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与【人生关键字】系列征文第四期【始】主题征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在政府部门工作这么多年,一直没得到领导赏识,没得到上级提拔,大概是因为我是一个老好人吧。同事们认为普遍认为我是老好人,做事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从没有和谁红过脸、吵过架。
2012年毕业参加工作,在乡镇上待了3年多,县上1年左右,然后就考到了现在的单位。十年间,四个单位,从来没有和任何同事发生过冲突,无论公事还是私事。
实话实说,我并非以此为荣,反而引以为耻。我心里清楚得很,大家一方面喜欢老好人,喜欢老好人的随和善良;同时又希望尽可能在老好人身上占点便宜。而且社会上有些人旗帜鲜明地反对“老好人”主义。
大家看到的我是一个老好人,没看到的我其实是一个害怕冲突,回避冲突的胆小鬼。我害怕和别人发生矛盾,一旦“开战”,我不知道怎么才能取胜。于是选择老老实实的,不和别人发生冲突。
大学时和同寝室舍友因为小事争辩起来,看着他居高临下,面红耳赤,大吼大叫的样子,我就知道自己肯定吵不赢了,干脆闭嘴,随他吵去。
高中时,我和同宿舍同学打了一架,结果自然是打输了。他比我高、比我壮,但这些不算啥,关键是他比我狠。本来身体上我就明显处于劣势,而在打架手法上他也比我更娴熟。
这是我长大后几乎仅有的与人发生冲突的两件事。吵也吵不赢,打又打不过,所以参加工作后,我的性子越发温和,几乎从不与人发生正面冲突。看似性格温和,实则是因为发生冲突后不知该怎么收场。大家也都很“配合”,不怎么为难我。
但是做老好人终究是要得罪人的。在乡镇政府上班时,大部分同事下午下班后都要回县城的家中,包括值班人员。有一天晚上八点多县上来暗访值班情况,结果被通报批评。而我也不得不检讨,因为我随口就答应了帮两个人值班。
从那以后大家都小心了很多,我也更老实了,每次只答应帮一个人值班。免得“好心办坏事”。
然而工作上与人为善这一套放在家里却行不通,结婚后经常和老婆拌嘴。最典型的冲突模式就是,她要喊我做点啥,我必须马上去做,否则她就要发火。都说急性子和慢性子可以互补,我体验到的却是冲突。一开始我还是尽量配合,后来不耐烦了,有时就和她争辩几句。可我发现她似乎有点“享受”这种吵架的感觉。
有天晚上她下了班,我已经带着娃睡着了。她没带钥匙,敲门声我没听到,打电话也没听到。大概过了十几分钟,我突然醒过来,再打过去已经关机了。很快岳母电话打过来说她在哪里,怎么怎么样。我当时心里拔凉拔凉的。但最终还是屈服了,硬着头皮把孩子留到家里,到小区里接她。
那次真是伤到我了,孩子才刚刚两岁多,我很担心。她却发脾气、使性子就因为我没有及时给她开门。我搞不懂,自己与人为善这一套在单位应付那么多人都吃得开,怎么在家里应付她一个人都不行呢?这让我痛苦不堪。
痛定思痛,经过刨根问底、深入挖掘,我发现其实我和她在童年生活中有一点很相似,就是伴随着“家庭暴力”成长。只不过我经历的时间短些,她经历的更长久一些。
我至今都清晰记得,有一次父母又吵起来,我和弟弟吓得在卧室不敢出去,弟弟还小,只是惊恐的瞪着眼睛,而我两手发抖。一边抖,一边给弟弟折纸飞机。那年大概五六岁吧。等到我上小学后,那种大吵大闹的场面就没有了,但随时可能为了一点小事争吵几句。
她小时候也有类似的经历,即便现在,岳母也经常把岳父吼来吼去的。她描述的“最可怕”的场面确实要可怕些。岳父母都爱打麻将,有一次两个人在同一桌,岳父嫌弃岳母没打好,害他输了钱,两个人就边打边吵。结果越吵越凶,索性牌也不打了,岳母直接动手打了岳父。岳父还了手,岳母气的跑到厨房拿了菜刀就要砍人。好在被众人按下来。那年老婆已经上小学二三年级,当时就在一旁看他们打牌。吓得哇哇大哭。
可能就是受此影响,我很讨厌吵架,讨厌冲突,小学时我还有点调皮,喜欢打打闹闹,可自从初中以后就开始有意识的远离矛盾冲突。而老婆似乎走上了和我不同的道路,可能和她经历的原生家庭阴影更长久有关吧。
后来,我学到一个词,“蝴蝶效应”,我觉得那段童年阴影就像一只埋藏在心底的蝴蝶。每到了一个新环境,每遇到一位陌生人,那只蝴蝶就会扇动翅膀,提醒我要谦虚谨慎、与人为善,宁可小心错过、不可大胆妄为。
我没有小聪明,更没有大智慧,只是一个老好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