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干货Δ技能Δ日常谈写作想法
读彭小六《我没学过写作》有感

读彭小六《我没学过写作》有感

作者: 牛粪茶壶 | 来源:发表于2017-08-01 01:08 被阅读222次

彭小六《我在2年内写了60万字,出了2本书,可我没学过写作》

本文是对彭小六文章的留言,算是我谈写作的小纲要,他以个人的经历告诉大家,真正的技巧是多读多写,我在此基础上随便发散了几句,认为思维方式和知识积累很重要。

来自彭小六文章

这篇很中肯,忍不住点个赞。

开篇提到“不要单一变量思考问题”,生活是个复杂系统,应该多变量多视角思考,除了单一变量的变化还要考察多种变量的联系,这是思维问题。很多朋友想写作,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原因是脑袋中知识储备太少,多读多看多写多思考,多维度观察生活这个复杂系统,想法自然会多起来。

文章开头的写作流程很好,搜集信息,确定话题,选择框架或文体,匹配资料,修改。建议写作的生手带着问题(话题)去搜集资料,在搜集资料时打开脑洞,把相关问题的理论、事例,数据,方法,视角,文体等按规则分类,同样类型的话题会有很多资料,选择代表性的整理,资料越丰富,未来写作越轻松。哪怕用最笨的办法,修改模仿,也能完成写作。

话题已定,资料搜集完毕后(如果脑子存货多,可以不用搜集,那就在脑海中思维),开始对资料整理分析,可以挖掘新视角,选择新文体,或融入新理论,或举新例子新数据重新论证,或提出新方法,或者平铺直叙,把各种事例重新排列组合,变成自己的语言,或者反面论证……最不济以个人的事例,生活故事,个人的真实想法写起,随便写都是一篇文章。要注意逻辑自洽,行文流畅,让读者读懂。这种方法,恰好是多变量多视角思考问题的基本方法,盆友们可以揣摩揣摩。

写作是个思维方式问题,多读多看积累素材,脑海中才有知识框架,才知道如何思考,如果没有储备,没相关理论方法论各种文体和写法的积累,如何去想都是问题,更遑论游刃有余排列资料,创新写作了。前期锻炼时,可以就一个问题深究,比如讲故事,讲故事的技巧有哪些?正叙反叙,细节修辞,矛盾冲突,情境立意,找写经典小说,经典案例,看看别人如何写的,然后点经典评论,好之所以为好(文学理论),慢慢就掌握讲故事的精髓了,再下笔,如有神助,信手拈来。

很多技巧都是刻意领悟,刻意锻炼得来的,小六子的努力大家都能看得到,榜样就在这里。他从不会写,到随便写,到按兴趣专题写,再到写出价值写出结构力,再到各种工具的运用,丰富完善写作,是个漫长的过程。没人可以速成,速成的只是背后的方法,知识素材的积淀必须靠自己完成,通过大量练习从而游刃有余。

小六提出的越简单的方法越实用,这是极尽繁华的回归,开始拥抱写作本质了。比如写干货就用“结论先行”,先说观点后论证;写故事用“英雄之旅”套路;写青春励志,先讲几个故事,先说“我有一个朋友”,然后再给一个观点。张爱玲高中写散文,年纪大了返璞归真,用最朴素的语言写生活,就是如此,只需带上你的观点判断心情,就如老朋友说话一样,娓娓道来,出口就是一篇小文,这时,历练够了,变成一个有故事的人。

最后,借用小六翻译的欧阳修话语:无他,多读多写就是了。写多了,你就什么都知道了。我想,这是最简单的写作方法了吧。俺表示赞同。多看书,多练习吧,多加入一些简书的群组,抱着学习的目的,把文章推给懂的人提点建议,每个人都会进步很快。不求成为大作家,只求智慧表达,加油。

报考大学时,我第一志愿是汉语言文学,后来调剂到思想政治教育,搞了教育。当年有点文字梦,现在不考虑了,因为人人可以出书,写书已经没啥诱惑力了。十几年前我自办院报,如今又想重新办一份自己的报纸,这时的写作不为文采,不为故事,只为个人观点的表达。

小时候读了鲁迅等大家的文章,有个感触,会写文章的人,文章会承载作者的思想看法观点,读其文知其人。我能理解很多盆友的心情,希望用细腻的笔触描摹外在和内心,一方面清晰表达自我,另一方面粉饰美化达到个人理想的期望,这就是文字的魅力。年龄越大,观点越多,越渴望表达,渴望被理解,文字就是触媒,和说话一样,不吐不快。

关于写作,和说话一般无二,先从模仿开始,模仿背诵,理解输出。如果边模仿边学文学理论,知道各种文体的历史,特点,技巧,之所以好的地方,学起来会更快。多读经典,有意识模仿锻炼,哪怕抄袭,也能慢慢上道。等想法多了,根本不用草稿,也不用资料,脑子一转,张口就说,下笔千言,表观点,说故事,讲理论,列方法,这种状态需要积累,真没啥技巧,积累够了,随便写,根本不用技巧。没积累,用了技巧,写出来还是相对肤浅。

所以,大家大致明白写作之道了吧,不管是文学体裁,还是专业论文,各有各的道,话语体系不同,表达方式不同,技巧不同。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观千剑而后识器,多读多看多背多写,摘抄记录,抄袭模仿,独立创作,最后随心所欲。用文字有效率地表达,人与人之间更顺畅沟通,才是文字真正的魅力,这种魅力属于大家。

来自彭小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牛粪茶壶:彭小六 不给我加薪,我就离职!——好的,你走吧。http://www.jianshu.com/p/db5388ebeeca

    有人给他留言:我以前就是典型的二维码式思维,毕业了没留在大城市,就感觉自己应该在十八线小城市养老了,天天混吃等死。写了几篇文章写不下去,就觉得自己不是写作的料子。幸亏现在反应过来了,正在慢慢改变。
    另外,我想问一下六哥,您写文章,里面论据这么丰富,是怎么收集到的呢?能讲一下收集的途径和方法吗?谢谢:pray::kissing_heart: :sob:我心里其实有答案,但又侥幸的想万一有什么方(jie)法(jing)呢……我错了,我这就滚去老实看书。

    我回复:没啥具体方法论,所有材料都可以成为素材和论据。关键不在这里,而在于看到材料后的思维,写作必须有个主题,契合主题的材料有无限多,随便拿出一些,通过自己加工,排列组合就能成一篇文章。

    比如这篇你六哥写的仍然是思维方式的问题,通过《大秦帝国》覆灭原因的刻板认知到(标准认知)老罗的评论,引出矛盾;通过朋友相亲的征婚帖(标准化),到凭感觉的不确定性,那一低头的微笑等等,引出任正非的灰度思维和二维码思维的主题。

    大部分人是简单的单线条思维,非黑即白,而灰度思维认为事物具有无法描述的准确性,通过可靠的直觉等,无限细化量化各种因素,这种复杂的不确定性的思维才是考察事物应该具备的。你六哥通过个人经历(时空范围内)半年来考量各种因素变量,才做出了结论。这是灰度思维的运用,不是非黑即白的任性。

    在文中旁征博引,目的很简单,一般是显示自己博学多才的学识见识,因为小白喜欢盲目崇拜,引用材料多的小文显得严谨,权威,学术论文就有类似特点。这是写作方法和技巧而已,用自己的观点表达文章主旨,我第二段就能讲完它的核心内容,但没多少人喜欢看,所以,内容和表达形式的统一,才是高手的表现。

    知道你六哥如何选题,如何组织内容,如何用段落表达中心思想,基本就知道材料如何搜集如何去用了。先定问题,这问题哪里来?看书来的,有了题目主题,列个思路或大纲,这几段就是大纲,讲故事或事例为论据,引出主旨,最后方法论或总结。把相应故事和类似理论的论述融入文章,增加权威性,可读性,显得很牛,这是写作技巧。

    欧了~
  • 牛粪茶壶:作为一名高中生,写作是一个硬伤啊,每次都磨蹭磨蹭,没法下笔啊,需要好好向你们学习写作技巧

    回复
    牛粪茶壶: @踮起脚尖zfj 多读点美文,背诵点诗词警句,励志的,描写心情的,描写风景的诗歌,句子整理一些。励志的典故背诵一些,对各种话题需要留意一些范文,比如写友谊的,公平正义,奋斗,未来……把历次作文整理一下,看看考的什么话题,研究如何破题。

    美文,散文诗,泰戈尔诗集等可以适当读一下,看自己擅长写什么文体,就自己擅长的文体来准备。高中的作文一般都是话题作文,每个热点都可以提炼出一个关键词,把多年来的高考作文,平日中可以看到的各种类型做整理,会发现每一种类型都有很多素材,素材多了,下笔就快了~

    多读,多写,多整理,多背诵点。整理各种话题:亲情,爱情,友情,真善美,励志,社会热点,合作……不管题目如何多变,最终落脚一个话题,比如2017年以中国关键词(三个)帮外国人了解中国,自选角度文体,选啥角度?就是方向视角,什么话题?中国美中国特色,谈到美中国哪里美?风景美,人美,美食,以美为题,把风景的,人物的,美食的素材列上,一篇关于美的就出炉了。

    也可以写中国的善良(道德)啊,中国的未来啊,中国的发展,中国的速度……任何一个题目进行破解,会找出很多契合点,这个话题破题的过程,就是联想积累的素材,寻找曾经整理的关键词的过程。多读多思考吧,会进步很快的,加油~
    踮起脚尖zfj: @牛粪茶壶 谢谢前辈
  • 鹤舞乱青天:好一个没学过写作,是在说根本没啥可学的吧,水喝多了,尿自然会出来的
    牛粪茶壶:@鹤舞乱青天 可以来篇:人生撒尿论:heart_eyes:
  • 隐尘非:很多时候看你在文章下的评论,你的评论比作者还认真。
    牛粪茶壶:@隐尘非 吼吼,感谢支持,俺骄傲~:v:
    隐尘非:@牛粪茶壶 你的留言很不错的
    牛粪茶壶:@隐尘非 敢兴趣滴话题俺会评论一下,自己懒得写,评论一下本质也是写一篇小文。自己写的没人看,留个言比自己写看的多,哈哈~:flushed:
  • 简约_:读牛粪茶壶《读彭小六《我没学过写作》有感》:积累学习才是王道。
    牛粪茶壶:@简约_ 吙,这评论简单有力,看来功力不凡,哈哈~:clap:
  • 田宝谈写作:彭小六没学过写作,他的作品除了干货其他文章也很一般吧
    牛粪茶壶:@田宝谈写作 还没睡哇。没咋读过他的文儿,今儿随便看了一篇,赶脚还算谦虚,就留了点言~:sunglasses:

本文标题:读彭小六《我没学过写作》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xzr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