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成长励志哲思想法
毛泽东阅读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获益

毛泽东阅读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获益

作者: 梅篆儒_b904 | 来源:发表于2019-07-26 10:14 被阅读0次

      毛泽东一生读书,古今中外,无所不涉,形成了自己中体西用的独特学问体系。他最大获益的,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给他提供的巨大的改造现实的思想武器,另外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给予他的深厚资养。

    一定意义上讲,是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毛泽东,这从毛泽东阅读传统文化进程中可窥一斑。毛泽东28岁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也就是真正意义上自觉阅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之前基本上是以阅读中国传统文化文化为主,而阅读传统文化也分为两个阶段,即在家乡求学和到长沙读书时期,前者是不自觉的接受,后者是自觉的探索。只有自觉的探索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自我觉醒。毛泽东在长沙读书到1920年大量阅读马克思及俄国相关的书,这期间(大约在19岁到28)自觉阅读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的经史子集,既立定了要为奇男子的志向,又奠定了自己的学问基础和思想根基,同时因为受传统文化中诗词和书法的熏陶,兼并成了业余但独具一格的诗人和书法家。

      毛泽东广泛阅读传统文化经史子集的顺序尤其值得注意,不管这种顺序是否有意,在客观上都值得我们特别注意。那就是先读史以立志,次读经以识器,最后读集以才艺。

    先读史以立志。毛泽东以第一名成绩考取省立一中因为爱好文学善于写作而被国文教师赏识,借给他一本《御批通鉴辑览》,此书对毛泽东的影响不可小觑,一方面标志着毛泽东对历史的涉猎真正进入到了自觉阶段,从此开启了毛泽东终生以史为鉴,读史用史的历史习惯,更重要的是对毛泽东形成雄伟气魄,树立远大志向具有直接影响。可以说是因为读历史人物,了解历史兴衰,才让他产生了要为天下奇男子的抱负。而后续的影响是,毛泽东从读此史开始,终其一生,都在读史,读《二十四史》,很多内容还反复读过很多遍,圈点,批注,运用,可以说是读史开启了毛泽东伟大人生的第一步。

    次读经以识器。读完116卷的《御批历代通鉴辑览》,毛泽东觉得自己学习,自己研究进步更大。于是决定退学自修。历史书打开了他的眼界和胸襟,他要读更多的书,学更多的知识,拼命地读,就像他自己回忆说“就像牛闯进了人家的菜园子,尝到了菜的味道,就拼命地吃个不停。”半年自修他广泛涉猎,古今中外,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小说诗歌到历史地理,但是觉得有价值的都拿来一读,其中传统文化中的经史子集更是读了不少,读深了读专了,理解更透彻了,了解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所以后来他在湖南一师读书期间,花了很多时间阅读了大量中国古代典籍,即使在五四运动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时他依然抱定以“略通国学大要”为自己读书和研究国情必须做到的基本条件。不过这时期他读书更偏重传统文化中思想一类。1916年2月毛泽东致萧子升的一封信中,开列了应阅览的经史子集77种书目:“经之类十三种,史之类十六种,子之类二十二种,集之类二十六种……”其中经、子共占35种,将近一半,从中可以看出,毛泽东已经有意识地通过研读中国传统文化,尤其以经和子为代表的社会思想类书籍,来提高自己的思想见解,进境自己的器识。

    最后读集以才艺。古人说,士之致远,先器识,后文艺。不知是毛泽东有意为之还是自然做到,总之,总是能把握好轻重缓急,不因小技泥道。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毛泽东似乎并不是那么喜欢孔夫子,却成了孔夫子“子曰”的信徒。他的做法是如此吻合了孔夫子“游于艺”放在最后的教诲。毛泽东一生毫无懈怠,即使战争中,建国后,只要有空闲,便读诗词写诗词,练书法读字帖,在治国治军的间暇中,毛泽东将自己打造成了“令千古词人共折腰”的一代诗豪,与颠张醉素伯仲间的一代狂草大家。才艺成就的一代诗人书法家让毛泽东在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思想家这些严肃的称号面前多了几分温情和文雅。诗书小道,致远恐泥,在古人是一种谆谆告诫,在毛泽东则是一种格外的光彩。

    今天,传统文化热起来了,各种各样的“国学热”搞得人们无所适从,有读经的,有吟诵的,有习礼的,所有凑热闹的人都来搞国学了,可是国学怎么学,学什么,是不是首先应该认真思考一下?毛泽东先读史以立志,再读经以识器,后读集以才艺的传统文化进阶次第,是否是在传统文化热闹的时下所给的一副清凉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毛泽东阅读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获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xqr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