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要适应自然环境季节气候的变化,夏天的特点是“热”,故以“凉”克之,“燥”以“清”驱之。因此,《内经》饮食养生理论认为,夏季营养补充的关键之一在于“清”。
炎夏的饮食应以清淡质软,易于消化为主,少吃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清淡饮食能清热、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多吃新鲜蔬菜瓜果,即可满足所需营养,也可预防中暑。主食以稀为宜,如绿豆粥、莲子粥、荷叶粥等。还可适当饮些清凉饮料,如酸梅汤,菊花茶等,同时也不要饮烈性酒,不用过浓的调味品,忌食辛辣食物等。
饮食清淡,还要特别注意少钠多钾。钠主要以盐的方式存在,摄入过多可能诱发诸如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等多种致病性疾病,一旦提高人体细胞内的钾含量,削减钠的含量,不仅能降低上述诸病的发病概率,而且能纠正细胞变异,甚至促使癌细胞“改邪归正”。一日三餐,吃淡一点,将每天的食盐量控制在六克以下,不仅是夏季的饮食原则,也适用于其他季节。
除了清淡以外,夏季饮食还应该吃点苦味食物。《内经》认为,夏季人之所以常有精神萎靡,倦怠乏力的感觉,乃是源于夏令暑盛湿重,既伤肾气又困脾胃之故。而苦味食物可通过其补气固肾、健脾除湿的作用,达到平衡身体机能的目的。苦瓜、苦菜、蒲公英、莲子、百合等都是佳品,可供选择。
夏季不能暴饮暴食,不能吃的过饱,尤其晚餐更不应饱食。(但现代人平时上班中午在外面凑合吃一顿,晚上回家大吃大喝,宴席基本上都安排在晚上)。
谚语说:“少吃一口,活到99”。《黄帝内经.素问》指出:“饮食有节”、“无使过之”。老人小孩消化能力本来不强,夏季就更差,吃的过饱消化不了,容易使脾胃受损,导致胃病。
夏季要少吃生冷食物,少冷饮,特别是冰。老人脾胃消化吸收能力已经逐渐衰退,小儿、儿童消化机能尚未充盈,在夏季有受到暑热湿邪的侵蚀,影响了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如吃生冷食物、喝冷饮就会损害脾胃。生冷食物是寒性食物,寒与湿互结,就会使脾胃受损,导致泄泻,腹痛之症发生。(我年轻时,喜欢吃冷饭冷菜,隔壁老奶奶看到吃冷饭冷菜都会说,饭菜要热一下,吃冷食会伤胃。我那会儿根本就听不见,依然我行我素,结果是不听老人言,吃苦在后头)
世上没后悔药了,我现在知道了,还是要听听别人的意见。
本书作者为我们推荐了几款夏季的绝佳饮食:
最佳汤肴——番茄汤。夏令时节,多喝番茄汤即可获得养料,又能补充水分,一举两得。番茄汤所含番茄红素有一定的抗前列腺癌和保护心脏的功效,最适合于中老年男性。
最佳肉食——鸭肉。鸭肉不仅富含蛋白质,而且由于,即属水禽,还具有滋阴养胃,健脾补虚利湿的作用。
最佳饮料——热茶。夏天离不开饮料,首选饮品应是极普通的热茶。其中,红茶中富含钾元素,既解渴又解乏。
最佳营养素——维生素E。专家介绍,人在夏天会遇到三大危险,即强烈的日照、臭氧与疲劳,而维生素E可将这三大危险降到最低程度。维生素E在麦芽、麸皮面包、胡桃里泥、奶制品等食物中含量较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