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还有没有藏有三毛其他书,但有一本,我肯定确定地知道它在我的书架上,就是那本《我的宝贝》,如果没记错的话,这也是我买的第一本三毛的书。
今天是三毛的祭日,如果她活着,应该72岁了。
大过年的,说祭日什么的似乎不太喜庆,其实没什么。我这个人本来是不在意什么纪念日的,什么生日、祭日还是结婚纪念日,什么国庆圣诞,就是过年,于我而言也没特别的意义。我觉得每一天都是一样重要的,而时间一直是向前的,我不太相信轮回这茬。
但身处一个充满纪念日的文化当中,多少在思想和行为上也会受些影响。我不喜欢反抗潮流,把自己弄得叛逆拧巴,宁可当个受,万受无疆也行。
今天早上刷微博时,就看到有人在聊三毛,说三毛虽然走了很久,但走不远。三毛的书很多人都读过,史航说,三毛的书不用全部读完,读一部分,就能感受到她的全貌了。而且三毛的书读了也不用再想起,因为读完也很难再忘记,重读可能也不会有什么新的发现。所以,我只留了我特别喜欢的那本《我的宝贝》,这怡巧也是史航老师最喜欢的一本书,我大概也是受了他的影响吧。
总的来说,三毛的书还是很好读的,很纯粹很纯洁,像《橄榄树》的歌词一样,简单而直达人心。相对于他的作品,其实我还是更喜欢她这个人。三毛其实是个很好的人,可能很多人觉得她有点分裂有点神经质,她的很多事跟主流世界格格不入,跟荷西的爱情,去沙漠流浪,自杀等等,很多“正常”人对此都甚为不屑,觉得她是逃避现实去追寻风花雪月。但三毛从头到脚都是个善良和无害的人,从她那柔腻却自由的台湾腔中就能听出来。她那些看似异于常人的“不正常”,其实都是上帝赐给她,顺便赐给这个世界的礼物,她就是我们的宝贝。
《我的宝贝》这本书收录了三毛“流浪”过程中收集的86件宝贝的来历故事及全部精美照片,这本书本身没什么书评可写,在豆瓣上,我们可以看到的书评大多也与书的内容没有太多关系,即使有涉及,也只是短短的几句带过。这86件宝贝并不都是什么值钱物品,可能有些东西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只是一件破烂,但对于三毛,他们中每一件都是她的至爱,都是她的宝贝。我们可以从她讲述这些宝贝的来历故事中看出她那些小心思以及那种对物对人对事以及对生活的态度。
有些宝贝,介绍的文字非常短,短到只有百来字,但简单的文字却同样细腻入心。光是只言片语,就让人感觉到,三毛这个人,内心是无比可爱的。比如介绍一块南美印第安的织布,很漂亮,做工很美。
“得了这块布以后,也不敢拿它来做背心,只在深夜捧出来摸摸看看,幻想长辫子黑眼珠的印地安女子织了它本是做嫁妆的,好叫人知道,娶过来的新娘不但美丽还有一身好手艺,是一个值得的姑娘。”
其实三毛写《我的宝贝》,每写一篇心情肯定都是很愉悦的,就像跟人介绍自己的孩子一样,这不是恋物的情结,完全是那种纯天然的性情。三毛其实并不喜欢编制精美的物品,所以她收藏的“宝贝”,都是看上去有些粗糙的民艺作品。想起她关于写作的那篇文章:第一次在作文课上写将来想当一个拾垃圾的人,老师很生气;第二次重写,有一点点看起来“体面”一点,是一个沿街叫卖的小贩,这样不仅可以到处溜达,到处走,关键是还可以随心所欲的拾垃圾;老师当然怒不可止,把书丢在三毛的脸上。这一次,三毛学乖了,会当一名悬壶济世的医生。
说明三毛骨子里就是一个喜欢捡“破烂”的人,那些所谓的“破铜烂铁”满是生活的故事和人与人之间细腻的感情。她以最诚挚的态度对待生活中每一件有故事的并且美的物件,此时,你不必去理会她四处奔波并显得太过剧烈的生命,不必去思考她在战火和贫瘠中过度燃烧的精力,她的每一件宝贝,每一个故事,都可以轻轻地落到你的枕边,作为生活最柔美温暖的诠释。
所以,《我的宝贝》是我的宝贝。三毛,也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