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我在e411 这台仪器放标本,一个老师也在那里,我好似把标本放错了位置,此时老师只跟我说标本应该要放在哪里,态度挺冷的,但是没说为啥要这样放,这时我的心里是委屈、愤怒,心想怎么可以这样子,这么冷,面无表情,还不跟我说我错在哪为啥不讲这么放的原因。为什么在这样的情景当中,我会产生这两种情绪?这背后的信念、事件又是什么呢? 运用情绪树对这两种情绪分析一下。
情绪树
委屈:老师的态度有点冷
愤怒: 老师没跟我讲为啥要这样放?
背后的信念: 我交了学费,来到这里就是要来学习的,老师应该主动教我们,而且态度应该好点
背后的事件: 从小以来,在学校学习都是老师主动教学,学生被动学习,长期以来形成一个思维模式就是“别人应该主动教我们”,当别人不主动教我们,我们心里就会有委屈,愤怒等情绪,这是现实事件与自我认知冲突所形成的情绪感受。
意识到这两点情绪是外界事件的发生不符合内在的思维模式,那就慢慢改掉这个思维模式,形成“主动性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