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与[人生关键字]系列征文第四期[始]主题征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在故乡,有一个人,静不想见到,不愿面对,就是涛。
涛在静心中很独特,一切要从一张照片说起。
静还是个小小女孩,看邻居家挂在墙上的相框,一张一寸黑白照吸引了静的注意,她问:这是谁?
那就是涛的照片,涛住在村子大南头,和静差不多年纪。
静默默记住了涛的样子和名字。
小学三年级,静和照片上的男孩涛成为了同学。放学后静跟着同学曾去涛家做过几次作业,在涛家的小院里,几个孩子一起玩游戏,讲八卦故事,很热闹。
涛有着普通农村男孩没有的清澈眼神,还有那种让人一看温暖到心里的气质。
静到了初中,有了女孩的矜持,她和涛不同班,上学路上经常能偶遇,两人有一句没一句地聊,也常常会半天沉默不语。
涛有时会去静家聊作业。静坐在桌前,手里握着笔,涛坐在旁边,他会说,这个单词应该这么读,那样读不对,有个典故是这么来的。静很认真地听着,好像从来不知道的样子。
慢慢地,静放学后常盯着门口那丛竹子看,涛走路那么轻快,会不知不觉就从那后面转出来。
静并不是一个安静的人,常常调皮生事,天不怕地不怕的,唯独见了涛放不开。一次静在班里和一男生争吵,随手拿起铅笔盒去敲男生脑袋,却发现,涛正走在她教室前,看着她,她一时手足无措得红了脸。铅笔盒拿在手里,放也不是,不放也不是。
雨后,静和女伴在花坛边捡夜来香种子,不知不觉就来到了涛的教室前,静听到有人打招呼,抬头,涛正笑着看她们。她仓促得回了一声,女伴很好奇地问:“是你哥哥吗?”
“不是呀,快走!”静拉着女伴快步跑开。
静去办公室,遇到涛的班主任,两人闲聊了两句,班主任像想起什么一样,问静:“你和我们班的涛是一家人吗?”
静惊奇地涨红了脸,疾声否定:“才不是呢,我们怎么可能是一家人。”
涛的班主任也同样惊奇得看着静的反应:“看你们同姓,还以为是一家人。”
静压抑住狂跳的心,说:“不是。”红了脸,走出办公室。
静学习好,经常被学校表扬,涛慢慢和静有了距离。
上学路上,涛对静说:“我那里有两本物理知识科普,看你刚接触物理就学那么好,你拿去看看吧,应该挺有帮助。”静把那书看了又看,没再还给涛。
当中考升学压力摆在面前时,静彻底失去了涛的消息,后来才了解到,他退学了,回家跟着家人做了生意。
静读书,升学,离开家乡,后来在异地成了家,再也没有见过涛。
曾有一次,静带着孩子住娘家,听到院子里有说话声,问娘,说是涛来串门了,静在里屋凝神倾听,到底也没有出去。
当天晚上,静写了一首小诗《如果》:
还记得曾经
初见咋惊欢
在相框众多的照片里
你是我目光里的唯一
眉宇间有着与众不同的气质
搜寻你
在每一个路途转弯的幽径处
在每一个放学汹涌的人潮里
可是
却在你上前搭讪时
羞怯得低了头 讷讷不能语
喜欢你温润的目光
喜欢你走路酷酷拽拽的样子
不会揭穿你自装的高大
也不会在你面前没心没肺的无所不知
可有个叫前途的家伙
它无情让我们走向不同的路
我知道初见咋惊欢
也体会到久处亦怦然
如果时光能定格住神思
我也希望有
如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