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天,这次从广州回到家乡县城里小住又已经一个月整了。
县河边停靠的船、横垮在河上的桥、河洲上的柳树和芦苇,还有湿润清新的空气,磁铁一样的吸引着我,找个理由就回来了。这些年我天南地北的到处跑,发现最好的休闲之处莫过于在家乡的小县城里了。还有,吃住在自己的家里,没有什么花销,不差名胜风景区的享受!
五月十一日回家时,屋旁湿地公园的荷塘,荷叶稀稀拉拉的不多而且长得也不高,一个月之后地变化就很大了,荷叶不仅挤密压密长满了整个池塘,而且已经开了不少的别样荷花,给了每天早晚到此观荷的我莫大的惊喜,一个荷花盛季在满满的期待中即将来临!
清晨漫步在河边上,吮吸着带着青草香味的气息,看着挂满晶莹剔透的露珠的青草,仿佛回到儿时时我在大堤拾猪粪的那些无数个早晨,霞光里我行走在露珠满满的青草中,留下一长溜我走过了的曲曲弯弯的痕迹线!童年时光是最美好的,无论有过多少苦涩!
每每回到县城,我傍晚最爱的去处就是“书院洲国家湿地公园”的这片几百亩的柳林。喜欢的是:报春的柳芽,盛夏林荫里的清凉,深秋里挂满枝头上的黄叶,隆冬白玉般的琼枝!
我的老家豆港八队的堤外洲,也有这样一片柳林,不过,那时不是用来作观光的,而是用来防浪的,叫防浪林。我不少的儿时记忆都在那片林子里,春与小朋友去看柳树发芽了没有,从有小凸起的芽苞的早春二月就看起,与队上的小朋友们打泥巴仗,寻猪草,直到柳叶长满枝头(记得八队大堤外的柳树不是如今书院洲湿地公园的那种垂柳,叶片是向上的,我们叫它杨树)。入夏,林子里涨了河水,水不深我们就在林子里罩水推虾,水深了我们就偶尔下河在林子里打会儿泡球,凉快凉快。到了深秋与初冬,我们一帮小朋友就只在林子里捡枯树枝、扫点树叶回家作柴火。
最美的家乡晚霞,是昨天傍晚与我的“神医朋友”一起在堤上散步抓拍到的。水天一色,天上一太阳,水中一个太阳,还有洲头上的塔,很美吧!
哦,文字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我去年写了几篇《我的有钱的神医朋友》后,我微信圈友有些人就找我的“神医”朋友去看病,有几个还见了大成效,这次回来他们请我的“神医”朋友吃饭喝酒,特还邀请了我作陪。
“邹叔,您好!我是豆港八队黎松柏的儿子黎波涛,想听哈您讲的故事。”我昨晚又有了个新的小字辈微友,是前不久加我的曾杰介绍他加的。因为波涛家与我家是打隔壁住的,悠悠岁月,往事绵绵,夜晚我与波涛聊了很久很久他爷爷与他父亲的往事。他还说:“刚刚曾河山的儿子曾杰,推介我看看前辈的文章,初读了几篇,真情实感,油然而生。”这样一来,我更觉得有必要把豆港八队那里的故事写好,真有不少的小字辈们在期待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