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闻香山,缘自杨朔的散文。大师的作品,融入了更多的起承转合之美,反而对作为主体的香山描述的甚为轻淡。那时,我的年纪还小,也不作深究。至若三十几年过去,我依然没有去过香山。可能是潜意识里还残存着一丝香山的情结吧,昨夜,我梦游了香山。
满眼是一望无际的山峦,满眼是一望无际的红叶。沿路拾阶而上,脚下踩着的也是薄薄的一层红叶。我俯下身捡起一片,椭圆的叶片,和杨先生写的一样,香山的红叶,果真不是枫叶!
山间亭台,随处可见。小憩时,没能遇见那位很渊博的老大爷,却邂逅了一位京城的学子。她长发飘飘,着一袭浅黄色的风衣,在石凳上静默地坐着,极像一尊雕塑。
在一片火红的山麓里,一位身着鹅黄的少女,在飒飒的秋风中,多么唯美的一幅画卷!在我掏出手机准备拍照的时候,镜头里却不见了主人公。举目望去,女孩走到了我的身旁,笑吟吟的叫了声大叔。然后,帮我拍了几张照片。女孩告诉我,她是北大中文系的学生,周末到香山来采风,找点创作的灵感。
一路聊下来,我们谈古论今,渐渐的我几乎忘记自己的年龄。我们从半山腰走到山顶,一起在小亭中静坐,一起隐入茂密的树林。我们从哲学,谈到美学,谈佛学,道家,谈当下的政治,针砭时弊。女孩很渊博,一路走下来,谈兴不减。
分别的时候,握住她有些冰凉的小手,望着那张稚气未脱但阳光美丽的小脸。我两眼迷离,那张脸渐渐的幻化成那张曾经熟悉的脸,一颦一语,都在慢慢的重合……
梦境给了我一个真实的虚幻。我拉开窗帘,望着窗外的满天星斗,二十多年不见了,你还好吗?
是该去一次香山了,不到两百公里的路程。循着梦中的足迹,去寻觅埋藏在心底的那一段传奇。
2015年10月28日
香山雪后
少年时的印象中,香山是一片艳丽的绯红。在秋日的暖阳里,像一个靓丽的小姑娘,系一缕碧翠,抹一袭明黄,最爱的就是数不清的红,鲜亮的,深邃的,羞涩的,全部花枝招展的穿戴出来。一遍遍的展示着她独有的青春与美。
读杨朔的散文,在品味起承转合的同时,总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先生之上香山,似乎时节不对,字里行间仿佛带着一丝遗憾。
于是,今年,我等到了深秋。11月7日。不敢再晚了,我害怕伤感,怕见那落红纷飞的景象。
昨日的北京,刚刚下了一场中雪。坐在车上,我就在心中勾勒雪后香山的盛况。漫山红叶,点缀着皑皑白雪,伴着瑟瑟秋风,定是一幅大师都无法想象的唯美画卷!
进了香山,我开始迫不及待的寻找红叶。很遗憾,除了苍翠的侧柏,和枯败的黄栌,很难找到一片真正意义上的红叶。我开始理解杨朔先生了。
梦游香山香山的植被很丰富,和缓的小路,两边全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树。树上的积雪开始融化了,我们不得不打开伞,积雪和雪水不断的落在雨伞上,发出啪嗒啪嗒的声响。也有一些没有带伞的游客,偶尔被积雪砸到,或驻足抖落,或快速奔跑,引发一阵阵欢笑。
一路上,我们终于还是找到了几棵长有红叶的黄栌树。可惜,颜色不够鲜亮,叶片上还都是虫儿咬过的痕迹。只好从路边花几块钱买了塑封的红叶。
爬到香炉峰,极目远眺,残雪的掩映下,一缕缕的红树稀稀疏疏映入眼帘。暗红的,淡黄的,有了一点香山红叶的感觉。但我还是怀疑,景区门口那些唯美的照片,是不是PS出来的?
下山的时候,走了另外一条路,竟然发现了一棵长了红叶的枫树。
杨朔先生嗅到的香气,我始终没有闻到。只是感觉,香山红叶,红叶太少见了,莫非都被小贩们做了标本?至于香山,更是名不副实,没了香气的香山,还能叫做香山吗?
11月8日
网友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