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学生涯已经过去了八年,从学校毕业,接着就又走进了学校,这八年来在专业成长方面,有过成功的经验,也有过失败的教训,这八年来,在教育教学中,我有过不少想法,有些实施了,有些放弃了。这八年来唯一没有放弃的是在工作中不停的学习和反思。经历这几年之后,回头看看自己的教学历程,自己之所以能取得一些成绩,正是因为不停地的学习和反思,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逐渐的开拓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思想,只有不断的反思才能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才能把经验和教训变成教育教学中的智慧。学习和反思是一个人不断成长的动力和支撑点。就像著名教育家于漪(yi)所说:“一辈子当老师,一辈子学当老师”
根据我的观察和经验,我觉得一个老师从新手到基本成熟的教育者,大概会经历一下三个阶段:
第一、关注教材,站稳讲台(需要1到3年的时间)
初登讲台的老师,基本上都是刚刚从大学毕业,已经在学校学习了二十多年,有了丰富的知识。可是我觉得,大学毕业,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并不是学习生涯的结束,而是学习生涯的开始。根据我的经验,我觉得好的老师首先是好的学习者。一个初登讲台的老师,从登上讲台的那一刻起,就应该抱有一种学习的态度。
一个真正优秀的教育者,一定不仅仅是把教师工作当做谋生的手段,而是当做一辈子的事业。当老师是一辈子的事,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一辈子,如此漫长的教育教学生涯,从哪里学起呢?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就像盖大楼,首先要把地基打好。我们教师工作的地基就是要把课上好。这是你作为教师应该具有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能力。
如何才能上好课呢?对于新老师来说上好一节课其实并不容易。
我觉得要想上好一节课,就要做好以下三点:
1、备好课
备好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要想备好一节课,必须研究教材,把握每一节课的重点、难点、易错点和易混点。初登讲台的老师由于对教材不熟悉,把握不好每一节课重点和难点,又不知道考点在哪。所以对于新手来说,备好课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是必须要下一番功夫的。
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新手老师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备课过程中,首先看一看教材,由于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刚从大学毕业,觉得初中教材中的这点东西实在是太简单了,自己一看就会了。于是就找来一本教参,照着抄一下教案,然后再从网上下载一个课件,简单修改以后,就去上课了。这样的备课其实远远没有进入真正的备课,是非常不充分的,这样去上课也很难上出一节好课。
那么如何才能充分的备好一节课呢?下面我谈谈我的经验(仅仅是一家之言)
备好课要做到“三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
备教材就是要求老师要专研教材,找到每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这些重点和难点就是考试容易出题的考点,有时候为了理解一节课的重难点,甚至要把教材中一个单元或者一章的内容都认真地研究一遍,找到这一章中知识点之间的连贯性。
备教法就是,老师在理解一节课知识点的基础上,要考虑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比如,这节课我如何引入,如何设计问题,如何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理解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设计几个练习题巩固刚刚学过的知识等等。
备学生就是老师要知道学生的学习程度,认知程度,思维发展的程度,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是促进本节课知识的掌握,还是会干扰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还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等等。也就是说老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考虑你教的知识,而更重要的是考虑你所教的对象---学生。而新手很难做到这一点,没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的积累,没有一定量的在教学中不断地反思,没有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很难做到备学生这一点。
但是新手老师能够做到备教材和备教法已经很不错了,我觉得备好一节课关键是在理解课本知识点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别人对这节课的设计,形成自己的设计思路。我刚上班那两三年,在备课方面是下过一番功夫的,尽管那时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偏远的学校,学生少,学习的人也少,学生学习习惯也不好,但是我依然坚持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我知道,在一个人工作的初始阶段,如果不经历几年的全身心的付出,以后很可能就会得过且过,说的现实一点,上好课是作为一个老师的饭碗,在开头几年一定要把自己的饭碗打造的金光闪闪。说的难听一点,一个老师不能把课上好是最大的缺德。所以,开始工作那两三年,我克服种种不利条件的限制在上好课方面锤炼我自己。
还记得,那时候办公室里有一台电脑,而且可以上网,那两三年由于自己一个人 ,下班了也没什么事,就在办公室里备课,为了备好一节课,要在网上下载5篇左右的教学设计和至少5个这节课的课件,在研究借鉴别人的教学设计和课件的基础上,慢慢的整理出自己的思路,这一点非常重要,在上课过程中这一点就会发挥巨大的作用。然后精心的制作每一节课的课件。在上课的过程中,如果有什么问题或者突然有什么更好的想法,下课后反复的修改。就这样,大概四年过后,我教了两轮以后,感觉自己基本上对每一节课的知识点有了把握。
另外,我觉得要想快速的找到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还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做题,找来几本参考书,把上面的关于这一节课的题全部做完,这样你就知道,这节课中的重点难点在哪,而且你还知道了考试题都是怎么出的,你如果再仔细的研究一下试题答案的话,你还会知道学生容易错在哪。我在工作的头几年曾经仔细的研究过中招试题并做过分门别类地整理,有一本《5年中考3年模拟》的参考书比较好。如果这些在上课之前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上课过程中不知不觉的你就会以问题的方式把你在练习题中遇到的问题提供给学生,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实际上已经知道了课后他要做习题的答案,当他遇到问题的时候,他就知道如何运用上课时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题。我想这样的备课才比较充分,尽管还没有怎么备学生。
2、上好课
上好课是一个老师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素质。新手老师在课堂上往往比较紧张,如果没有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很可能一节课上的很不理想,所以,在备好课的基础上,把每节课都上好是一个老师素质的重要体现。如何才能上好课呢?根据我自己的经验,上好课关键是在讲课过程中有一个基本的思路,这一点在备课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上课就是沿着预先设计好的思路带领着学生一步一步的,由浅入深的经历一番对新知识的探索、思考和问题逐步解决的过程。我对比过新手和成熟老师的上课情景,他们很明显的区别就在于新手往往是按照课本知识点的顺序罗列在黑板或者课件上,然后按照自己的理解分析一遍。而成熟的老师基本上都是突破了教材的限制,以问题的形式逐步的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老教师上课仿佛有一条看不见的线,一节课就是沿着这条线在走,老师带领学生深入进去,又逐步走出来的过程。新手往往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老教师往往是通过各种方式启发学生自己思考得出问题的答案。
我也见过有一些水平比较高的老师,他能够把课本上不太容易理解的知识,通过自己的讲解和加工,让学生一听就懂,一开始我觉得这样的老师水平真高。后来我慢慢觉得有这种水平固然很好,但是上课的时候学生失去了思考的机会,我觉得在上课过程中是不是一定要把一切问题都变得简单,让学生一听就懂,还是要故意给学生留有一些思考的难度,让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甚至犯两次错误才能理解的问题更好。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八年来,我上过的课有几千节了,在这么长的课堂教学实践当中,我渐渐的觉得,一个老师最重要的水平应该是想办法把课上的有趣,这是我追求的理想的课堂教学模式。如何把课上的有趣呢?各个学科可能不太一样,要结合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多动脑筋,多想办法,把课上出吸引力、上出趣味性。我任教的是物理学科,物理老师如何才能把课上的有趣呢?我很长时间以来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最后终于想出来了一些办法。在这里就不讲了,我在之前的一些文章中已经提到过了。但是还不是很成熟,需要一定的实践检验。
3、做好课后教学反思
一个新手老师要想尽快的成长,没有课后反思是不可能的。朱永新教授说过:“一个老师写了三年的教案可能不会长进很大,但是如果坚持写三年的教学反思,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我觉得很有道理,一件事情经历了,你只有通过反思才能发现其中的奥秘,成功的经验是什么,失败的教训又是什么?我们教课也是一样,一节课上完了,在上课过程中,我那些地方设计的好,讲的好,哪些地方没有讲好,通过反思,并把反思记录下来,然后下次上课的时候改正,这样才能一点一点的进步。我刚工作那两三年,学校比较偏远,从学校回到出租屋需要一段时间,我就利用在路上的这段时间思考这一天当中我上课的得与失。回去以后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由于当时教两个或者三个班,第二天再上这节课的时候就要修改课件和讲课思路。
就这样经历了三到四年的时间,我觉得我已经基本上站稳了讲台。
后来有两年我觉得我的课已经基本成熟了,有点懈怠,幸好,我通过反思,发现了问题,寻找到新的职业发展的突破口,这是一个新的话题,以后再谈。
第二、关注学生,激活课堂(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
经历了三年左右的历练,如果一个老师在工作中足够用心的话,基本上已经对自己所任教学科的基本知识已经熟念于心了,对上课所要讲授的知识点已经有把握了。观察这个阶段的老师上课,会发现他讲课时的注意力不是集中在自己所讲授的内容上,而是主要关注学生的听课状态、思维状态上。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到过了这个问题,他举了一个例子,他说:例如一个数学老师在讲授三角函数,但是他的思路主要不是放在三角函数上,而是放在学生身上,他在观察每个学生怎样工作,某些学生在感知思维,识记方面遇到哪些障碍。他不仅在教书,而且在教书过程中给学生以智力的启迪。如果一个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只顾着自己在滔滔不绝的讲,这样的老师绝不是一个有水平的老师。好的课堂绝不是老师讲,学生记这样的满堂灌模式。而应该是启迪思维的地方,是智慧与智慧的相互激发,是心灵与心灵的相互激荡。老师可能讲的滔滔不绝,而学生听的无动于衷,甚至昏昏欲睡。
我认为好的课堂应该是充分的调动大多数人的积极性,让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让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有事可做。尤其是那些学习程度不好的学生,如何调动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绝对是一个老师教育智慧的表现。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知识的传授主要发生在课堂上,但在课堂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更重要的是把更多的注意力关注我们教育的对象---活生生的人,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的思考的乐趣。就算我们觉得这个知识点十分重要,但是学生如果不买账,不感兴趣,你的课上的没有吸引力,没有趣味性,那么你所讲授的知识再重要对学生来说都没有用,因为你讲的知识不能触动他的生命,不能唤醒他的体验。
我一直比较关注课堂氛围,我一直想弄明白什么样的课堂氛围下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此,我听过很多老师的课,有老教师的也有新教师的,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上课风格,但大致来说我觉得课堂氛围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1、严酷型的
严酷型的课堂氛围是这样一种状态,当这个老师来到课堂上以后,几乎所有的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都胆战心惊,因为如果不认真听讲,被老师发现了很可能要受到严重的惩罚,还可能请家长。这样的老师一般都是班主任,或者是政教处主任这些有权利的人,(权利的确是个好东西,有一点权利就可以成为压迫人的工具。)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认真听讲,一旦学生上课注意听了,基本上考试成绩不会很差,所以有一个普遍的现象是,一个班中几个学科之间班主任所任教学科的学习成绩比较好。
但是我不觉得这样的课堂是好的课堂,尽管能取得好的考试成绩,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下学习,学生不可能感觉到学习的快乐,在这样的课堂上,他们的神经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时间长了严重损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可能我说的有点严重 ,但事实很可能是这样)
2、放任型的
放任型的课堂氛围是这样一种状态,当这个老师来到课堂上以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感到十分轻松,他们紧绷的神经会松懈。这样的课堂氛围一般发生在我们所说的副科(生物、地理等学科)的课堂上,学生认为这些副科不重要,不仅是学生这么认为,有时候连教副课的老师自己也这么认为。你一旦认为一件事情不重要,你就很可能不认真对待。有些副科老师上课的时候明确告诉学生,只要不扰乱课堂纪律,不影响别人学习,可以看课外书,可以睡觉。这样的课堂氛围,学生怎么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呢?很多学生一到上副科的时间就觉得无所事事,跟刚才上班主任的课相比,好像换了一个人,造成这种现象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任课教师本人。其实我觉得,如果认真对待的话,副科老师是最容易把课上的有趣的。因为这些副科所讲授的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最容易唤醒学生的好奇心。
3、趣味型的
趣味型的课堂氛围是这样一种状态,当这个老师还没有来到课堂之前,学生就热切的盼望着上他的课,当这个老师来到课堂上的时候,他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让大多数人参与到课堂中来,没有压迫也没有放任不管,而是让绝大多数学生都参与进来,学生和老师成为课堂上的“学习共同体”。苏霍姆林斯基说:“所谓课上的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这样的课堂一直是我心中的理想课堂,是我追求的一种境界。
我觉得要想达到这样一种境界,一个老师一定要对学生的心理状态有很好的理解,以往那种靠欺压(严格的有点苛刻的纪律)、哄骗(理想教育,为人民的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精神)的教育方式对现在的学生来说完全失效。
那么要让现在的学生喜欢上你的课,不靠严格的纪律,不靠崇高的理想,靠什么呢?我认为应该靠“趣味性”和“幽默感”,所谓趣味性,就是要让学生感觉到在这门课上,能够学到有趣的、好玩的东西,现在的学生都是"现实主义者",那些遥远的理想他们根本不感兴趣。他们感兴趣的是你这节课是不是好玩,是不是有吸引力。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要不断的推陈出新,不要拘泥于传统的课堂形式,也不要拘泥于课本上的那些知识,尽可能的寓教于乐,通过游戏、实验等方式把课上的有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得到知识。可以说,学习的最高境界是感觉不到自己在学习,而是在玩,但实际上已经是在学习了。就像参禅悟道的最高境界不是坐禅,而是佛就在担水劈材这些日常细节中,一花一草就是一个世界。
我这辈子最讨厌的事情之一就是学习教科书,课本上的那些知识枯燥无味,读起来味同嚼蜡,尤其是数学、物理、化学这些理科教科书,讨厌至极。我想大部分学生都和我的感受差不多,很多学生学不会数理化的原因也许就在这里。不幸的是,我这辈子都要教学生怎么学习这些讨厌的理科知识。因此,必须想个办法把讨厌的理科知识变得可爱起来,变得有味起来,这样才能让学生免于我的覆辙。我的办法就是上课的时候要让课堂充满笑声,笑声的来源就是靠“故事性”和“幽默感”。上课的时候,我可以根据学生是不是笑了来判断某个学生有没有听课。我在课堂上讲课的过程中,如果你笑了,说明你在跟着我的讲述走,如果你没有笑,说明你就跑神了。理科的教科书中都是那些理论和公式,哪来的故事和幽默呢?这就要求老师要有故事和幽默而不是课本有故事和幽默。举个例子说明一下:理科中那些知识都是人想出来的吧,是人就有故事,人类发展的历史,人类对于自然现象的认识和解释都是故事,比如万有引力是牛顿提出来的,牛顿身上有那么多的故事,难道不可以讲一讲吗?(甚至还可以八卦一下牛顿有没有桃色事件。)教科书上当然不会写这些东西,这就要靠老师的知识面宽广,而这种宽广的知识面从哪里来,两个字:读书。读的书越多,故事就会越多。其实,一个人的幽默感也来自于读书,那些能够把自己的思想写出来流传后世的高人,必定都是有幽默感的,智慧的最高境界的就是笑看一切,而这里的笑看实际上就是调侃,调侃就是幽默感。读书多了,就会浸润其中,不知不觉的你的幽默感就多了。我还是举个例子:在讲电流的方向的时候,我不会按照教科书上的理论空洞的讲一遍,然后让学生背会,我会把电流描述成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有个性的人,他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历千辛万苦,实现自己回到负极的目标。学生在听课的时候仿佛跟着我的讲述完成了一个重大使命,在这个经历中充满了喜怒哀乐。正负电荷彼此吸引仿佛是一对恋人相会一样。这样的讲述能够吸引大部分学生的目光。
再举一个例子,开学第一周,学生对一门新课充满了期待,这也是点燃学生学习兴趣之火的最佳时机,这一周我讲课的节奏非常慢,本来一节课可以讲完的知识我用了三节课,我把大部分时间用来做实验,实验是物理知识的来源,同时也是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星星之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仅我在演示实验,更重要的是我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后的实验,我就不是主角了,主角交给了学生自己,学生自己找实验器材,自己设计实验,自己解释现象,通过这种方法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每一节课学生都会给我带来惊喜,他们的动手能力有时候令人意想不到,通过这些实验不仅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而且可以增加课堂上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第三、关注自我,教书育人(需要5到10年的时间)
当一个老师在教育教学中度过5到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的时候,他的知识含量,教育素质,教学水平、教学风格已经基本成型,这个时候如果不及时的把目光投向对自我的关注,很可能就进入了职业倦怠期,因为到时这个时候,教学对他来说已经不是问题,已经没有难度,于是在没有改变,也不想改变工作状态中,不知不觉的进入的教育生涯的发展瓶颈期,很多老师都无法突破这个瓶颈期,于是一年又一年的重复着一成不变的工作。重复的次数越多,越觉的教学工作没有意思,于是有一部分老师就想着早点退休。
我曾在办公室里听到一个老教师(50多岁)的抱怨说:“我这大半辈子都献给了学生,一年一年的重复无聊的工作,越来越没意思,青丝变成了白发,(说着他指了指自己的头发)得到的是浑身疼(说着就站起来扭扭腰身)”
像这样的情况估计是很常见的,但是我觉得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我们每年面对的教材可能一样,要讲授的知识可能一样,但每年面对的学生都不一样。学生每节课的听课状态,都不一样,每一年都会遇到新问题,怎么可能是一直重复。我想有了这种感觉的老师是到了该突破自我的时候了。如果说前面我们谈过的关注教材和关注学生是让我们关注外部世界的话,到了这个需要突破自我的时候就是向内探寻。一个人的成长需要外部条件的打造和锻炼,也更需要内部的自我突破,简言之,成长的最终动因是自我超越,每一个人的生命最终需要的事自我完成。
教学到了一定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跳出自己所教学科的限制,问一问自己一些根本性的问题。比如,什么是教育?我们教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一辈子当了老师,我们自己的生命最终将要如何完成?
我意思到这些问题的时候是工作大概四年的时间,那时候我觉得我在教学上已经没什么问题了,在一个比较偏远的学校里,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就这样,没什么进步的空间了。我在上文中提到过有两年我觉得自己有点懈怠就是指的这个时候。后来我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像身边的老教师一样进入的职业倦怠期。我渐渐意思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如果从现在就开始懈怠,开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无聊的教课,我的人生是不是就想荒废了一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我决定我要突破自己,打破现在的状态。我想到了学习,学习是突破自我的最好方式,于是我想办法通过各种方式学习,在网上听课、听名师的讲座,在网上买来教育专著阅读。有三年的时间,我不看电视,也很少玩手机,推掉娱乐和一切不必要的应酬,利用一切时间学习。正是通过这三年的学习,我的状态开始慢慢的转变,尤其是当我读到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时,被深深地打动了,我认识到一个老师从事教育工作,绝不是仅仅会教一两门课就够了,他应该是儿童心理的研究者,是教材的和课程的开发者,他能通过学习不断的完善自己的人格结构,并以“行不言之教”的方式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优秀的老师在适当的时候一定要完成从学科教师到教育者的转变,我们当老师是在教书,但更重要的是在育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隐秘的角落,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独特的音响,要使孩子们的心同我的讲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们的心弦对准音调”,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以后,我被深深的吸引,接着一发不可收,我又读了他的《育人三部曲》《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智慧的父母之爱》《和青年校长的建谈话》等书,并由此爱上了心理学,于是又在不断的阅读心理学的书籍,并通过了国家心理咨询师考试,我读的越多越觉得自己的知识结构存在欠缺,于是又疯狂的读书学习。英国哲学家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渐渐的,我觉得自己通过读书学习在内心深处形成了一种力量。对教育,对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了新的清晰的认识。可以说读书学习改变也塑造了我的教育观、教学观和学生观,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都是从读书中慢慢感悟出来的。
下面我举一个例子,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写了这样一条建议-----《两套教学大纲发展思维》, 他写道:"必须识记的材料越复杂,必须保持在记忆里的概括、结论、规则越多,学习过程的“智力背景”就应当越广阔。换句话说,学生要能牢固地识记公式、规则、结论及其他概括,他就必须阅读和思考过许多并不需要识记的材料。阅读应当跟学习紧密地联系起来。如果通过阅读能深入思考各种事实、现象和事物,它们又是应当保持在记忆里的那些概括的基础,那么这种阅读就有助于识记。这种阅读就可以称之为给学习和识记创造必要的智力背景的阅读。学生从对材料本身的兴趣出发、从求知、思考和理解的愿望出发而阅读的东西越多,他再去识记那些必须记熟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就越容易。考虑到这一条非常重要的规律性,我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始终把握住两套教学大纲:第一套大纲是指学生必须熟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第二套大纲是指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料来源。"
结合这一条建议,我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广泛的阅读科普书籍,这些科普书籍可以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智力背景,有助于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我自己身体力行,自己先阅读,然后写读后感,编辑成微信公众号文章,推荐学生阅读。实践证明,这样的做法的确大大提高了上课的有效性。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如果一个学生广泛的阅读,那么在课堂上所讲解的任何一个新概念、新现象,就会纳入他从各种书籍里汲取到的知识体系里去。在这种情况下,课堂所讲授的知识就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学生感到这些知识是帮助他把头脑里具有的东西弄得更加清楚所必不可少的”
和学生共同阅读一本书,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通过读书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正如苏霍姆里斯基说:“作为基础学科的教师,你不应当是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者,你还应当是青年思想的主宰者,通过你的讲述和新教材的说明,就应当用火花去点燃青少年的求知欲、好奇心和渴望知识的火药。少年听完你讲的课时,应当怀着强烈的愿望,想去读一读你顺便提到的某一本书,他应当念念不忘这本书,无论如何都要找到它”
总之,在我陷入职业困惑的时候,是读书和学习改变了我。我开始思索一些根本性的问题,比如我刚才提到过的什么是教育?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心灵唤醒另一个心灵。”是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是师生之间在长期的教学互动过程中心灵与心灵之间的互相唤醒。我们教学生学知识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学生更好的成长,让学生通过学习知识感受到人类文明在他自己身上焕发出生命力。如果我们的教育过程中所采取的一些手段,所应用的一些策略是逼迫学生学习知识,是在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那我们教会他一些知识又有多少用。现在很多教育问题都出在这里,手段当成了目的。
教育急功近利,有些老师为了让学生考出好成绩,拼命地挤压学生的时间,大量的布置作业,弄得学生休息时间很少,这样的做法是存在问题的。其实我们教学生不仅仅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也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发展,我们教学生是在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同时老师本人也在发现自己,简单说就是“度人,度己”。我们在帮助学生完成自己生命的同时我们自己也完成了自己的生命。我在一篇文章中写下过这样的话:一个老师最重要的职责是通过知识的传递过程带领学生走向崇高。是想办法发掘和开拓学生身上蕴藏的真善美的力量。
我希望我的学生在我的带领下不是仅仅计较考试成绩,而是走出自己,去探索自然的奥秘。
我希望我的学生在我的带领下不是仅仅会在课堂上学习,而是在生活中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力。
我希望我的学生在我的带领下不是仅仅学到课本中的知识,而是体验到自己将越来越有丰富而深刻的生命力。
我想经历了这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历练,一个教师已经基本成熟,我把教师的专业成长比喻成十年磨一剑的过程,一开始我们就是在磨一把剑,我们的目的就是如何给一把剑开刃,这就像我们在开始任教的时候总想很快的讲好教材一样,然后我们的目光关注不再是剑本身而是我们磨剑的方法和技术,就像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关注的不再是所教的知识而是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一样,最后磨着磨着,我们可能会感觉到,不是人在磨剑,而是剑在磨人,就像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慢慢的认识到,教育是慢的艺术,是老师自己人格修炼的过程。
十年磨一剑,亮出你的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