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一个自信、成功女人的条件,是绝世的勇敢和深深的孤独。
壹
香奈儿在晚年接受媒体采访,回顾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时,说道——
“也许我会让你吃惊,但不管怎么说,如果一个女人想要幸福,最好还是遵循常规的伦理道德,不然的话,她需要超常的勇气,而结果得付出孤独的可怕代价。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没有比这更糟糕的。孤独能让男人找回自我,却足以毁掉一个女人。”
我因此而被打动。
一段岁月,一场人生,一种心境。
《香奈儿》——女人可以一生不要婚姻和儿女,但必须要有事业贰
小姐终身未嫁,她辉煌灿烂的一生,无数名人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她灾难的一生,历经了残酷的两次世界大战。
她不是一个生意人,却在做着生意上的事,她对朋友情人慷慨,却尽可能地压榨工人,拒绝承认自己的平民出身和绝大部分亲人。
面对对手,她从不怯懦,嘲讽讥笑又字字玑珠并用实力笑到最后,是她一贯的作风。
她是女权主义者,用服装解放了战时的女性,却在晚年说出了上面那段自相矛盾的话——对待事业和孤独这件事,男和女,理应没有谁比谁更艰难之分。
香奈儿时装公司倒闭15年后,75岁的她决定东山再起,复出的第一场秀,一票难求,人满为患。
这场盛典一结束,整个巴黎都嘲笑她,人们给她最大的尊敬,是保持着的安慰似的沉默,以及对她那段一去不返的光辉岁月的惋惜。
这位伟大的时尚先驱者,要等到五年之后,人们才够气喘吁吁地追上她,她是永不落幕的传奇,香奈儿又风靡了全世界。
人们问她为何要在75岁高龄再次复出,她的回答别开生面:“不然你让我无聊到死?”
《香奈儿》——女人可以一生不要婚姻和儿女,但必须要有事业叁
1971年1月10日,87岁的香奈儿小姐,在丽思酒店过世。
闭上眼睛的前一秒,她的思维都处在异常清醒当中,她最后的一句话是对自己的特别看护说的:“你看,死亡就是这种感觉。”
死前身旁无一亲人,那些曾与她在生命中深深纠葛过的挚友、爱人、情人,幻化成空空屋子里无影无形、无色无味的一阵风。
《香奈儿》——女人可以一生不要婚姻和儿女,但必须要有事业肆
7月20日,书中的余韵还在我心里窜动。与阿源、孙小姐驱车去往靖港古镇,在一家咖啡屋驻足消暑。
门前是绿色的湖,桌上蹲着一只不怕人的猫,突然想去看云和海,感到生命之中一种大大的无能为力,便拿起留言本,写下又陈又烂的句子:
你
何时散去
我
只是消磨,消磨
那时想到的,是一个远在青藏高原上的年轻旅人,奋发、要强,旅程即征程,觉得天边事触手可及,我总为这样的特质感动。
《香奈儿》——女人可以一生不要婚姻和儿女,但必须要有事业伍
香奈儿曾自评道——
“我不聪明也不愚蠢,但我不认为自己是一个会过平淡无奇的日子的人,我不是一个生意人但我在做生意,我不是一个为爱情而生的女人但我爱了。”
(她没能说出口的是——我渴望真正的爱情但终生都没有得到。)
这段话里,夹杂着我对人生、对幸福的些许幻想,梦里看花,分不清、道不明。
人的神奇在于,萍水相逢也能激起千层浪,而越来越亲近之后,反我不能温暖你,你不能温暖我。不论是孤旅,还是与人同行,都是自生自灭罢?
全书简约的事件描述,笔者不赋情感,不带褒贬,不赘言,如木心《文学回忆录》里的评论似的,干净、利落、直白。
能触摸到的那份真实,大概就是我喜欢传记类文学的原因吧!
《香奈儿》——女人可以一生不要婚姻和儿女,但必须要有事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