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韩信被绑时的眼神,刘邦很不舒服。
他觉得韩信虽为汉朝立下了汉马功劳,却一直不算忠臣。想当年自己身陷楚军重围,向韩信求助。韩信不但不带兵前来,还以此为砝码要求封齐王。后来又与彭越不守联合作战盟约,让自己差点丢了性命。直到张良出谋划策,答应分封给他们土地才肯出兵。
如今还窝藏钟离眜,拒不承认。他摇头自言自语,韩信呀,韩信,你踩着底线,犯大忌了。你做得了初一,我就做得了十五,可别怪本王不讲情面。
为表忠心,你不惜杀了铁哥们钟离眜,提着他的人头来见我。我把你绑了起来,再派人查找你谋反的证据。可惜没有找到,难道我错怪你了?
为刘家江山长治久安,为天下不再起纷争,我必须扼杀这种可能。
唉!考虑到其他诸侯和将领的感受,我只夺去你楚王之位,改封淮阴侯。没有实力兵权的你,还能折腾什么?
想到这些,刘邦满是皱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张良很长时间不上朝了。他请求回家休养身体。每天除了看书,教两个年幼的儿子读书习武,还拉着夫人研究辟谷养生术。他说自己以前没时间陪家人,现在天下已定,也该做些想做的事,享受天伦之乐了。
话虽如此,张良还是不忘吩咐侍卫三多去几个同乡将领那儿走走,联络感情。三多把看到的和听到的大小事,绘声绘色地跟张良说个没完。他都默默听完,然后若无其事忙自己的事去了。
这让三多很难理解。别人的主子得到皇帝的封赏,就呼风唤雨,威风地出入朝堂,连家里的仆人也觉得很有面子。没得到封赏的将领也不认怂。他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讨论:以皇帝爱恨分明的个性,下一个该封赏谁?会收拾哪一位?
一年过去了,群臣的争论还没有停止,奖赏更是迟迟未到。刘邦的杀人惩处越演越烈。
有些将领听说韩信被降为淮阴侯,更沉不住气了。觉得这样的大功臣都差点没命,自己岂不危险?
又听说燕王藏荼说话太冲,被人告发谋反,第一个被杀了。韩王信因害怕刘邦怀疑,极度恐惧的情况下干脆公开投降匈奴,最后也逃脱不了被追杀的命运。还有刘邦的同乡,患难与共的卢绾,一样被逼得逃亡匈奴。
最惨的是从楚军投奔过来的彭越。刘邦为了警告其他将领和功臣,下令将他的尸体剁成肉酱,再分赐给各位诸侯和功臣品尝。
朝堂上下人心惶惶,将士们胆颤心惊,已有王逼臣反的迹象。
知道这些情况的张良,沉不住气了。他不能让将领们以死相搏,更不能让统一的诸侯再起事端。
![](https://img.haomeiwen.com/i3106924/da841ed462cc6ac7.jpg)
第二天,晨曦刚起,白雾袅绕于林间,鸟儿在树梢上轻唱。阳光伴着青草的味道投入屋内。张良站在窗前,忙着穿衣戴帽。侍卫三多已备好马车,正在院门口候着。
夫人见张良要出门,一如往常不多问,只默默地准备干粮和行装,嘱咐三多好好赶车,小心照顾留侯。
三多进屋拿行李,兴奋地问:“留侯,这次我们去呆几天?”
“去去就回,用不了几天。”张良转头问:“三多,依你看,韩将军会谋反吗?”
“好多人都说韩将军想谋反,但我觉得他不是这样的人。如果他想谋反,又何必等到现在?”三多挠着头,用询问的眼神看着张良。
张良叹了口气,没有说话。他当然知道韩信没有谋反,也明白汉王早有杀韩信之心。韩信三番五次要挟汉王,不知进退和利弊,让上司有危机感,就是自寻短路。汉王、萧何、陈平和我年纪都不小了,万一我们先去,谁能压制得住韩信?
“昨天你说韩将军对樊哙将军怎么了?”张良问。
“我昨天跟你说,你还批评我多事,让我憋得难受。”
三多见张良不说话,便接着说:“听说韩将军降为侯后,有天从樊哙将军家门前经过,樊哙将军虽官职比韩将军高,仍然殷勤地将韩将军请到家里,执臣下对王的礼节,谦卑地说:‘大王肯光临敝舍,臣下我真是感到无比荣幸。’韩将军本来就瞧不起樊哙,见樊哙如此,更是一脸嫌弃,只稍坐片刻就告辞了。
樊哙将军跪着将韩将军送走。韩将军一出门便大笑道:“我还真是丢人,这辈子竟然同樊哙这样的人在一起共事。”
听了此话的张良,脸色很难看。他像对三多说,又像自言语:“你们太小看樊哙了,他可不是只有匹夫之勇的人。韩信呀,韩信!让我怎么说你好?”
洛阳宫外,连绵起伏的群山满是苍绿,山坡上的树木不声不响地抽出新的枝条。一排排杨树开花了,串串紫红色花瓣长满软软的细毛。细毛在微风的吹拂下,像慢慢爬动的小虫。
争相斗艳的春花,让刘邦想起群臣的争名夺利。他郁闷地向南宫走,不耐烦地问身边侍卫:“传留侯进宫,有事商议。“
“留侯今天来了,正在宫里候着呢!他说不打扰您赏春。”侍卫低声应。
“这破春有啥好赏的?“刘邦一甩衣袖,阴沉着脸大步走着。
张良见到刘邦进来,忙上前拜见。刘邦上前笑眯眯地问:”听说你身体不好,在家忙什么呢?”
”劳您挂心,现在好多了。我每天除了看书和调养身体,无欲无求。”张良谦和地说。
两人许久不见,自然有许多话要说。他们边走边聊,不知不觉就走到南宫的空中阁道。刘邦远远望见楼下廊亭,有几位将领正围坐在一起,低头在商量着什么,似乎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他扬了扬下巴问张良:“他们在做什么?”
张良抬手作揖道:“陛下您不知道吗?他们在商量谋反。”
刘邦一愣,原来子房也知道有许多人想图谋造反。他吐了口气问:“天下已安定,他们还有什么理由要谋反?”
“您以平民身份起兵,靠这些人夺得天下,现在您做了天子,所封赏的都是陛下亲近的将领和谋士,所杀的是您怨恨的人。如今将领们 都在计算自己的功劳,认为天下土地不够封赏了。他们既担心您无法全部封赏,又害怕您怀疑记恨以前的过失,所以聚在一块商量寻出路,想先发制人。”
刘邦忧心忡忡地说:“怎么办呢?”
“大家都知道,您向来憎恨分明。那谁是你最憎恨的人呢?”
刘邦沉吟片刻说:“雍齿。他虽与我从小一起长大,却为投靠魏国,出卖我,献出我的家乡丰县,至使我与家人处于危难。受尽折磨与屈辱。我恨不得杀了他。项羽战败后,他又来投靠,我又于心不忍了。”
“现在赶紧封赏雍齿,给群臣做个表率。群臣觉得雍齿都能得到奖赏,就不会再怀疑封赏之事。”张良意味深长地说。
刘邦觉得有道理。于是摆酒设宴。牙咬碎了往肚子里咽,努力挤出笑容,封雍齿为食邑的侯爵。并催促丞相、御史给群臣按照功劳分封下去,不得再拖。
众臣红光满面地从宴席上出来,都欢天喜地说:“雍齿这小子尚且能封为什邡侯,我等有这般功劳,汉王自然不会忘记的。”
将领们终可睡个安稳觉。
有一个人却彻夜无眠。他就是在这件事中捡到大便宜的雍齿。
接到宦官传达皇帝口谕时,雍齿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本该对自己恨之入骨的刘邦,竟然把什邡侯封给了自己,待遇与功臣将相差不多。可能吗?可信吗?
雍齿战战兢兢地接旨,硬着头皮参加皇帝摆的宴席。即使是断头宴,他也不敢不去呀!
从南宫宴席回来后,雍齿在家一会哭一会笑的疯样,吓得妻儿老母不知所措。
他们之前看着这个七尺男儿成天忧心仲仲,寝食难安。听说几个功臣被追杀后,更是躲在家不出门了。生怕引起他人的注意,跑去提醒汉王还有这么个人。
雍齿常在梦中惊醒。梦里不是在荒漠被汉兵追杀,就是刘邦掐着他的脖子在拼命。
每次梦里醒来,雍齿都一身冷汗,拔凉拔凉的身心让他清楚地意识到:从抛下丰邑偷偷溜走那一刻起,就无脸面见刘邦了。开工没有回头箭,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背叛汉王的事过去好几年了,仍是他的标签和耻辱。
本以为跟随霸王能有出头之日,没想到……事已至此,厚着脸皮求刘邦收留吧。
刘邦那会儿正是用人之际,为安抚楚军战俘,没有立即收拾他。俗话说,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躲着躲着,刘邦不但没要他的命,还给他赏了个烧饼,封为侯。
想起刘邦封赏时的眼神,雍齿觉出那不是真的原谅或奖赏,而是自己成了他的一枚棋子,一枚可以让局势稳定的棋子。
雍齿坐在自家墙头仰天大笑。他不介意做棋子,既能避开杀身之祸,又能得到实惠的好事,谁还能遇到?
![](https://img.haomeiwen.com/i3106924/e3191b72e8f2e2fc.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