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看到一篇文章,据说是在一份世界范围的问卷调查中,问一个人老了后最后悔什么,结果得到了高度集中的五个答案。

百分之九十二的人后悔年轻时不够努力。
百分之七十三的人后悔选错了职业。
百分之六十二的人后悔对子女教育不当。
百分之五十七的人后悔没有好好对待自己的另一半。
百分之四十五的人后悔年轻时没有善待自己的身体。
说实话,看的第一印象就确定这和什么世界性调查无关,因为这其中体现的全是我们中国人的生活思维,应该是作者太想让这篇文章引起注意而使用的话术吧。但同时,我却对这篇文章想要表达的结果有所认同,因为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这五个方面纠缠,谁也不会多,谁也不会少,谁都不用笑话谁,明明白白的,以至于都可以不需要总结。
甚至都不需要等到老,甚至在现在有一半的人等到四十岁以后就已经多多少少产生这样的情绪了。这一点,相信每个身边有这样年纪的朋友的人都会认同,如果自己也是到了这个年纪,够诚恳的话,也应该会认同。
到了那个年纪,聚会聊天,起码有一半以上的话题都脱不开这些范围吧?
到了那个年纪,静思独处,万千思绪里起码也有一半都脱不开这个范围吧?

如果年轻时自律一点,如果年轻时踏实一点,如果年轻时思想周全一点,如果从小对孩子多用心一点,如果从一开始对另一半多理解多包容多忍耐一点,也不至于成现在的模样。
但是,这又能说明什么呢?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提出这个概念无非就是提醒每个人,善待现在,善待自己已经拥有的,而不是等放肆过了挥霍过了忽略过了以后,在某个年纪时后悔不已。
本意没错,感觉也很发人深省,但就是深省完了后,认真想想,才突然感觉完全是废话。
好吧,说两个理由。
其一,凡看了后深有同感的,绝大多数必然都是已经心在后悔的人了。正因为经历过了,后悔了,无可挽回了,才会觉得真是说透了人心和人生。同感有了,但有用吗?
其二,凡看了不以为然的,绝大多数必然都是才开始人生的,对自己充满自信的,坚信自己可以改变生活的人。对他们来说,不经历,不可信。都不以为然了,那有用吗?
这才是人生的无可奈何。
很多时候,人生真是说不了道理的,哪怕这道理几百上千年的被无数人验证,但放在具体的人面前,往往只需要一句话就可以被推翻,那就是我只想体验我自己的人生,万一不一样呢?
是啊,谁愿意按别人的道理走别人感悟过的路呢?万一不一样呢?谁敢确定呢?
每个人都只有一辈子,每个人都有把自己活成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渴望。这一点,没谁不一样。
所以,道理从来是用嘴说,而生活,从来需要用生命去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