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歇尔·卢森堡,生于1934年,国际非暴力沟通中心创始人,全球首位非暴力沟通专家。在对非暴力沟通理论的研究和实践中,卢森堡解决了现实中的许多矛盾和冲突,其中甚至是国际层面的争端,这让他成为世界顶尖的非暴力沟通专家。
如果用一句话来阐述这本书的核心思想,那就是:遇到人际矛盾时,用体会彼此的“感受”和“需要”来代替批判思维。
这本书之所以吸引我,最大的一点,就是遇到人际冲突时,有了一个全新的思路来代替我们习以为常的一些不良思维习惯:比如用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去给别人贴标签、比如很喜欢批判别人,比如喜欢进行比较、比如习惯于逃避责任...
1 遇到人际冲突时,为何要放弃批判思维?
语言使我们陷于是非之中。它擅长将人分类,把人看作好人或坏人,正常或不正常,负责任或不负责任,聪明或愚蠢,等等。我相信,诸如此类的评论暗含着我们的价值观及需要。不幸的是,以这样的方式提出主张,很可能会招来敌意,使我们的愿望更难得到满足。
暴力的根源在于人们忽视彼此的感受与需要,而将冲突归咎于对方——至少大部分暴力的根源都是如此,不论是语言、精神或身体的暴力,还是家庭、部落以及国家的暴力。
所以,关注彼此的感受和需要,而不是关注在对别人的行为和话语进行道德评判和比较,这很关键,却也不容易,需要反复实践。
2 怎么理解“感受”和“需要”?
对他人的指责、批评、评论以及分析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
有时,我们认为自己受到了指责,实际上,那些话是他人表达需要和请求的方式。
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直接说出我们的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
我们会与父母、与兄弟姐妹、与朋友、与老师、与同事、与上司等关系网中的形形色色的人发生冲突,如果我们能够理解,你对别人的指责或别人对你的指责里都暗含了双方各自的需要和价值观,那么我们就能做到本书的非暴力沟通最核心的要点:感受对方,并且体会他的需要。(不要用批评的方式以求他人的改变,那是不可能的。)
书中把各个要素分得更细,并进行详细讲解。我认为能理解这个核心观点,在此基础上,在辅以书中的其它的方法,我们的性格就会变得更加具有亲和力,我们的幸福感会得到巨大的提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