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杂七杂八杂文八面来风 巢湖文海
演员赵立新:我一直在适应这个江湖的规则

演员赵立新:我一直在适应这个江湖的规则

作者: 生活小菜园 | 来源:发表于2018-01-23 17:44 被阅读1106次

    最早对赵立新这个演员感兴趣,是2015年播出的国安剧《于无声处》。他饰演了一个上海男人陈其乾,凭借这部剧让他打败了热门演员王凯,获得了第22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男配角。

    再之后就是,《芈月传》里的纵横家张仪,《中国式关系》里给陈建斌戴了绿帽子的同事,参演冯小刚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和 《芳华》。

    都是配角,这让他的知名度只是在小众范围里传播。

    最近让他火爆圈粉的,无疑是芒果台新播节目《声临其境》。这档以声音来飙演技的节目,正是让赵立新这个厚积薄发的实力派演员,终于有了完全释放和展示自己的舞台。

    这档节目首期请来了四个嘉宾,有张歆艺、潘粤明、周一围。这里多说两句,与赵立新相似的,还有周一围,他凭借飙演技的综艺《演员的诞生》重新进入大众视野,在《声临其境》里,他再次让观众看到有追求的演员对这个职业的尊重,和对演技的精益求精。

    对比娱乐圈那些靠浮躁炒作的明星,这样的演员更让人多了一份尊重。

    说回赵立新。第一期里,他从《魂断蓝桥》配到《功夫熊猫》,功力扎实,感染力极强。经典电影《追捕》等经典台词张口就来,一口流利的英语、瑞典语、俄语转换自如。加上洋气十足的装扮和中年大叔的魅力,引得台下观众热烈的掌声,俘获一大批迷妹。

    他自信地“怼”观众:“我的才华还用展示吗?”

    赵立新,这个浑身起着“洋范儿”、精通四国语言、喜欢穿西服三件套的精致中年男子,让人禁不住想去更多了解他。

    文艺范儿

    “今天我能站在这个舞台上,它只能说明,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2016年百花奖颁奖礼上,赵立新的获奖感言简短,却透着文艺范儿。

    就像在最新一期的《吐槽大会》,他开场的一句话,简直惊艳:

    我特别喜欢的一个作家叫太宰治,
    他说过一句话,
    相互轻蔑,但仍旧彼此往来,
    这就是世界上朋友间的真面目。

    文艺范儿,一度是赵立新的标签。

    也许是配音演员的缘故,他注重声音的表达,讲话抑扬顿挫、浑厚有力。《见字如面》里,他仅用声音,就能将情感和气度表达得淋漓尽致,魅力满格。

    8月29日生日的赵立新是处女座,在周围的朋友眼中,生活极其“讲究”是对他的一致评价。包括他自己也说,“我讲究”。

    金星和赵立新合作过几次,彼此熟悉。她这样形容赵立新,“细节啊,这个不行那个不行,就是要求高嘛,就是那种什么男人,吃火龙果都要吐籽的那种。”

    他对穿着“非常非常讲究”,尤其钟爱西服三件套。经常的装扮是:西服衬衣马甲,配短靴,微卷的头发,有时戴一顶帽子,扎一条围巾。因此,常被他的太太调侃“浑身透着洋范儿”的那位。

    《吐槽大会》里,庞博讲了一个段子,不知真假:节目组导演第一次见赵立新,是在酒店里,当时只见他穿着睡衣,竟然也是三件套的。

    留学莫斯科

    这样的生活方式,大概与他十几年的北欧生活经历有关。

    受一位长兄的影响,少年时期的赵立新就迷恋读书,他描述为“有一种饥渴感,老想看书”。

    “文学在我少年时期打开了一扇窗户,给了我情景想象的空间,我很享受。所以也就喜欢写了。”他在2016年接受《可凡倾听》专访时说。

    1986年,赵立新同时被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录取,他以丢钢镚儿的形式(对,就是这么随意),选择去了中戏,以编剧方向进入了戏剧文学系。

    他所读的那个班,是一名前苏联专家开办的实验班,五年制,这也是目前唯一的一届。

    1988年,大学二年级时,因表现出色成绩优异,赵立新被公派送往苏联学习。世界的风景从此在他眼前铺展开。

    赵立新回忆,当时,戏剧学院里有一半的老师和学生,将近一百人,浩浩荡荡把前往莫斯科的四名学生(表演系、导演系、舞台美术系、戏剧文学系各一名),送往国际站台一号台。

    场面之隆重,期望之殷切,也让赵立新在之后的留学生涯“没了退路”。

    来到俄罗斯,赵立新就“有点打退堂鼓”了:头一年要学习俄语,1989年才能考入专业学院。

    “这门语言的语法是像‘杀人’一样,它的变格变位是会让人疯掉的。”

    “我可以有六个‘我’,中文里就是‘我’嘛。”

    “我爱,我喜欢……阴性、阳性、中性,形容词就有三个性的变化,加上主格、宾格的六位变化,那是要发疯的。”

    艰难的语言关横亘在面前。赵立新刚考上中戏的天之骄子的感觉一落千丈,“因为你像一个呆痴儿一样,连三岁苏联孩子都不如嘛”,“所以那时候受到巨大挫折,确实很难受”。

    很多留学生因为过不了语言关,而不得不选择回国。

    但是赵立新当时“脸皮薄,压力大”,就这么回去,未免“太丢人”。他跟自己说,“一定得咬牙扛过去”。

    想学习一门语言,就首先要爱上它。赵立新遇到了一位非常优秀的语言老师,一个前贵族出身的俄国女人。她的优雅气质,促使赵立新对俄语产生了兴趣,“这东西我必须拿下,不能让她失望”。

    短短八个月,赵立新就拿下了俄语。并以俄语考进了专业学院,开始在格拉西莫夫电影学院学习。

    本硕连读,1995年,赵立新获得莫斯科电影学院导演系的硕士学位。

    瑞典12年

    求学期间,念故事片导演系的赵立新,曾去北欧拍摄纪录片作业。

    他从芬兰的赫尔斯基,过波罗的海道,到了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本着对瑞典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的深深敬仰,他对瑞典这个国家产生了深深的兴趣。

    毕业后,赵立新来到了斯德哥尔摩,考入了当地一家私人剧院,签了一年的合同,任导演。

    他的英文很好,好到可以用英文来执导,比如他导了一部戏叫《幸福大街十三号》,由北岛的一篇中篇小说改编的一幕话剧。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剧院一个演员的引荐下,赵立新结识了瑞典国家剧院的艺术总监。

    两人相约见面。“他大我一轮,属猴的,特别性情,特别喜欢我。”

    艺术总监问他,你想过在我们这儿长期工作吗。

    “我心想这有点离谱了。”他回答说,我瑞典文讲得不好,而且我是个外国人。然后对方说“好”,就这样走了。

    也许这位艺术总监已被这位年轻人的才华打动。出了门, 他突然拉着赵立新说:我告诉你,我特别理解你,因为我是瑞典的少数民族的后裔,在这儿也是有点另类。我很理解你,但我觉得这都不是问题。

    就这样,赵立新很快被录取,成为了瑞典国家话剧院的一名演员。

    当时,那位艺术总监正在排演一部话剧《塞来斯蒂娜》,一个半月后就要公演。他给赵立新在其中创造了一个角色,饰演一个没有台词的东方魔鬼。

    这个角色的成功诠释,使得赵立新“奠定了江湖地位”,跟瑞典国家话剧院签了五年的合同。

    但是,他同样要先克服语言关。

    “我给你的时间不多,四个月,如果拿不下来,对不起,咱们就说再见了。” 艺术总监的话,又使得赵立新没有选择。

    话剧院为他请了专教瑞典演员台词的台词老师,教他瑞典文。经四个月艰苦卓绝的学习,赵立新又“拿下”了这门语言,令他自豪的是,他甚至可以说瑞典的地方方言。

    赵立新开始在舞台上表演。八个月后,他们重排了《塞来斯蒂娜》,赵立新梦寐以求地出演了男一号。

    而残酷的是,之前的那个男演员合同到期没再续约,赵立新等于是“抢了‘海盗’国家的饭碗”,“我觉得这个国家,我要留下”。

    这一留,赵立新就在海外生活了将近14年,过着北欧人独有的安逸生活。直到遇到他现在的夫人。

    选择回国

    人生的又一次转折发生在2000年。在这一年,他选择回国。

    爱情的召唤,是赵立新回国的很大原因。

    在莫斯科国立电影学院,赵立新不仅完成了学业,也收获了爱情和他的第一段婚姻。然而随着他毕业后去往瑞典工作和生活,令这段分居两地的婚姻,渐渐出现了裂痕,最终还是分道扬镳。

    2000年,赵立新遇到了现在的夫人。在他看来,那是一个“big story”(非常精彩的故事)。

    在斯德歌尔摩,因为偶然的机会,她翻译了一部话剧《佛罗依登淘尔医生的病例》,是当年斯德哥尔摩国际独白剧戏剧节邀请参展的一个戏。主办方要求,参展的这15个国家一定要用各自国家的语言来演。他们找到了赵立新,然后跟翻译(赵现在的夫人)和剧作者见面。

    “我第一面就fall in love(坠入情网)了。”说起夫人,赵立新用的词是“不简单”,接着又加了一个程度词“非常”。

    赵立新与前妻育有一个女儿,1994年出生。“女儿是父亲的心肝宝贝,非常非常认可她(现任夫人)”。

    女儿的认可给两人的关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结婚16年,他们育有两个儿子,加上与前妻的女儿,一家人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再一个原因,就跟当年招他入学的鲍黔明老师有关。

    2000年,赵立新回国探亲,中间去见了老师。

    “他第一面见我就说,你应该回来了,时间到了,立新,回来吧。”

    先生劝说他回来,“在外面这么多年,你应该把你学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吸收到的带回来,给母校做点贡献。”

    “这些老辈的老师,我觉得他们身上有一种东西非常可爱,特别的真。他说什么你都觉得真真实实地打动你。”赵立新说。

    还没等他答应,先生请他吃饭,这是第一次,在中戏食堂。

    “叫了一桌子菜,就只有我们两个人。他说你吃你吃,我有点拘谨,毕竟之前是我的先生。我说老师,你也吃,二人同吃才有气氛。”

    突然,鲍先生掩面一下把假牙摘下来,指指嘴巴,冲着赵立新说,“没牙了,我吃不了,我看着你吃,我很高兴”。

    这一刻让赵立新百感交集。

    他脑海中闪回到1986年,当年的老师还是意气风发、神采飞扬,他是上海人,“当时很洋地穿一双棕色轧花的皮鞋,整个精神状态非常棒”。

    “就三十年河东,时光荏苒之后,他在我面前,一下,他牙空的,我看见了。”

    老师说,你回来吧,我们在一起,一起来戏剧学院教书。

    那一刻,赵立新跟老师说,“我回来,我要回来”。

    中戏教书

    2000年,赵立新“马不停蹄地回来了”,一直在中戏“发光发热”了六年。

    前三年,他是半年在中央戏剧学院,半年在瑞典国家话剧院,后来才彻底的辞掉。

    “其实辞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就像一棵大树已经生根了,要把它生生地齐根地砍断是不容易的,但是有爱情,有情感的召唤。” 彼时,赵立新已在瑞典待了12年。

    说起在中戏的那几年,赵立新自白,“我是中戏课时最多、跨专业最多的一位,我是在三个专业教,穿梭于中戏本院、成教、高职三个学校之间。我呕心沥血,殚精竭虑。”

    然而事实上,在中戏教书的几年,因为理念的不同,赵立新一直是那个少数派。

    在多次采访中,主持人都提到刚回到中戏时赵立新的个性与桀骜不驯,他完全按照自己的路数给学生上课,甚至有的老师给学生下禁令,“不许去听赵立新老师的课!” “就感觉我要把他们给教唆坏了。”

    对此,赵立新为自己辩解说:

    “因为我看了这么多,我走了这么多地方,我跟世界最优秀的艺术家同台演出,我看过他们,我觉得那是最好的。”

    “你让我回来,给我自由。”

    显然,赵立新在学校里,“遭遇了更多来自于老师的阻力”,“对我还是有意见,干嘛啊一天到晚的标新立异啊。”

    不过,他并不愿树敌,“在过道里见他们,我都特别热情”。

    他也说,他能够坚持的最大的动力,就是“学生非常喜欢非常激动”。

    “如饥似渴,我不能说如逢甘霖,这就给了我非常多的勇气和力量,就我要坚持这个,我觉得是值得的。因为最好的检验者是学生,他们在里边就像入了水的鱼一样,一下子活了。”

    “我就认为很多东西,尤其我单纯指表演, 我们给他们戴的套子和壳太多了。”

    “我在此必须要争辩一下。我们教育大纲里面提出最有意思的,中戏有一个叫解放天性阶段,我们打着旗号叫解放天性,但真的很抱歉,我们很多时候是在禁锢天性,做的是想要解放,但是禁锢。”

    赵立新在《可凡倾听》里如是说。

    “我试着从别的路打开他们,如何能做到真诚,如何给自己别戴壳,别刷一层蜡。”赵立新说。

    “我们讲一个最简单的,我老给他们讲‘四目相对’,很多时候我们的表演特别奇怪,我们在不相对的时候能完成得很好,甚至在不听对方的词语下,一样珠光如玉地都完成了。但它是塑料的,是蜡质的,他没有生命。当你真的四目相对,对方也跟你四目相对,是真诚的、掏心掏肺在演的时候,你发现你会获得一种流,双方是支撑的,给予你的爱,你就水涨船高,愈来愈好,双方往上走。”

    在跟学生建立了大量的友谊之后,赵立新开始了新戏剧的探索,包括在学校排演很多欧洲流行的戏。“所以那几年也很快乐,也相对单纯。”

    不过,赵立新不得不承认,“后来觉得确实有点教不下去了”。2006年,他离开了中戏。

    “学乖了”

    各色,性情,较真,是赵立新评价自己时用过的词。

    汤唯是2001年赵立新带过的一个班的学生。四到五个月,带一个阶段,叫风格题材,是外国戏剧。主持人曹可凡请他评价一下这位学生。

    “简单讲就是比较各色,或者我们讲叫个性,跟同学之间交流不是特别多。但还好,我觉得我们之间的交流比较畅通。”

    不过,他也说,“我也比较各色,尤其从海外回来之后,在学校又更显得各色,搞的另外一套。”

    赵立新对自己的诚实和勇气,令人多少有些惊讶和佩服。这份对外人剖白自己的坦诚,大概见多世事、有底气的人,才做得出。

    2006年从学校离开以后,赵立新开始做影视剧和话剧。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工作氛围,就他的个性而言,其实他一直在适应新的游戏规则。

    “当初那两年,其实是熟悉一个江湖的规则,我们总觉得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尤其我们这个娱乐圈里面的规则。接受这个游戏规则是一两年。其实到现在,还是有些东西觉得不太适应。”

    “以你这种个性,跑到这个江湖当中,有没有吃过什么大亏?”曹可凡问。赵立新摆摆手,笑称自己“老遇到贵人”。

    然而,这些年,赵立新的很多观念也在慢慢改变。

    比如,拍戏时他仍是较真的。“有时候由于我的较真,可能一上午什么都没拍。”但是他又说,“我这两年还好,学乖了。而且投资人也挺不容易的,因为他们对现场时间要有一种把握。”

    比如,过去他坚持“好戏总是要有人看的”,后来慢慢改变了,认为“有人看的才是好戏”。

    “这算是你的一种妥协吗?”主持人问。

    “不是,是我的一种进步,真的是。因为妥协是特无奈,进步是我愉悦地接受了,觉得这是对的,这才是真正好的。”赵立新答。

    “成长了?”

    “确确实实在成长,毫不避讳。像我刚回来的时候,一副小公鸡的样子,还很好斗,还觉得自己真的是我从那儿回来。"

    "我是从斯特林堡的故乡来。"

    “对,你顶多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你能怎样。所以那时候是觉得,我是正根儿,我是好的,我这是对的,我这是经典,你们不认,那是你们自己太低,很有这样的一副样子。”

    初回国的赵立新有着非常强烈的精英意识。

    “那时候文艺到什么程度?就觉得好的东西一定是孤独的,是不需要大众理解的,被大众理解和接受的,就不是特别好的东西。”

    他也谈后来这个观念是怎么转变的。

    2008年赵立新排了一部戏,改编自英格玛·伯格曼一部当时轰动欧洲的电影叫《婚姻场景》,他们叫《婚姻风景》。

    这部戏在上海公演,非常成功。“大家纷至沓来,

    一票难求,真的是老年夫妻、中年夫妻、小年轻夫妻、正在谈恋爱的、分了手的,一网打尽,所有跟恋爱、婚姻沾点边的都来看。”

    “而且看完之后不走,很多人跟你聊,对婚姻、对家庭、对男女之间忠诚与背叛,滔滔不绝,已经很晚了,就在上海话剧中心旁边的那些小咖啡店、小酒吧,经常坐到很晚,包括戏剧学院的、话剧中心的演员也都去看。”

    当时他就在想一个问题:伯格曼是一个高高在上的人,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艺术家,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来接受?

    这部戏对赵立新的触动特别大,“是对我的一个冲击”。这由此也改变了他的观念,他称之为“进步”,“就是真正的好戏是都能够来看”。

    现在,赵立新很忙,但仍然保证每年一部排演话剧,“因为难以割舍”。

    “兼顾舞台的人,都是有本事的人。”金星评价说。

    看《声临其境》的时候,我就深深感叹于他的才华。我反复在想:一个演员而已嘛,何必拥有那么多才华,何必呢?

    其实,机会都是垂青有准备的人。

    一个访谈节目中,主持人田歌让赵立新对实力、人脉、跟对人作一个排序,他把能力排在了第二位。

    关于实力,赵立新自己说过一段话,大家自行感受一下:

    对我来说,能力还是重要的。
    这份能力如果没有的话,我可能会有人脉,我可能也会跟对人,但我自己不爽。
    简而言之就是,
    这个能力也有一个自娱的成分,
    就是你在用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完成了一件事情,
    你会很舒服,
    你会觉得这一日三餐,
    早上的朝阳还是晚上的月亮,
    你看的很坦然。
    你会觉着你是其中的一分子,
    你今天为这样一个大自然当中贡献了一个美,
    这是由你创造的,
    这不是人脉、也不是跟对人能做到的。
    也许在短时间之内,抛去前面两者,
    你可能达不到望不可及的一个高度,
    所谓社会地位的承认,
    但你要对自己有一个交代,
    你要自己午夜梦回扪心自问的时候,
    你会觉得‘我还不错’,我觉得这很重要。

    四十不惑的赵立新对自己有越来越清晰的认知,有时候他会说,“我还是太性情了,讲真话。一针见血的时候,是容易刺到对方的。”他也开始变得适应规则,学会对他人柔软,虽然“小小的改变,万变不离其宗,本性的东西难移” 。

    不过,他说,“做演员的人、搞创作的人,不能没有骨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凤生霄穹:感觉作者的选点真的很好,对于赵立新这个点看的很透彻,很感谢作者让我作为一个读者真真正正的走进了赵立新的生活与工作,进而走进他的个人生活之中,谢谢读者!
        凤生霄穹:@雅南笔记 谢谢!期待你的更多的大作!
        凤生霄穹:@雅南笔记 :smile:
        生活小菜园:@凤生霄穹 谢谢你的用心阅读和评论,也谢谢你的鼓励,希望以后能够写更多有趣的灵魂:high_brightness:
      • 米宝环环:第一次了解这位演员,特意去搜了照片
        生活小菜园:@米宝环环 谢谢亲关注哦:blush:
      • 草上的微光:好文,诚意之作,基本了解了赵立新生平。👍
        生活小菜园:@草上的微光 谢谢你哦:yum:
      • 吹皱一池:喜欢赵立新,希望他能出淤泥而不染!
        生活小菜园:@吹皱一池 最打动人的,就是演员对底线的坚守了:blush:
      • 晨亦殷祎:👍👍👍
        生活小菜园:@晨亦殷祎 谢谢哦:stuck_out_tongue:
      • 陈白蘞:赵老师的照片被我存起来了,每次看到都心跳加速,知道他,是我的幸运
        生活小菜园:@陈白蘞 哈哈:smile:赵老师确实太有范儿:heartbeat:
      • F念之:周一围,超喜欢,一样走心作品的演员
        生活小菜园:@F念之 是的呢,都属于踏踏实实演戏的,有空了也写写他:relaxed:

      本文标题:演员赵立新:我一直在适应这个江湖的规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xxe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