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孩子的心声,和孩子一起成长

作者: 三月花开了 | 来源:发表于2018-11-17 10:09 被阅读11次

    有一段时间,我疯狂地想要拥有属于自己的独处时间,想要在除了上班、带孩子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之外,有属于自己的独处时间,能够专注于阅读、写作,体验一下心流时刻。我尝试过在孩子睡觉后看书写字,结果却是到了凌晨一二点还睡不着觉,大脑处于极度兴奋状态。于是我想到了早起的时间,晚上和儿子一起早点睡觉,早上比家里人都早起俩小时,没有人打扰,早睡早起对身体也好。

    可是想象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好不容易五点多爬起来,洗漱完毕,坐在书桌前准备看书的时候,从房间里面就传来了儿子的哭声,于是我只好放下手中的书,冲进房间继续哄睡。

    情况好的时候,可以让他重新入睡,情况不好的时候,他就直接起床了,我这一天的独处时间就没有了。

    这种情况不是偶然,一周五天,能让我专注俩小时不被打断的时候,基本没有。这让我很苦恼和焦虑,甚至抱怨自己有一个不省心的宝宝,为什么睡眠总是这么浅,为什么睡个觉都要有人陪着。是不是身体缺什么导致睡眠不好的呢?


    最近看了一本书,叫《看见孩子,看见自己》,作者布拉夫曼是一名心理咨询师,五十多年来都从事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在《看见孩子,看见自己》这边书中,布拉夫曼记录了与24个孩子心理咨询的过程。这些孩子中,小到1岁多,大到十几岁,都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尿床、梦游、恐惧和害羞等等。在做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布拉夫曼通过观察孩子的言行举止、父母的表现,以及孩子画的画等等方法,了解到每个孩子虽然遇到的问题都各不相同,但是在这些问题的背后,都有一个相同的影响,那就是因为父母自身对孩子的影响。

    当我们父母发现孩子的问题却又无法解决的时候,我们可以反省一下下面三个问题,看看是否是自己影响了孩子,使得问题无法解决。

    1,是否因为父母的情绪和行为影响到了孩子?

    在《看见孩子,看见自己》的第二章,布拉夫曼讲到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出现大小便失禁的问题,已经有了两三年,而他的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爷爷的离世,可是他并没有在父母的面前表现出悲哀,而只是在自己的房间才悲伤。而且,他的父母却对这一状况并不知情。这个孩子非常害怕父母会离婚,因为他常常看到父母激烈的争吵。也许就是因为父母争吵的这些行为,让小男孩不敢讲出自己的感受,让父母没能找到问题的根源,也就无法找到解决的方法。

    现在很多小孩子都喜欢玩手机,并因此而影响了视力,家长想要阻止孩子玩手机,却没有思考过也许是因为父母的争吵、从工作中带回家的情绪,让孩子只愿意和手机交流。

    2,是否父母把社会认可的行为强加在了孩子身上?

    三岁的克劳德不再使用纸尿裤了,却学不会用便盆,他的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有问题,希望找医生寻求解决的方法,在布拉夫曼和这个家庭聊过后,发现了孩子不会使用便盆的问题,而父母自己之前却没有发现,一直以为是自己的孩子有问题。当发现了孩子真正的困难后,他们焦点不再放在不会使用便盆上面,而是用心陪伴孩子,理解和解决他遇到的困难,这个问题解决了,孩子使用便盆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当父母关注孩子的成长时,从一些书本和网络上会得到这样的育儿知识:1岁的孩子该学会什么,2岁的孩子应该懂得什么。于是父母以这个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孩子,一旦达不到标准,就会焦虑,觉得自己的孩子有问题。然而,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成长环境也不一样,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是否遇到了什么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去帮助他,而不是用社会标准去要求他。

    3,是否父母只看到自己感受,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7岁的莱昂总是把大便拉倒裤子里,他的父母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可是使用的方法却一直没有效果,在布拉夫曼的指导下,让这对父母改变以往表面的宽容和温和,而用严肃和具体的要求来帮助莱昂,逐渐改善了他的问题。

    在这个案例中,就是父母自以为是,用自己的感受和经验来评判事情的结果,没有从孩子的感受来反思使用方法的对与错。

    以上三个方法只是作为父母反思的一些方向,可以让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想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看见孩子,看见自己》这本书中的案例中,很多父母只带孩子做了一次心理咨询,布拉夫曼也并没有直接说这些孩子能够解决自己的问题是因为心理咨询的结果。但是布拉夫曼每一次详细的咨询过程都让作为母亲的我感到惭愧。在面对宝宝睡眠问题的时候,我只看到他糟糕的睡眠影响到了我的睡眠和时间管理,影响到了我自己的安排,却没有用心感受儿子在睡眠过程中,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用心观察后,我才发现,其实儿子的睡眠没有任何问题,他只是需要我的用心陪伴,只要我能够全心全意的陪伴他睡觉,他可以一觉睡到大天亮。相反,如果我一心想着赶紧哄他睡觉,睡完觉后我就可以离开去做其他事情了,越是这样想的时候,他反而睡得不踏实。我的着急和焦虑心情,都感染到了孩子。我在焦虑,他也感受到了焦虑。

    布拉夫曼在《看见孩子,看见自己》中,通过细心的观察和沟通,发现其实很多孩子身上的问题,可以折射出父母身上的一些问题。都说孩子最好的老师就是父母自己,而孩子最好的医生,也是父母自己。只要我们用心感受和倾听,就能够和孩子一起解决出现的问题。

    相关文章

      本文标题:倾听孩子的心声,和孩子一起成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zjb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