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8日 星期四
宝贝放暑假了,每天在家陪他练琴,看书的时间骤然减少。只有趁他午睡两个小时看几页书,伸展一下心灵的触角。
匆匆看完法国作家马克.李维的《伊斯坦布尔假期》。作者用大量俏皮话撑场面,却不怎么可笑。就是一般言情小说的套路,空泛、浅薄。
还借来一本《戏曲曲艺》,翻了几页。了解到戏剧的种类挺多的,可惜终会消失。
影视业的泛滥,把需要高超技艺的戏曲表演挤得没有空间。没有人耐心去演,也没有人耐心去看。
2016年7月30日 星期六
昨晚读了海明威的《太阳照常升起》。他1926年的成名作,因这本书而代表了“迷惘一代”。
全书写几个朋友吃吃喝喝、旅游玩耍、感情纠纷,没有什么奇特的情节,对话也是中规中矩。
简洁的文风不会让读者觉得乏味。
尽管有迷惘,却没有堕落,还是有积极的影子。
2016年8月2日 星期二
翻开了当代女作家虹影的《那些绝代佳人》。
她成功地把历史人物纳入小说进行创作。大量心理揣摩,文风流畅简约,扑朔迷离中弥漫着历史的尘香。
有些作品需要解读。一位八零后年轻作家为这些创作进行解读,从而阻断了读者的猜想,拨开迷团,豁然开朗。
《绿袖子》创作成分更多,与原型相差大。矛盾重重,感人至深。战火纷飞的年代,也有不顾一切的爱情。
或许,那个时代,除了爱情,什么也没有。
2016年8月3日 星期三
《那些绝代佳人》里的最后一篇《古都北京》,节选自虹影的《英国情人》。
跨国恋描写得相当大胆,还有什么道教的房中术,非常出位。仿佛一个冒险故事。令人猎奇。
《雪花和秘密的扇子》是美国作家旷丽莎的作品。叙述两位女子在封建时代漫长而痛苦的一生,介绍了“女书”和“老同”。
几年前有同名电影上映,制作人是邓文迪,演员是李冰冰和全智贤。我看过,觉得非常一般。
书里那些被缠足的女孩真可怜。男人变态的性趣让人作呕。
2016年8月4日 星期四
熬夜也要看完《雪花和秘密的扇子》。
眼睛终于疲倦地合上,思维还在跳跃、心情还在激动。为百合与雪花之间的命运跌宕和加深的误会而难过。
“顺从,顺从,再顺从,然后你就可以做想做的事了。”
她们遵从三从四德,却活不过四十。
她们从六岁开始缠足,并开始为自己做嫁妆。出嫁是唯一的生存目的,然后生儿育女。不过就是一部繁衍工具。
不是莴苣公主,她们却被囚居于“女屋”。辛苦等来的不是拯救公主的王子,而是虐待自己的刽子手。
她们创作“女书”——女人之间交流的文字,却无法推翻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
女人啊,你的名字叫“弱者”。
弱者向往团结,需要团结,所以出现“老同”和“义姐妹”。
若彼此心有灵犀,痛苦的人生便能有一缕阳光;若相互心生隔阂,短暂的生命只能苦上加苦。
我同情雪花,也同情百合。可惜改编的电影差得太多,糟蹋原作了。
2016年8月9日 星期二
《莎士比亚全集》第二辑来袭。
《无事生非》是简单而接地气的喜剧。女人的贞洁甚于生命,这个观点很保守。
作者妙笔生花。“时间是破产者”,“时间是小偷”,“结婚像跳舞”……
莎翁这位语言天才显然非常热爱生活。
越来越喜欢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