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健康养生健康养生专题
中医科普间:中医里的5大脉象到底怎么回事?

中医科普间:中医里的5大脉象到底怎么回事?

作者: 滇鹤堂 | 来源:发表于2018-01-23 08:33 被阅读28次

临床最常见的脉象有浮、沉、迟、数(音shuò)、细、滑等。


浮脉

可理解为浅脉,“如水浮木”,一般轻取即得,重按后感觉脉搏稍减但不空。浮脉一般预示着病在体表,最常见的是感冒。若外感风寒,寒主收,则脉多浮紧;外感风热,血流急,则脉多浮数(快)。

一般风寒感冒,如出现恶寒头痛、鼻塞声重、咳嗽痰白等症状,常在医师指导下服用麻黄汤、桂枝汤等来发散风寒;风热感冒,如出现发热、头胀、鼻流黄涕、咽喉肿痛、舌红苔黄等症状,常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桑菊饮、银翘散等来发散风热。


沉脉

可理解为深脉,“如石入水”,一般轻取不易察觉,重按至筋骨才觉察到脉象搏动。沉脉一般预示着病在体内,但冬季气血收敛,脉象亦偏沉,不一定是病脉。病理性沉脉的形成,分虚实两种。

实证可能由气滞、血瘀、食积、痰饮所致,一般常用理气、理血、化痰药来治疗,如柴胡、当归、山楂、杏仁等;痰多者可适当按揉丰隆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缘外二横指处),有助化痰祛湿。

虚证多因气血不足或阳虚气乏,无力升举所致,一般在中医师指导下服用人参、黄芪、地黄、山药等补益药。


迟脉

脉动迟缓(每分钟脉搏约60次以下),一般多见于寒证。因为血的运行有赖于阳气的推动,当寒邪侵袭人体,阳气受损,可导致心动迟缓、气血凝滞、脉流不畅。

寒证一般会出现舌苔白、四肢冷、小便清等症状。若经医师判断体内有寒,可以辨证选药,或采取艾灸等方法来驱寒,如宫寒者可艾灸关元穴(肚脐下三寸)。


数脉

脉来急促(每分钟脉搏约在90~120次之间),一般多见于热证。热则气血运行加速,脉搏跳动快,一般容易出现发热、面红、舌红苔黄等症状,体热的人平时可喝些金银花茶、沙参茶等。


细脉

脉细如线,但是起落明显,一般多见于气血两虚或湿邪。血虚则不能充盈脉管,气虚则无力推动血行,故脉细小无力,这种情况下一般用黄芪当归来煲汤喝,可补益气血。

湿邪也会阻遏脉管,导致气血运行不利,脉细小而缓,体湿的人一般有口黏乏味、不想饮水、肢体困重、舌苔厚腻等表现,祛湿建议熬红豆薏米水喝,可祛湿消肿。

相关文章

  • 中医科普间:中医里的5大脉象到底怎么回事?

    临床最常见的脉象有浮、沉、迟、数(音shuò)、细、滑等。 浮脉 可理解为浅脉,“如水浮木”,一般轻取即得,重按后...

  • 极简中医

    自序:这本书我称它为《极简中医》用来做中医的科普工作,让中医爱好者可以迅速了解中医,并且知道中医到底是怎样,这就给...

  • 中医考研 | 脉象分析

    丨历代论述 历代医家对脉象的命名并不完全一致,分类也简繁差别。 《内经》记载20多种脉象。 《伤寒杂病论》26种 ...

  • 九蒸九晒

    最近看中医,小中医给我调的中药粉剂,吃了三天,感觉疗效还不错。 三天后,再去诊脉,调药方。小中医说,脉象好多了,还...

  • 北京福寿堂中医

    北京福寿堂中医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中医专科门诊。主要从事疑难病诊疗,中医查体、脉象联合辨证诊疗,采用中...

  • 中医考研丨脉象特征

    △浅深 浮(轻取即得,)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芤(浮+大+无力+中空(外软))浮大中空 革(浮+大+弦+中空(外坚)...

  • 把脉

    把脉,是中医诊断治疗看病的依据,根据脉象了解病因内在的变化。从古至今中医把脉,望闻问切具有悠久的历史。都知道西药来...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之脉法篇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之脉法篇 脉诊要先学脉位、指法,再学脉象、脉理。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之指法和脉位 一般中医诊脉,只用...

  • 觉好才能神清气爽!

    今天再次去看了中医,中医老师边摸我的脉象,边问我:“你最近是不是很爱发脾气?感觉你的心率过快。” 这是这位老师第二...

  • 中医科普间:中医里5种脸色对应的5种病体

    现代人脸色越来越差 “我们把面色分为主色、客色和病色。”钱会南解释说,所谓主色,就是人一生一成不变的肤色。在黄肤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医科普间:中医里的5大脉象到底怎么回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vxl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