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精髓(4)

作者: 沐心7c | 来源:发表于2019-05-23 21:56 被阅读1次
      51.近者说,远者来。    【原】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译】叶公问怎样为政。孔子说:“使近处的人民感到喜悦幸福,使远处的人民来投奔归附。” 

  52.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原】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译】子夏到莒父做地方长官,问怎样为政。孔子说:“不要只求速成,不要贪图小利。想求速成,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5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译】孔子说:“君子和睦相处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54.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译】孔子说:“贫穷而没有怨恨很难,富裕而不骄狂是容易的。” 

55.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原】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约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译】子路问怎样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清心寡欲,卞庄子的勇敢,冉求的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增加文采,就可以算完人了。”又说:“现在的完人又何必这样呢,见到财利时,能想到道义;见到国家有危难时,愿付出生命;长期处于贫困的境遇也不忘平日的诺言,也就可以算是完人了。

56.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原】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译】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条,我都没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子贡说:“(这正是)老师您的自我表述啊!”   

5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译】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没有能力。” 

  58.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孔子说:“有志之士,仁义之人,不能为了求得保住性命而损害仁,而应舍生忘死来维护仁义。” 

  5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原】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译】子贡问怎样实现仁,孔子说:“工匠要把活儿干得好,一定要先把工具弄得精良好用。(要实现仁)生活在国家中,就要侍奉那些品德高尚的大夫,结交那些仁义的士人。”     

6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译】孔子说:“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就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愁。” 

61.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译】孔子说:“君子不会根据言论推举选拔人才,也不会因为某人有缺点错误而废弃他的言论。” 

  62.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译】孔子说:“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情。”   

63.道不同,不相为谋。   

【译】孔子说:“立场不同、观点不同,也就不要相互商议谋划了。” 

64.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译】孔子说:“听到传闻不加考证随意传播,就是抛弃了道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精髓(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xyi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