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是巴西著名作家保罗·柯艾略的寓言小说。这本近似于童话的作品中,充满着奇幻色彩,这和作家早期的生活,关注的各种神秘魔幻现象有密切关系。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自序中,柯艾略说自己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去研究炼金术,这段研究不是为了创作而进行,是他曾经吸引他的神秘现象之一。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是历史上最为畅销的葡萄牙语作品,有着难以置信的1.6亿册的销量,而且还在不断的增加中。与《悲惨世界》这样的巨著相比,区区十万字,凡是买了去的人,一定会读完它,而不是纯粹为了充实书架,所以这个销量一定是实打实的。这是一部名副其实的畅销小说。有许多人经常把他与法国作家圣埃克絮佩里的《小王子》相提并论,写作手法相当接近,通篇人物和各种物品都带有浓烈的象征意味。不同的是,《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这个故事中,嵌套着不同人物讲出来的寓言性质的故事,这些故事并不是讲述人自己的经历,也是象征的迷局。和这部作品整个的象征叠在一起,给这本书的复杂程度来了个平方,把十万字变成了一百万。
不知道是不是翻译者无法达到作者的写作水平,还是葡萄牙语经过中文转换之后,丧失掉了原本语言中优美的难以传达的部分,总之,从文字上看,这是一部粗糙的作品。
基本上《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出现的人物,无论占了多少篇幅,似乎都是作者精心安排的。象征意味浓厚的作品与小说一样,也会产生代入感,而且比小说有更加广阔的空间。在没有触及和写到的部分,读者会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经历进行补充。一旦被俘获,其引力大过小说中的“真实人物”,你就会随着作者的文字进入他设计的世界,对于文字的挑剔程度会大大降低。
牧羊少年踏上寻找宝藏的旅程,是一个老套的不能再老套的故事。但是这样的故事每每能够引人入胜,是因为我们内心隐藏着对财富的渴望。无论是畅销书作者,还是锻造出具有文学和历史双重价值的作者,他们都是洞察了人性。
在寻宝之旅中他遇到了四个重要的人物,耶路撒冷之王,水晶店老板,炼金术士,想学到炼金术的英国探险者。
耶路撒冷之王
耶路撒冷之王,是一个典型的流浪者或者乞丐的形象混合起来的人物。这样的人物,通常有点精神失常,会经常说自己是一个国王。书中描写他的突然出现和消失,都和一个乞讨者没什么区别。行路的乞丐往往在你不注意的时候突然在街边出现,或者伸出手,或者发出点乞求财物的声音。而当你拒绝或者施舍的过后,不消一分钟,又突然消失在街头。乞丐的神秘之处就在于,来去都没有人关注,他们既是无所不在,�又是难觅踪迹,游走于城市,接触各种人,掌握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就像金庸也将丐帮写成江湖上消息最灵通的组织。
耶路撒冷之王是主动出现牧羊少年面前,洞悉了少年的意图,通过催促牧羊少年去寻找财宝,并且讲述了幸福秘密的故事,换取少年的一部分羊,给了少年两块有占卜能力的石头。耶路撒冷之王是作为指引者出现在少年面前,他那有点疯狂的气质,影响了少年,同样做出有点疯狂的举动,只是因为吉卜赛人的指点就去非洲的金字塔下面寻找宝藏。看起来像吉卜赛人老妇人的同谋。
水晶店老板
少年卖掉全部羊启程之后,在去非洲的港口,被骗走全部的旅行资用。身无分文的情况下,水晶店老板,给了他一份工作,得以度日。少年与水晶店老板相处的一年当中,水晶店老板和他交流了不少。但是和耶路撒冷之王不同,他只是把少年当作朋友,并没有什么指示或者指令。如果少年对于自己的天命纵然察觉,毫无行动,就会和水晶店老板的状态一样:仅仅维持生机,对自己水晶店的经营毫无任何想法,对外界的环境状态变化漠不关心。
水晶是易碎之物,又是纯净之物,可以看作是水晶店老板的理想。水晶店老板是穆斯林,按照教义,教徒终身至少要有一次到麦加麦地那去朝圣。可是他却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迟迟不上路,用照顾水晶店生意作为借口。隐藏的真正原因是水晶店老板害怕实现了这个理想之后,他不知道接下来还要干什么。他把朝圣当作自己毕生的重要理想,这个理想是外部加给他的仪式,一旦完成,他的信念就没有了支撑。对他而言信念的崩溃和理想实现之后的空洞都具有一样的杀伤力,理想的实现等同于理想的失去。“永远不去麦加,依靠对麦加的憧憬而活。”
水晶店老板害怕为自己内心中的向往做出改变,他甚至根本不问自己内心,他只需要古兰经上的那些教义。
炼金术士
少年赚足了去金字塔的资费以后,渡海到达非洲。在穿越沙漠的绿洲里遇到了炼金术士。这是书中真正的幻之旅的开始。之前遇到的人和事,仅仅有些奇怪,不过都是你可以在平时遇得到的人和事。但是遇到炼金术士的前后,一直到他们分开,一路上展现的了各种魔法。这些魔法都是和炼金术有相同的来源——“世界语言”,这个可能有些难以翻译,有些译成“宇宙语言”,其大意是掌握了世界运行的规则和规律,通晓这种语言,就有能力和宇宙或者世界的任何东西对话,并且由此获得任何你想要的。
少年显然已经有了这种天赋,在绿洲里,通过观察天上的飞鸟,得到了重大信息,所以炼金术士收他做了徒弟。但是,炼金术士并没有教给少年炼金术,因为掌握了“世界语言”之后,有诸多的形式可以选择,炼金术只是其中的一种。
炼金术士是了解和破译“世界语言”的媒介。这种媒介只有在真正已经接触过“世界语言”的人中才会发挥作用。与少年在沙漠中结伴而行的英国人,尽管有很多的资料和信息也无济于事。炼金术士的神秘之处在于他虽然掌握了“世界语言”,但是几乎也不教什么,他只是想办法,把少年逼到绝境,然后在生死关头,少年突然就掌握了在沙漠里控制风的能力,当然他不是控制,是与风对话,然后告诉风,到他这里来一趟。
炼金术士从绿洲开始一直陪伴着少年。在即将到金字塔的修道院里,展现了他的绝技。利用一种称之为“元精”的魔力试剂变出了一锅金子,而且不知道他怎么样就把金子分成了四块。最后,离开了少年之前,他说了一句和他的能力非常矛盾的话:“我是个迷信的阿拉伯老头,我相信自己家乡的一个谚语:所有发生过一次的事,可能永远不会再发生;但是发生过两次的事,肯定还会发生第三次。”作为一个已经通晓和掌握了“世界语言”的人,在一路上预知和先见了那么多的事物,居然会引用家乡的那句话,来讲给少年听。这也许又是一个象征。象征着一个“矛盾的世界”,即使掌握了“世界语言”,也避免不了“世界的矛盾”,所以无论说什么,都是对的或者错的,这样一定是对的。而且“世界语言”无法超越时间,科普作品《时间之箭》中举了几个著名的科学家例子,他们都是在接触了或者研究了时间这个课题之后,意外死亡。所以作为通晓“世界语言”的人,肯定会避开时间。
牧羊少年
少年出现的地点和他所做的事情,和曾经在阿拉伯这块土地上的上帝代言人——摩西,做的一样。这是一个宗教式的人物,尽管他有一个西班牙式的拉美名字——圣地亚哥。少年没有遵照他的父亲的意思,去当一个神甫,这与摩西的事迹相符,上帝的代言人从来不是在教堂里诞生。他从来没有忘记他的羊,他的无与伦比的天赋,从第一次遇到耶路撒冷之王开始展现。他就是个奇幻人物,这个旅程的奇幻程度与之相比也略逊一筹。摩西在沙漠中见到了上帝,少年在沙漠中知晓和运用了“世界语言”,可以说是得到了和上帝通话的能力。与着重改变人心的上帝比较,少年在心与物两方面都有前途。他在路上遇到的一些人,都是他可能进入的某种生活,他们是样板——生活稳定、收入不错卖爆米花的小贩,水晶店老板,故事末了的和他一样的寻宝人。这些人时刻提醒着少年对自己天命的认识和反省。
这一路上他唯一见接近过的两个女人,一个是纺织品店的老板,一个是在绿洲中的法蒂玛,在遇到后者的时候,少年体会到了“世界语言”的其中一种表达形式——爱情,而且是一见钟情的那种。接下来,少年就像突然获得了理解“世界语言”的能力。最后寻获财宝,便踏上了回到法蒂玛身边的路程。他的“世界语言”是爱情,他需要财宝,因为他没有直接炼出金子的“炼金术”,也只有回到沙漠他才能让风再次吹起来。
在上面这些主要人物的象征意义规划设计好之后,作者就给读者安上了“象征之眼”,其余出现的各色人物,军队、父亲、小偷、骗子、修道士、绿洲统领等等读者都会根据自己的想象找到对应之物,赋予他们意义,填补留下的空白。作者省了很多事情,随便安排一个人,即使非刻意,只是推动一下情节发展,也会多出很多超出预期的解读。就像在课堂上分析某篇文章的时候,挖掘出来的东西,可能让从土里爬出来的作者瞠目结舌。
与其说作者没想象力,还不如说他激发出了读者的想象力。喜欢胡思乱想的,一定会大呼过瘾,他们买到的不仅是一堆纸,还有�想象力,而想象力本来就在读者身上。作者就像书中的炼金术士一样,什么都不用做,就让读者通晓了“世界语言”。难怪美国艺术家罗伯特·雷曼有幅现代作品《无题》拍卖了近亿人民币。在一张空白的油画布上,用大部分的白色颜料创作的。据说,有人从干硬之后的颜料凹凸中看到了惊人的内容。作家也可以尝试一下,下次记得卖本空白的书他们,序言部分一定要讲个长长的故事。当然一切必须在出名和作品大卖之后。
如果要写出经典的畅销小说,保罗·柯艾略是必修的非常重要的案例。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巴西)保罗·柯艾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