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笺社诗稿第十三话

作者: 倾蓝半步 | 来源:发表于2018-03-04 21:03 被阅读236次
    青笺社诗稿第十三话

        青笺社是由诗人青云子于2016年9月23日正式发起并成立的。诗社宗旨——真诚、鲜活的沟通是诗费尽心力想要到达的。目前诗社成员分别为诗人青云子(简书名:青云子的简书)倾蓝成诗:(简书名:倾蓝半步)、张聪(简书名:上天堂)、鹿(简书名:鹿莽莽)、卡班纪(简书名:沈夜骁)、川石(简书名:川石X)、涩萝蔓(简书名:涩萝蔓H)。

    诗社每月月初会由社员按序提供被评作品一到两首。其余诗社成员根据自己的感受理解及创作经验对交流作品进行点评赏析(有时候也可以是以诗评诗)。以此达到现代诗歌写作共同精进的目的。

    2018年2月的青笺社诗话恢复对外开放,同时这一期活动也是青笺社诗话在简书的首发。欢迎各位喜欢现代诗的简友驻足并关注。

    青笺社专题设在青云子的简书专题中。https://www.jianshu.com/c/c844294a885f

    《缪斯的侧影》https://www.jianshu.com/c/3d074dc6566d及子专题《缪斯的侧影精品专题》https://www.jianshu.com/c/025c550d576a也会视情况进行收录。

    二月被评诗品:

                            《火》

                                                                                              ——红与黑

                     

    图文作者:倾蓝半步

    青笺社诗稿第十三话

          火苗一点一点长大

          谦卑地舔着经文上的字符

          经纸卷缩

          如卑微的婴儿叹息着折回母腹

          又叹息着生出

          比轻纱更轻颤的呼吸

          褶皱着,翻卷着

          闭合成一只赤蝶滚烫的石质前生

         

          若有星眼泛红于微颤的蝶翼

          泼墨的风

          便幡一样迅速扑灭

          偶有盘旋挣脱的,轻轻一吹

          也就熄了满天晃动的呼吸

    作品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75f262e024df

    诗友评论:

    **这篇的主题蓝之前有和我说书名来着,这一首定的《红与黑》。其实最开始看得有点懵,觉得我最近颓唐的厉害,实在无法解读到一些复杂的隐喻或许什么。仔细想想,这是蓝的诗,大可不必费劲硬掰(蓝,青云的作品,让我学习起来不费脑π_π),按以往的觉悟,火苗,经文,赤蝶,幡,呼吸,不看之后给的配图,会很自然地说到佛说的往生,大概就是我看的主题吧。希腊贤者说过火的创始论,这样朴素的自然去了解经文上的字符,经文自然是被了解透了,以至于会归于前生。经文说白了是前人的一些经验,以供后世引路之用,对于自然而言,经验之谈真的就可以引导么?不如转投下世,再走一次世界估计这经文又是一种写法。其实我对后一节的星眼泛红实在腻得不行,归于蓝笔下的万物有情,可在我看来,似乎是这经文得以逃离自然的变数,获得一些喘息的幸存,而风却给了最后的结局定论。说了讨趣之娱,蓝,你烧个废纸至于这样?人生而不足三万日月,满天晃荡的感觉也不足年岁,若言事传情真能篇篇入文本,字字入文,那这辈子的经传是不是就又落入后人炉中?想来实在无趣。就我而言,这篇想法要比以往有些意思,破掉以往记你一句诗的感觉,而是全诗气息稳重,而非凝重的坠感。个人鱼见,年年有愚。

    ——青笺社·卡班纪

    简书主页链接:https://www.jianshu.com/u/1d7b4cf36610

    (这首诗来源于自己以五行为框架的一组诗歌写作尝试。至于副标题“红与黑”和小说《红与黑》无任何关联,只是一个方便延展的缘起。本诗中取其颜色,故有泛红,泼墨等词,但也仅限于此。气息问题正是自己最近写作中比较关注的,因为我想要写出轻得像山那样的作品来。轻而不飘,重而不滞。字字入文是不可能的,诗歌并不仅限于文字,一己愚见啦。至于你说的破除我的诗歌以前给你只记一句的评论,看了惊讶,但也真有必要思考并留意了)

    **《朝颜十四行》

    连经卷也合起了,又何必读什么诗呢

    趁又一个节令复苏,去学做几道菜吧

    用时下的果蔬,美好又无辜

    就像今年我刚成人的女儿

    每逢午后就有点像一个旧相识。

    我喜欢用美好这个特别虚的词

    当我看到不属于我

    也终将不属于任何人的东西

    我心生的欢喜比我一生的努力更美好

    它让瓦砾和牵牛花一样美好

    誊写经书的纸,有时比经文更美好

    (我有一本装帧细腻的小语种诗集

    上面的字我一个也看不懂。)

    墨水和顿悟一样美好

    作品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2aa20fe5733d

    ——青笺社·青云子

    简书主页链接:

    https://www.jianshu.com/u/4de31d6894b7

    (谢谢青云的和诗,这是我收到的第一首以诗评诗,况且是青云最擅长的十四行。好久没见青云的十四行了,很是惊喜。读来甚至能听到诗中阳光的潺潺流动。诗是什么,它绝不只是文字,它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洁白的纸张,微温的墨水,蓝色的朝颜,新鲜的蔬果,心怀的善意,这些都是诗,都已足够足够美好,醍醐的顿悟则更是如此。我喜欢十四行,但并不懂它的理论,更不会写,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我能看懂啊。再说了,努力的过程又何尝不是欢喜的过程呢?等着继续看你的十四行新作。不过以群主的专业功底下次点评最好理论板砖同时跟上,否则有点浪费诗社共用资源。)

    **我想起去年春节假期中生起过的一丛火,在未被光线污染的山村夜里显得尤其烈艳。巡游于旷野的风携走火星,像上古之神腾飞肉体之灵。火心深处,呼啸持续——纵使一切都将在顷刻间离去,更多的人依旧接踵而至,这人间已难道悲喜。烧毁经文,就能解构这千年虚构的谬误吗?一个石质前生,是否就能够逃脱神经末梢虚无的饕餮,使人们避免再一次踏上从精炼赤诚到松垮现实的征程?那些自圆其说的,花开各枝的释义,越来越难安慰午夜突然醒来的奇梦。自婴儿的叹息声中,我们惊觉某条错误的路程已像缺失阳光的藤蔓绕过了太多。“比轻纱更轻颤的呼吸”类似苟延残喘,而旋起于盲目大众的风是不会息止的,它捕吏一般巡游,扑杀。这堆火中未能涅槃一只凤凰,仅余一堆天明就发白的灰。第一节悲怆,第二节却不够痛。但大多的事,却正是这样一种不痛不痒,在罐中闷酒般的余恨罢。于是才会那般容易地,被蛊惑在一个笑傲江湖的故事中。而微弱的生命力往往亦不可估量,可以确定且令人羡慕的是,诗人一直怀拥火种。

    ——青笺社·涩萝蔓

    简书主页链接:https://www.jianshu.com/u/0331468da7b3

    (世有风霜雨雪,人吃五谷杂粮。心怀火种是一种活法,安逸度日也不见得就会怎样。至于前生今世,超度轮回的也绝不仅限于人类,万物皆然。诗人无法脱离事实,但绝不可以向现实,包括自身的现实妥协低头。他们写下反抗,他们的存在或许更像是燃烧的火,哪怕熄灭,燃烧的过程也已足够。另,萝蔓,下次看我诗别太当真,或许我的诗比你的评论平静,甚至乐观许多。)

    **春开了,所能感知的各种火苗即将燎原。我们燃着,也被燃着。

    这是经书之火,我信佛,不读佛经。我外祖母信佛,每每佛经总是在神龛里供着,不染世尘。这佛经之上的火,想必是涅槃般的自燃。而我这样一个假信徒,信的或许也只是佛经里的禅意和其观世的方式。

    首节描述火的燃烧过程,由“婴儿”、“赤蝶”两个小比喻构成一个大隐喻。它的根基是经文,高度决定视野,“闭合”之后不是来世,而是前生;不是破茧成蝶,而是化蝶为茧。似是火苗无限放大,实则内核无限缩小。

    次节的星火迸溅,有的稍瞬即逝,有的点缀天空。这些瞬间与永恒,死亡与重生,都源于火那羸弱的“呼吸”。讲到呼吸,一般的短诗里很忌讳重复的词,而诗人偏偏用了两个拟人化的“呼吸”,一轻一重,一新生一熄灭,对比鲜明。在这里“火”已不是一种物质形态,而是一种有灵之物。确是“诗歌不死,万物有灵”。

    不知为何,我在读这首短诗的时候,耳边一直萦绕着那种在死寂的空间里心脏搏动的声音。到了第二节,又有种宇宙大爆炸的错觉,这从不畏惧的诗核,被时间的巨口一吹——漫天的璀璨星辰。看似写火在“泼墨的风”的作用下无限枯小,实则是内核的裂变,无限膨大。而最后的黑,如孤独一样,是我们的常态。可能物种的文明在大爆炸时,已然耗尽了,我们只不过生活在它的灰尘里,我们的文明也只不过是对它的无限追忆。

    ——青笺社·鹿

    简书主页链接:https://www.jianshu.com/u/d64ccd332a83

    (之前我就开玩笑说应该老鹿做汇总。每次看鹿的汇总文字都是一种享受。厉害而不仅仅只是厉害,因为有核。看他的解读有时候甚至会发现自己写作中不曾留意但确实存在的东西。这种作者和读者(本身亦是作者)的交流互文对于后面诗歌的继续出发绝对是非常有利的。这也是每一个进诗社的最大感悟和收获吧?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青笺社给我的绝不只是诗歌那么简单,更有友好,善意和共进。提到轻与重,这也是我组诗中后一首的副标题。其实万物皆在一呼一吸之中,人如此。诗,亦如此。而词,就是诗的呼吸,诗心则最终决定了一首诗真正的生死)

    **《精神患者》

    整个下午

    我除去院子里的积雪

    想着,要种些什么?

    可是倏尔

    地上又堆满落叶……

    ——青笺社·张聪

    作品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068072523dec

    简书主页链接:https://www.jianshu.com/u/a4574aec8452

    (题目我曾建议改整个下午来着。因为这首《火》就是平静地观察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所获。不过至少又得到一首诗歌点评。其实,我写诗基本写不来欢脱的那种风格,倒不是自己写的时候甚至平日怎生悲观颓废来着。如有影响,真的是抱歉了。一直巴着看张聪的评论,每次都喜欢。对于我这种理论瞎来说看温暖的感悟文字更轻松愉悦。或许,下次可以?至于种啥,种开心吧。)

    **艺术彼此相通,因此蓝的诗画之间可以互文理解。对我来说,这篇诗主要着笔于一个场景,而蓝已经画了出来,就是那本燃烧的经文。这种燃烧状态如呼吸吐纳,安静祥和,甚至带着“叹息”。而后这飞扬的灰烬回归它“一只赤蝶的石质前生”。灰烬漂浮翻飞,蝶翼微颤,承载着这火,这经文的呼吸。而灰烬并不是经文的最终形态。最终的形态是熄灭,是如火的生一般的灭。由生起笔,写至熄灭。这首诗所有的东西都在熠熠生辉地死亡,经文的死亡伴随着火苗的生长,然后火苗死亡,呼吸熄灭,灰烬飞散。但我很喜欢“向死而生”这个词,它自有一种又勇敢又平静温和的力量。

    这首诗中,几乎一切都很轻:经纸很轻,呼吸很轻。这个“死”的过程中,同时穿插着“生”的过程。婴儿折回母腹,而灰烬仿佛涅槃一般,生出滚烫的赤蝶。两头空空,中间是轮回一般的万物和生命。于此,不仅是红与黑,生与死也紧紧缠绕,交织缠绵。但第二节较第一节气息要弱,如果作为一种生与死的前后互推关系来看,第二节更难以支撑起这样的框架。同时,蓝这首诗初读有些“刻意设计”的痕迹,缺一点浑然的感觉。气息比较流畅稳定但缺少一点灵动。不过,不得不承认它的巧妙。

    ——青笺社·川石

    简书主页链接:https://www.jianshu.com/u/5337fd541261

    (这首写的时候无任何哀怨之意,甚至非常平静,因为只顾一眨不眨地观察了。当时的心愿就是一定要通过细致的观察写出最轻但又轻得有分量和厚度的作品。至于情绪的揉合进去或许更多的时候是自然而无意识的。真的都没刻意,至少创作时是如此。

    勇敢、平静、温和,不光是诗,也是我生活处世的态度。把那些世俗的东西看淡了人自然就会从容与淡定。有个朋友告诉我:功夫也在诗之外。确实如此。至少我后面一首《米粒》就是先有画面和色彩再有诗歌的,没有绘画经验我是写不出那首的。你喜欢画画,一定要继续,早晚会有所获)。

    谢谢大家看完这么长的诗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青笺社诗稿第十三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zvq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