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旅行的故事散文路上书
最忆是海眼の离石莲花池

最忆是海眼の离石莲花池

作者: 宇文蓝尘 | 来源:发表于2017-12-27 18:55 被阅读0次

    三百年了,你的容颜还是那么娇媚动人。从明代的古墙到现在的辉煌,是你一直见证这段沧桑的历史。

    时至今日,对你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你因泉水涌流如莲花盛开而得名。另一种是说早在明代这块湿地就开满了莲花,因而取名“莲花池”。

    古城墙下有一泉眼,老百姓称之为“海眼”,其寓意是这口泉与大海相连,流之不尽,永不枯竭。在这块泉眼的四周形成了一块湿地,名叫“莲花泉”,俗名“莲花池”。

    相传“离石三大怪”均在莲花泉周遭:“三川汇流南门外;城根儿冒出泉水来;玉亭鸡鸣三级台。”所谓“怪”,则正是离石古城所独有并足以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一些特质。其中“三川”指交汇于离石古城周边的北川、东川、南川三条河流;“玉亭”为古驿站名,离石曾是我国古驿道链条中重要一环,旧时由太原盆地的平遥洪善驿、汾阳驿过金锁关、吴城驿进抵离石玉亭驿,西至青龙驿(今柳林),转接临县碛口或陕西吴堡、绥德州,是重要的商贸、行旅及军事通道;“三级台”即莲花泉涌流处一段长千余米、高15米、分三层砌筑的台地式古城墙,这也是依地势而建的离石古城一大奇特景观。古玉亭驿即位于台地顶端不远处的古城南门内侧,直到1990年代初,这里尚可见到供车马停歇的空旷院落、硕大的石质马槽、石质饮水池等,应为古驿站遗物。出南门至莲花泉源处为一条数百米铺石古坡道,两侧为商贾依驿站而设的店铺,现虽为民居,但古风犹存。唐温庭筠诗句堪称驿景写照:“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玉亭鸡鸣”“莲花吐翠” 为历代旅人所歌咏。

    莲花泉虽紧傍城墙,但直到十多年前,周围还没有多少建筑物。泉源处仅有河滩菜农所砌乱石小池不过数米见方,清澈的泉水从城墙根石罅中涌动而出,沿石砌小渠潺潺而去,构成黄土山地区一道少见的景观。据古籍记载,明代曾在泉域处栽植水稻。1971 年吕梁地区组建后,虽然水利、城建等部门多次规划,但莲花泉很少进入人们的视野。主要原因在于泉域流量不大且地处河道边缘,夏季屡为洪水冲刷,难以可持续利用。北川河道比降较大,至离石段与东川河汇流后,为地势所逼,形成一个东向转弯,直冲台地城墙,《汾州府志》《永宁州志》《离石县志》屡有离石城墙被洪水冲毁重修的记载,紧傍城墙根儿的莲花泉,自然难逃屡被淤埋的厄运。因此,堪称山地明珠的莲花泉,多年来除在枯水期为河滩菜农引流灌溉外,一直藏在山中无人识。

    我们再次回想明代,难道当时的建设者不知道把这填了就会省很多事吗?何苦用巨石打地基,方石砌城墙。修筑城墙在当时可是一件很重要的军事和政治工程,无论其作用还是意义都要比我们现在在“莲花池”上修建建筑的意义要重要的多,而古人如此煞费苦心的保留“莲花池”,不就是想保留这块开满荷花的湿地吗?由此可见,古人的远见以及环保意识要远远高于现在的我们,而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来破坏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东西,我们又如何向我们的后代解释呢?

    莲花池就是一块典型的湿地。在以前莲花池内的土壤浸泡在水中,生长着很多湿地的特征植物。同时具备着很多功能,它可作为直接利用的水源或补充地下水,又能有效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还能滞留沉积物、有毒物、营养物质,从而改善环境污染;它能以有机质的形式储存碳元素,减少温室效应。

    可能有很多人认为。以上的言论纯属“危言耸听”,一块巴掌大的莲花池不可能有这样的作用,但我们眼睁睁的看到,正是有越来越多的人有这样的想法,地球上的湿地才一天天的减少,环境才一天天的恶化。等到全世界就只剩莲花池这一块湿地的时候,我们就是想保护也保护不了了。

    一座城市有水景才更宜居也更有灵动之气,更何况的地处黄土山地的离石,是你为这座城市增添一种神秘,增添一份魅力,而你却被无知的现代人埋没了许久,你的苦痛又有谁可以体会?

    我能体会,我会理解!你是多么罕见的山地城下泉!你是多么重要的城市文化底蕴。你可以代表城市风格,彰显城市魅力。你当之无愧。但是我是多么有心无力。

    时维七月,我又一次去一睹你的芳容,池中铺满莲花,虽为小莲,但是花色各异,红、黄、白三色竞相开放。

    公园不乏有人们的嬉戏欢笑,你依旧是炎炎夏日最好的“避暑山庄”。但是公园也不乏拆摘破坏者,让原本心痛的你又被折磨的不堪一击。

    两千年历史的离石,三百年离石的你,我们回首再聚,最忆是海泉,多希望城建加以开发利用,多希望人们学会保护、学会珍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最忆是海眼の离石莲花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xfp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