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沈尚书失其名,常为秦帅亲吏,其妻狼戾而不谨,又妒忌,沈常如在狴牢之中。后因闲退,挈其妻孥,寄于凤州。自往东川游索,意是与怨偶永绝矣。华洪镇东蜀,与沈有布衣之旧,呼为兄。既至,郊迎,执手叙其契阔,待之如亲兄。遂特创一第,仆马金帛器玩,无有阙者,送姬仆十余辈,断不令北归。沈亦微诉其事,无心还家。
及经年,家信至,其妻已离凤州,自至东蜀。沈闻之大惧,遂白于主人,及遣人却之。其妻致书,重设盟誓,云:“自此必改从前之性,愿以偕老。”不日而至。其初至,颇亦柔和。涉旬之后,前行复作。诸姬婢仆悉鞭箠星散,良人头面皆拿擘破损。华洪闻之,召沈谓之曰:“欲为兄杀之,如何?”沈不可。如是旬日后又作,沈因入衙,精神沮丧。洪知之,密遣二人提剑,牵出幄房,刃于阶下,弃尸于潼江,然后报沈。沈闻之,不胜惊悸,遂至失神。
其尸信急流中不去,遂使人以竹竿拨之,便随流。来日,复在旧湍之上,如是者三。洪使系石缒之。沈亦不逾旬,失魂而逝。得非怨偶为仇也,悲哉,沈之宿有仇乎?
有个姓沈的尚书,遗失了他的名字,曾经做过秦州节度的从官,他的老婆十分凶悍,行为放荡,生性妒忌,沈尚书与她生活,就象在坐牢一样。后来沈尚书退休了,就带着老婆孩子,寄居在凤翔,自己则孤身前往东川游玩,意思是再也不想见老婆了。
当时华洪(前蜀将领)镇守东川,与沈尚书两人还没当官时就有很深交情,称沈尚书为兄。沈尚书来了,华洪亲自出城迎接,拉着沈尚书手谈起别来际遇,待他就象待亲哥一样。还特地为沈尚书修建了一处宅第,给他准备奴仆、车马、金银、器具摆设等,没有一样缺失,还送他十几个姬妾,决意不让沈尚书回去,沈也稍微向华洪透露了自己和老婆的矛盾,表示自己没想过要回家。
过了一年多,沈尚书家里来信,说他老婆已经离开凤翔,自己到东蜀来了。沈尚书看信后十分害怕,就告诉了华洪,并且派人前去阻止他老婆前来。他老婆又写封信来,在信中立下誓言,说:“从今往后,一定改正以前的性子,愿意和沈尚书偕老。”没几天人就到了。
沈妻刚来时,也表现得十分温柔和蔼。十来天后,就本性发作,所有姬妾奴仆,都被她打跑了,美女脸上都被她乱抓乱挠,破了相。华洪听说后,召来沈尚书,对他说:“我想替兄杀了令妻,怎么样?”沈尚书不同意。就这样过了十来天,沈妻又凶性大发,沈尚书因此逃入华洪府衙,神情十分沮丧。华洪知道后,悄悄派了两人拿着剑,将沈妻拉出闺房,就在台阶下杀了她,并将尸体扔在潼江,然后才告诉了沈尚书。沈听后,十分吃惊害怕,竟发了疯。
沈妻尸体停在急流之中不顺水而下,华洪派人用竹竿拨动尸首,就流了下去,第二天,又停在原先的急流之中。这样反复多次,华洪就派人给尸首绑上石头沉入水中。不到十天,沈尚书也因为发疯死了。莫非是他老婆报复么?悲哀啊,沈尚书与他老婆有宿世之仇么?
《沈尚书妻》亦出自《王氏见闻录》,载于《太平广记》卷五百,“杂录”类。本文粗线条地勾勒了一位悍妇的形象,后世《聊斋志异·马介甫》中的杨万石之妻,悍戾过此,不知蒲松龄是否从本文中得到过启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