里,我已经坐在了自己的座位上,喝了杯水,提提神,准备迎接地理老师的到来。
看看手表,两点二十五分了,整理一下桌面,马上就上课了,说着地理老师就走进了教室,用从未改变的语调说:“同学们,现在我们把书翻开,今天开始复习第三章”,说着,环顾了一下教室,待大家都把书翻到第三章的时候,接着就开始讲课了。
坐在我身后的女同学用脚踩了踩我的凳子,我知道她又没听清老师说复习哪一章了,我侧着脸小声说:“第三章”,迅速回过头来继续看书,可是我的凳子又开始摇了摇,是不是我刚刚的声音太小,她没有听清楚?于是,我回头看着她说:“是第三章”,她猛的抬起原本低着的头说:“什么?”在我们四目相对的那一秒,教室里莫名的产生了一阵无声而又慌张的气氛。突然,地理老师大声的喊道:“地震了,大家快往楼下走!快!”。什么?地震?earthquake?脑子里一片空白,夹杂着恐慌声,女生的尖叫声,跟着每个楼道拐角出老师的指挥,大家紧着有序的都来到了教室的操场上。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心跳加快,双腿因为害怕而不停的颤抖,脸部通红,说话紧张……这是当时站在操场上的我们的状况。
十几分钟后,校主任通知说,就在刚刚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全国大面积都有明显的震感,距离四川汶川有700多公里的我们,自然也体验了一次地球的愤怒。地震!8.0级!这样的概念头一次出现在我们的意识里,像这样级别的地震是一种怎样的场面,我们无法预计。伤害多大,损失多大,影响多大,后果怎样……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未知数。唯独感受到的是恐慌与不安。
自然地,学校在这半天的时间里没有安排上课,我们都“放学了”,回家的路上,街上全站满了人,议论纷纷,甚至听到了很多离谱的传奇故事。防震工作紧接着就开始了,我记忆犹新,哪一天的晚上,街道两侧,小区的广场上睡满了人,我也躺在人群中,看着没有一颗星星的夜空。
2018年5月12日
连着下了几天的雨在今天终于放晴了,云很白,天很蓝,办公室的玻璃窗透明,窗台上的绿植懒懒的伸着腰。鼠标与键盘永远能配合出恰当的节奏,星期六,上班。
大学四年,上班六年,这一眨眼就是十年。
十年了,汶川,你,还好吗?
微博,公众号,各大媒体用文字,图片,视频等载体来纪念十年前的今天,浏览过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就同十年前的今天一样的不平静。地震现场的原状仿佛让我看到了汶川人在地震来临时的手足无措与无可奈何。那一刻他们在想什么?孩子还在学校,他怎么样,有没有已经躲到相对安全的地方?妻子说她下午要出去打零工,不知道去了没去,人现在又在哪里,是否安全?,丈夫单位的办公楼是个小二层,新建的,他是在办公室里坐还是刚好下楼去办别的事情了?父母已年迈,像这么大的地震他们是否能竭尽所能的快速逃离?还有就是自己……可能在那一瞬间,思维不会跳跃到那么多的层面,停顿应该是那是的状态吧。然而更多的是留下来的残骸,是触目惊心的鲜血淋漓,是痛哭,是嚎叫,是歇斯底里的无可奈何。
同时,看到了汶川新区的面貌后,将我从沉痛中拉了出来,十年的努力,汶川的路面平坦又宽阔,汶川的居住宽敞又明亮,汶川的山水壮观又美丽,汶川的笑脸再次出现在每个人的眼前。十年,汶川人证明了自己是怎样的顽强,怎样的生生不息,十年,汶川让我们都知道她过得很好。
向汶川敬礼!
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