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日更大挑战圣贤书友会人民广场
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

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

作者: 碧彧 | 来源:发表于2023-07-13 16:58 被阅读0次

俗话说,人吃五谷杂粮免不了生病,人又不是神仙,得病,也是很正常的事情。重要的是,得了病怎样调养,这是关键。

人一旦生病,家人和朋友就会一再叮嘱要注意休息,安心养病。一般认为通过安心静养可以有利于疾病恢复。

虽说这是一句宽慰的话,但“安心”二字,里面却大有文章。

安心,即是静心,心无旁骛,让内心保持一种无欲无求的恬淡状态。

内心若是平静了,则外界的变化自然不能侵扰,病情也会很快得到恢复。

《黄帝内经》中说:“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我们常说,五脏六腑都是情绪器官,情绪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身体的不同器官,喜伤心、怒伤肝、恐伤肾、思伤脾、悲伤肺。

就是说,心神具有支配调节五脏六腑的功能,若心神不安,将会影响五脏六腑的健康。

同时也说明得病亦是心有未安的一种表现。所以,养病重在养心,养心即养神也!

其实,早在一千年前,我们的大文豪东坡先生就已经给出了答案。

他说:“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因病得到闲暇确实不错,安心就是医治一切疾病的良方。

也就是说,心安本身就是一味药,如果心安了,有时候可能就不必再开药方了。

就如中医所言,心为病之本,心安则脏腑皆安,若心不安,其疗效必差。

熙宁六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遭到排挤,于是便自请外放,来到杭州,担任通判。

这年夏天,苏轼有恙,一日,苏轼见天气稍好,便有了游览的兴致,于是来到了祖塔院。

此时苏轼还在病中,但丝毫不影响他游览的兴致。

“紫李黄瓜村路香,乌纱白葛道衣凉。闭门野寺松阴转,攲枕风轩客梦长。”

他看到村路上的田园景色甚美,紫李黄瓜飘来阵阵芳香。

而诗人脱了官服,戴着乌纱帽穿着白葛衣道袍只觉十分清凉。

他在寺内闭门靠枕,就入了梦乡。因为睡得香,入梦的时间较长,所以醒来看到窗外的松阴转移了。

一觉醒来,苏轼顿觉神清气爽,想来,平日里忙忙碌碌,因病得到闲暇未必是一件坏事。

现在看来,安心才是医治一切疾病的良方啊!

就如佛家的理念,人求安心在于自己,自己认为心安了就是,不用外求。

病从心来,定要心解。故治病先疗心。心安静了,平和了,病才能慢慢好转。

心不安,则寝食不安,再好的药也无济于事。

这句话,不仅就疗疾养身而言,也可以看作是对人生的一种体悟。

苏轼一生三次被贬,黄州、惠州、儋州,一次比一次远,一次比一次悲惨,一次比一次深陷绝境。

但,他始终能保持一种达观的态度,处变不惊,随遇而安。

他在逆境中生存,在苦难中快乐,在炼狱中涅槃,而其中的最重要的内核就是心安。

在杭州,他说“安心是药更无方”,在黄州,他说“此心安处是吾乡”,在惠州,他说“不辞长作领南人”,在儋州,他说“我本儋耳人,寄生西蜀州”。无论在哪,无论如何,他都能做到心安。

恰如他的那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叫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

有此人生态度,何惧人生的风风雨雨。

安心是医治一切疾病的良方,对此,我深信不疑。

《病中游祖塔院》
紫李黄瓜村路香,乌纱白葛道衣凉。
闭门野寺松阴转,攲枕风轩客梦长。
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
道人不惜阶前水,借与匏樽自在尝。
——北宋 · 苏轼

赏析

这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诗中所写紫李黄瓜的乡村风光,与乌纱白葛道衣装束的诗人,搭配成一幅色彩清丽、情调脱俗的图画。

而野寺的幽静清凉正宜于病中的诗人休息,于是诗人由此深深体悟了因病得闲的妙处,并借佛祖故事表明,此心安处是医治一切身体与灵魂创伤的良方。

末二句归结到和僧侣自然而亲切的关系,以见诗人自己已经“近道”的内心境界。全诗写景有味,蕴含着更深的哲理。

这首诗写出了作者委运任化、安闲自适的心境。

紫李黄瓜村路香,乌纱白葛道衣凉。

首联的意思是,村路上紫李黄瓜一阵阵芳香,戴着乌纱帽穿着白葛衣道袍只觉十分清凉。

开头写到祖塔院去的村路景物和诗人的服饰。

在村路上看到紫李黄瓜的色彩和香味,作者戴着乌纱帽、穿着白葛衣,感觉凉快。

《冷斋夜话》称:“哲宗间右珰陈衍:‘苏轼衬朝章者何衣?’衍对曰:‘是道衣。’”朝章是上朝穿的官服,道衣是民间有道者穿的便服,较为凉快。

闭门野寺松阴转,攲枕风轩客梦长。

颔联的意思是,野寺里闭门休息任他松阴转移,斜倚枕头睡在有窗槛的小室午梦正长。

接下来写到了祖塔院,那是在野地里的寺庙,故称“野寺”。

作者在病中,所以在寺里闭门靠枕,就入梦乡了。当时是夏天,所以开着轩窗迎风,称“风轩”。

因为入梦的时间较长,所以醒来看到窗外的松阴转移了。这一联写在寺中的情景。

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

颈联的意思是,因病得到闲暇确实不错,安心就是医治一切疾病的良方。

诗人在杭州做通判,与知州共理政事,平时不可能到庙里去游息。

所以说:“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因为有病,所以有闲到庙里来休息,也是不错的事情。

有了病,安心就是药,不用再求药方了。佛家认为,人求安心在于自己,自己认为心安了就是,不用外求。作者更认为只要自己能安心就能治病,不用再求药方了。

道人不惜阶前水,借与匏樽自在尝。

尾联的意思是,僧人不吝惜阶前甘洌的泉水,借给我容器让我随意品尝。

尾联系虎跑泉,说和尚借给匏瓢,供他自由自在地喝泉水。

这首诗的构思,先写到寺前的路上景物,联系诗人自己的装束。

次写到寺后的情景,结合诗人病中情事,再跟祖塔院的祖师慧可联系,从慧可询问安心的方法想到诗人自己的病。

诗人把院僧同自己联系,归结到虎跑寺的泉水。这样的结构,容易形成一种可供后人摹仿的写诗样式。

备注 :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部分诗词释义及赏析资料选自《古诗文网》。

相关文章

  • 2018年工作日第一天

    东坡云:“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虽然说现代的医学水平可以应对百病,但是对于正真的康复来说,“安心...

  • 《疾病是上天的恩赐》

    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 今天和朋友一起到济宁人民医院去看一个病号,他是腿上有血栓,经过一周的...

  • 苏东坡禅诗(二):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

    《病中游祖塔院》 紫李黄瓜林路香,乌纱白葛道衣凉。 闭门野寺松阴转,欹枕风轩客梦长。 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

  • 安心是药更无方

    《病中游塔祖院》 苏轼 紫李黄瓜村路香,乌纱白葛道衣凉。 闭门野寺松阴转,欹枕风轩客梦长。 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

  • 因雨得闲殊不恶

    这几天是所谓“龙舟水”季节,雨一直下个不停。东坡居士曰:喜雨,知堂翁谓:“苦雨”,雨总是一样的,心绪各有不同。何妨...

  • 生病与修行

    苏轼《病中游祖塔院》: 紫李黄瓜村路香, 乌纱白葛道衣凉。 闭门野寺松阴转, 欹枕风轩客梦长。 因病得闲殊不恶, ...

  • “安心是药更无方” ,佛诗助你消解浮躁

    我的朋友圈里,闯进来一个小朋友。姑且叫她小W吧。不知道她从哪里听说的,我曾经在一个作家班里,信口开河过,还美其名曰...

  • 王阳明《传习录》【144】

    2017-04-25 华杉 因病发药和因药发病。圣人论道,是因病发药,比如王阳明是因聂文蔚的病,给他发一个药,这药...

  • #华与华书房#华杉注王阳明《传习录》【145】

    因病发药和因药发病。圣人论道,是因病发药,比如王阳明是因聂文蔚的病,给他发一个药,这药不是给你吃的,你别拿起就吃,...

  • 2021-08-20读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之:因病发药

    因病发药和因药发病 圣人论道,是因病发药,比如王阳明是因聂文蔚的病,给他发一个药,这药不是给你吃的,你别拿起就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zwp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