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在等你们来啦~”
同事甲在微博上狂@博友,附上图片,可以见到她刚剪的小清新短发,还有身旁桌上那个大大的星巴克杯子,满满的一杯拿铁。
假期将过,想必一帮博友也是一呼百应,个个盛装出席。
星巴克的文化,是同事甲带给我的。她微博的个人简介上写着:我不在家的时候,就在咖啡馆;我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
她平时不怎么请吃饭,但请喝星巴克,却一点都不手软。每个周五,单位附近的星巴克用广发卡可以打五折。因而在某个明媚的周五下午,幸许我们就会有机会一亲芳泽。那个时候,我喜欢拉开窗帘,眯着眼睛同阳光一道,品尝那一杯浓浓的咖啡。
我经常跟她说,你可以去星巴克上班了,都不用怎么培训。在她听来,这是一种赞美。她可以凭记忆将星巴克店里的饮品列个清单出来,还会跟你介绍每一种的特色和味道,根据你的口味帮你推荐。星巴克有什么活动,有什么新产品,她一清二楚。甚至连中秋的月饼,她都在星巴克买,绿色的印着美人鱼标志的月饼。
她笑称星巴克为“星爸爸”,亲切得很。我问她,星巴克的东西就算再好喝,天天去不腻么?她反问我,有没有听过星巴克的“第三空间”文化?
它是我的第三空间。她说,一个人在陌生的城市里,除了工作和睡觉的地方,星巴克成了我的第三空间。我喜欢带着IPAD,点杯东西,在那里安静地呆一个下午。那里的钢琴演奏和背景音乐让人很放松,翻翻杂志,发发呆,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有时跟同事或朋友出去,在那里聊聊天,打打牌,休闲而舒适。甚至,想有这么一个人,跟我面对面坐着,就算不说话,也很美好。
她描绘的情景着实令人向往。有一次,我特地挑了个人少的时间段,来到她经常给我们带外卖的那间星巴克,找了个角落,点了一杯拿铁。
喜欢喝咖啡么?我不知道。但既然咖啡拿来的是一种文化感受,那么,就不能单单从味蕾带来的感觉去判定喜欢与否。就像有人喜欢喝黑咖啡,并不一定是因为他喜欢苦苦的味道,而是他喜欢那种感觉,那种折磨味蕾的感觉。有人说,喜欢可口可乐,是因为它的咝咝作响,还有它要表达的无忧无虑文化。那么,正如同事甲所说,人们喜欢星巴克,想必是因为一种精神体验。
香醇的拿铁,让嘴唇有一种湿润而质感的体验。冬天里,这一抹的温暖,或许也能给人一种小资的感动。我突然想到电影《全球热恋》,想起井柏然扮演的那个傻小子,他煮出来的咖啡,飘浮着各式各样的心形。
也许,那是看得见的心情;而在这里,人的心情,也可以听得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