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博上看了一个话题,问的是在没有智能手机的日子里,我们都是怎么过的。
我的第一部手机是在2005年,那时候是诺基亚的5200音乐手机,滑盖的物理键盘手机。
之前是没有手机的,手机前一年的暑假是跟同学们玩过来的。每个同学家里玩一天,差不多玩了一个多月。
我们都是镇上附近村子里的人,那时候我们主要是娱乐方式是打扑克,喝酒,去河里游泳,然后去网吧。
高中的大多时间里,我们用磁带听歌,看娱乐杂志,看小说,踢足球,打篮球。而我的花时间最多的是听广播。
我发现忧郁的人都爱听广播。我把收音机放抽屉里,耳机线从袖子里穿过,单手捂着耳朵,好像支着脑袋在认真刷题。
这样一心二用的行为注定是不会取得好成绩的。我也从来不觉得努力,刻苦会取得好成绩。总觉得学习好是天赋,那些尖子天生就是学习好,因为考了高分,然后继续攻克难题。形成了正反馈,越来越好。
尖子们在认真学习的时候,我就写不入流的故事,写日记。每天我也过的很充实,唯一觉得难受的就是成绩。似乎我很用功,但是时间并没有用到学习上。
我们的宿舍前面是篮球场。周六的晚上不用上晚自习,周日的晚上没有早自习。
反正我学习就那样,所以我就会用些时间去打篮球。
周日早上为了抢篮球场,我跟宿舍的同学从二楼爬到一楼。
就两个球场,去晚了根本抢不到球场打球。就必须赶在宿舍门打开以前去占场子。
每天都是固定的作息时间,没有手机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行。
课间十分钟我们会到走廊随意聊下天,或者看看楼下有没有好看的学妹或者学姐,都是我们消磨时间的方式。
中午的时候肯定是睡午觉了。
晚自习期间我们会去操场上逛一逛,或者去食堂旁边买着烤串什么的。
晚上熄灯前是最热闹的时候,累了一天了,大家都很放松。可以放肆的大笑,去别的寝室串门,讲讲白天里哪个同学在课堂上的糗事。
熄灯后的世界是我最放松的时候,被黑暗包围着,觉得特别安稳,像在一个温暖的摇篮里。打开收音机,插上耳机与世界隔绝。
主持人播放的音乐是那么的好听,电波里传出来的文字是那样的让人觉得幸福。
那时做多的希望就是,白天永远不要降临,永远是黑夜。这样我就可以一直享受属于自己的时光。
那时候午夜鬼故事蛮流行,我依稀记得那档节目叫《午夜惊魂》后来还有《小生怕怕》。周末的时候,我用收音机播放着鬼故事,宿舍里的人大气都不敢喘,我们都接伴上厕所,一点风吹草动我们被吓的惊声尖叫。
那时候的新歌除了音像店的磁带,网吧里的播放器,剩下的获取途径就是收音机了。
我听的歌多,还经常教班里的人唱歌,音乐课代表拿着歌词去黑板上抄歌词,我就在下面教大家唱。我唱一句,大家跟着唱一句。
现在想想都是16,17岁的人了,怎么还可以这样学唱歌,那个时候真的很单纯美好。
假期里也是跟村里的伙伴们一起玩耍。
夏天就在河里游泳,在浅水湾里抓鱼。在田埂上跑来跑去,分成几伙人去饰演当时电视剧里的角色。
就是那样我们度过了没有智能手机的年代,我们并不觉得空虚,我们过的很真实,有趣,而且充满了回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