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随笔散文心情随笔读书
东西塔面朝大海,九日山丝路扬帆起航——读陈立献《泉郡碑刻百篇译注

东西塔面朝大海,九日山丝路扬帆起航——读陈立献《泉郡碑刻百篇译注

作者: 黄源水 | 来源:发表于2018-11-19 21:55 被阅读26次
    东西塔面朝大海,九日山丝路扬帆起航——读陈立献《泉郡碑刻百篇译注》

    二〇一四年年底,我收到陈立献老师惠赠的《泉郡碑刻百篇译注》一书,这是一本了解大泉州古代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我随即迅速浏览一下全书,为其鸿篇巨制、翔实内容、精美插图所吸引;同时,为三位南安市洪濑镇退休的古稀老人作者孜孜以求、刻苦钻研的精神所感动。

    《泉郡碑刻百篇译注》一书的作者之一陈立献老师,是福建省为数不多的一位只有小学文凭任教高中语文学科教学的高级教师。正如俄国教育家罗蒙洛索夫所说的“第一个教大学的人,必定从未上过大学。”陈立献老师的确未上过大学,但是他一向勤奋好学,靠自学成才,他知识面广,对文学、历史、医学、佛学等都有广泛的涉猎。他博学多才,尤其是在散文、随笔、对联方面堪称是造诣深厚。陈立献老师治学严谨,善于利用零碎点滴时间思考学术问题和构思作文。几十年来,他坚持每周至少写一篇短文的习惯。早年,他在厦门市某学校任教,他的作品多见于《厦门日报》副刊,有用“凡夫”等笔名发表的,也有用其本名陈立献署名发表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陈立献老师调任南安一中语文教研组副组长兼任高中语文科教师,其时,他的散文、随笔大多发表在《泉州晚报》副刊和《福建日报》副刊上。由于他的文章通俗易懂,微言大义,多家报刊长年向他征稿约稿,也由于繁重的教学任务,他对于报刊的征稿有时也只能婉言谢绝。

    八十年代中期,我们南安一中几个刚从师范院校毕业的青年教师,在陈立献老师的倡导和奖掖下,也纷纷拿起笔来,写身边的事,写工作中的点滴体会,写学术论文。那时候,南安一中语文科青年教师的创作热情空前高涨,有写作人物传记的,有写随笔散文的,有创作古体诗词的,有写教学教改经验总结的,也有兼而有之的。语文科青年教师发表作品和出版诗文集成为那个时代的新时尚。那时候,在繁重的教学之余,南安一中语文教师练笔写文热火朝天,创作投稿蔚然成风。

    到了九十年代初期,在陈立献等老师的倡议和带领下,南安一中语文教研组创办了语文期刊《南山笋》,面向南安各中学发行。《南山笋》主要是刊登南安一中初一年到高三年学生的优秀作文,同时偶然也有刊登一些其他学校遴选的学生优秀作文,还有一版为《教师园地》,刊登教师的教学心得和教学论文。我本人也曾经荣任《教师园地》的主编,并多次发文。那时,南安一中语文科教师在繁重的教学之余,写作气氛十分浓厚。毋庸置疑,这一切离不开陈立献老师亲力亲为的带领,离不开青年教师们火一样的激情。陈立献老师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凝聚力,陈立献老师平易近人,对青年教师更多的是鼓励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我离开南安一中已经二十多年了,每当想起那激动人心的往事,总是心潮起伏,热血沸腾,毕竟那是人生中最可宝贵的青春年华,尽管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已经渐行渐远。但是,不管如何,那是生命里无法割舍的一部分美好时光。

    东西塔面朝大海,九日山丝路扬帆起航——读陈立献《泉郡碑刻百篇译注》

    陈立献老师是一位闲不住的人,退休后依然潜心于书海,笔耕不辍。然而,他编写《泉郡碑刻百篇译注》一书的缘起,也出自于偶然。二〇〇六年十月的一天,陈立献老师与同伴到泉州泉山门游览,恰巧遇到一群游客围在唐.欧阳詹《北楼记》的碑刻前认碑断句,猜读碑文,偌大一群人当中,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通读全文。他看在眼里,着急在心里。又有一次,陈立献老师游崇福寺,在《妙月和尚舍利塔铭》前,看到一群游客在猜读碑眉“实相智杵”四字的意思,争论不休,莫衷一是。这两次偶然经历对陈立献老师触动很大,他是个有心人,于是他就心生编写一部泉州古代碑刻注解和翻译(训诂)通俗读本的想法,用以帮助游客读懂泉州古代碑刻。

    东西塔面朝大海,九日山丝路扬帆起航——读陈立献《泉郡碑刻百篇译注》

    陈立献老师是个行动力很强的人,主意一旦定下来,立即付诸行动。随即一并邀请同是洪濑镇的退休古稀老人合作:天津大学毕业的孙陈清工程师,负责上图书馆查阅资料、抄摘文献;厦门大学毕业的王焕民老师(王老师也曾在南安一中任教语文科)专注佛学禅说,对文稿补偏救弊。诚如陈立献老师所说的:“三个古稀老人,不作温饱计,欣然金石交。”他们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以舍我其谁的责任感行动起来了。

    古代的大泉州,管辖区域包括现在的泉州各县市,也包括同安县(厦门隶属同安县)和金门县。三位古稀老人为了四处寻找古代碑刻,老当益壮,有时兵分几路,各自行动;有时集中兵力,统一行动,六年来奔走在大泉州的各个角落,累计行程数万公里力求尽量不遗漏有学术研究价值的碑刻,用心良苦,非同好者不能理解于万一。

    六年编纂,板凳冷清千日夜;五易其稿,务求翔实勤翻书。虽然备尝艰辛,然而他们也乐在其中。人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但是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三个古稀老人的干劲,认真劲,是寻常年轻人难以企及的。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六年打磨,反复推敲,这部“精雕细琢”的《泉郡碑刻百篇译注》于2014年6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了。此刻,正是泉州荣膺“东亚文化之都”光荣称号之时。时间上的巧合,不仅仅是偶然。《泉郡碑刻百篇译注》适时为“东亚文化之都”做了必要的印证和翔实的注解。

    《泉郡碑刻百篇译注》共收录泉郡碑刻一百零一篇,对碑刻作了必要的介绍说明,对生僻词语作了注解,对碑文作了力求“信.达.雅”的翻译,全书共计七十多万字,内容十分丰富,堪称鸿篇巨制,可以说,及时弥补了泉州古代碑刻之前没有广泛结集的空白。

    东西塔面朝大海,九日山丝路扬帆起航——读陈立献《泉郡碑刻百篇译注》

    宋代大儒朱熹曾在泉州开元寺题联,盛赞泉州:“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古代泉州就有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容纳东西方各种不同文化在此碰撞交融,除了本土的儒、道、释之外,印度教、摩尼教(明教)、伊斯兰教、景教(古天主教)、犹太教、拜物教等也络绎传到泉州,泉州成为多元文化的集大成者,成为“世界宗教的博物馆”。《泉郡碑刻百篇译注》收录的《重修清净寺碑》、《重修圣墓碑记》、《重兴草庵记》、《重修泉州天妃宫记》等碑文,这些碑刻文献反映了各种不同宗教在泉州传承过程的一些历史印记。

    东西塔面朝大海,九日山丝路扬帆起航——读陈立献《泉郡碑刻百篇译注》

    由于佛教比较早传入泉州,佛教与泉州的本土文化更相融合,可以说,佛教在泉州的本土化最早最成功,泉州的善男信女信奉佛教的也最多。由于佛教具有信奉可以自由选择的特点,没有非此即彼的排他性,所以,泉州的“三真人”、“六祖师”等不同派系信仰应运而生,交相辉映,同时并存。在泉州至今仍然是丛林满山,名师遍地。《泉郡碑刻百篇译注》收录大量的有关宗教信仰的碑文,要了解古代的泉州和泉州的宗教文化,阅读《泉郡碑刻百篇译注》一书是很重要的切入口。泉州佛教信仰既有层次性又有地域性,有的乡里的村民比较集中信奉某佛,某祖师,约定俗成,乡里共同设立宫殿供奉,这就形成信奉的地域性。地域之内的村民共同的信印,这是公共的信仰。除了信奉本地域的佛公外,又越级到别处的名山大刹去烧香拜佛的信众也越来越多。信众人为地把神佛类似于等级化。也许这是泉州地区佛教信仰的一个特点。《泉郡碑刻百篇译注》一书,对于研究古代泉州的多元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

    泉州“满街都是圣人”,泉州自古以来人才辈出。唐代八闽破天荒,与韩愈同登龙虎榜的欧阳詹,北宋大政治家、大科学家宰相苏颂,修建洛阳古桥、泽被后人的大学士蔡襄,与王安石一道变法的第二号政治改革家吕惠卿,明代具有民主思想的思想家南安榕桥人李贽,抗倭名将俞大猷,明末清初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把台湾的版图重新纳入祖国怀抱的施琅将军,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陈化成等,他们的功勋和事迹,尚且刻录在泉州大地的碑刻里,彪炳千秋,昭示后人。他们的文采风流永存在泉郡的碑刻中,他们的历史功勋将永不磨灭。碑刻和碑文,是历史的见证,它们在风雨中无声地传承着历史。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动力。”但是,人民群众需要有人发动、组织和带领。历朝历代,人民群众都在盼望能够关心民瘼、勤政爱民的清官,盼望能够为民办实事、好事,兴修水利,兴办教育的好官。把人民当成人民的官员,人民把他们也举得高高的。在古代泉州,有许多碑刻记录“父母官”勤政为民的事迹。例如,《洛阳公馆记》碑刻记述明代惠安一父母官,他下车伊始就“询疾苦,禁淫衺,斥积役,填出纳,修学宫,礼髦士,广储峙,立津梁”的一些事迹。老百姓感激,为他立生祠,但是遭到他的断然拒绝。类似的碑刻如《观察卓峰戴先生思德碑记》、《洪濑凤凰桥陈观察祠记》等多篇,都是记载古代清官良吏“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史实。直到现在,读了碑文,还能令人感动不已。

    《泉郡碑刻百篇译注》还收录了记载古代泉州仁人志士率领人民抵御外侮,保家卫国的碑文。明朝时期,倭寇屡屡侵扰我泉州沿海地区,《崇武所靖江钱侯庙祀记》记载明代钱靖江千户为国殉难的事迹。钱靖江于退伍之后,为了抗倭卫民而满门赴难,可歌可泣。同安《御制江南提督陈化成碑》,讲述1842年6月16日,英军进犯吴淞口时,年近七旬的江南提督陈化成,与所属5000余名官兵,英勇战死的英勇事迹。碑文写出了当年战斗的惨烈场面,陈化成为国捐躯之壮烈场景,读了,令人感动、令人为之动容。

    东西塔面朝大海,九日山丝路扬帆起航——读陈立献《泉郡碑刻百篇译注》

    《泉郡碑刻百篇译注》收集的一些碑文,见证了闽台缘的五缘关系。例如,《重建永春县学宫碑记》里面的“藩我九闽”一句,有其独特的含义。大家都知道,福建素称“八闽大地”,为什么称“九闽”呢?原来碑记写于清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而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台湾已归入福建管辖,台湾算是一闽,故称“九闽”。这篇碑文是“闽台曾经同一省”有力的历史见证。又如《新建蚶江海防官署碑刻》记载蚶江为泉州总口,与台湾鹿港对渡,并建立正式的管理机构。这些都说明古代闽台交流频繁,人民自由往来不间断。再如《旭亭记》,碑记见于厦门鼓浪屿日光岩莲花庵后面的巨石上,作者石国球,台湾人,清雍正十三年举人,曾到北京任职,后在福建海澄县(今龙海市)担任教谕(司铎)。碑文反映了清代台湾人到北京参加科举考试并在大陆为官的史实。《林尔嘉菽庄题刻》记载1895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台湾,林尔嘉从台湾内渡大陆,住鼓浪屿的历史事实,说明闽台人民往来频繁,即使是台湾沦落为日本殖民地的艰难岁月也从不间断。

    东西塔面朝大海,九日山丝路扬帆起航——读陈立献《泉郡碑刻百篇译注》

    泉州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泉郡碑刻百篇译注》收集泉州南安九日山海交祈风石刻五篇,海交祈风石刻是我国古代海外交通史不可多得的重要物证,同时也有力证明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团登九日山参观,也在九日山留下二十多国专家联合签署的登游纪事摩崖石刻一方。宋代泉州港,是世界最大贸易港之一。到了南宋,泉州的“海上丝绸之路”有了进一步发展,据九日山祈风石刻记载,当年的海潮可达九日山下,“少憩于怀古堂,待潮泛舟而归。”《重修温陵圣墓碑记》记载“明永乐,钦差总兵太监郑和,前往西洋,行香于此,蒙其庇佑,立为碑记。”此碑现立于泉州伊斯兰教圣墓柱廊西侧。石碑记载郑和下西洋,到泉州行香再出发的历史事实。

    古之泉郡,文采风流。东西塔面朝大海,九日山丝路扬帆起航。多元文化,碑刻留芳;古圣先贤,驰誉丹青。《泉郡碑刻百篇译注》内密丰富多彩,无法一一罗列赘述。总之,作者搜罗和编写本书的目的,是努力对古代泉州辉煌灿烂的地方历史进行钩沉,为游客了解泉州多元文化提供有益帮助。

    《泉郡碑刻百篇译注》译文行文流水,明白如话,扫清了碑刻原文许多晦涩难懂的文字障碍,对于普通大众阅读碑刻,无疑是极大的帮助。编著者学识渊博,旁征博引,仅参考书目就达八十六种之多,编著者的才学和用心可见一斑。《泉郡碑刻百篇译注》的文化学术价值,将在不久的将来,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进一步挖掘和认可。

    近年来,陈立献老师出自爱好,琢磨联语,于是偶有所感,乃援笔记下,日积月累,时而点缀成文。几年下来,在各种报刊发表五十余篇楹联赏析、评论文章。近年,他加入中国楹联学会组织,现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耄耋之年,陈立献老师的退休生活依旧充实,他依然精神矍铄,才思敏捷,创作热情依然长盛不衰。“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期待着陈立献老师创作出更多精品力作!

                    (写于2018年11月18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东西塔面朝大海,九日山丝路扬帆起航——读陈立献《泉郡碑刻百篇译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xrz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