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16篇原创文章
关键词:旅行/对立/自由
过去的时间里,我一个人走了17个省份,48个城市。
然后再难以停下脚步,我发现旅行的魅力就是:一旦启程,就一辈子都在路上。
我在长沙遇到没钱吃饭,还给猫买火腿的土家族小女孩。
我在乌镇遇到一赚钱马上就会辞职的教练同行。我在丽江遇到失恋一个人旅行的重庆小哥。
我时常被问是生活不如意吗,为什么一直要去旅行,我经常会说“再不出门我快没法光合作用了。”旅行对我来说,就是光合作用对于植物一样是一种生命活动。
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不知从何起,都开始渐渐失去新意,内容上一成不变,人与人之间也好像隔了一层看不见的薄膜,我十分清楚在这样的环境下,百分之八十的热情会一点点熄灭。
还有一点原因来自于自己。我思考问题总是落入二元的怪圈。所有事情的结果,在我眼里都是非此即彼的。比如去看电影,总是会对每一个演员下定义,某某是好人,某某是坏人。
而电影想带给我们的并不是人物的好坏是非,而是人性的展示,剧情的推进,错综复杂的人物,亦正亦邪才是电影里琢磨不透的精彩。
这种二元对立的思想本质是自我的对立,对事实的不接受,是一种我并不喜欢的偏执思想。
早年科学家对于光是什么性质,展开了数十年的争辩,有人说光的本质是一种波,有人说光是一种粒子,谁也无法说服谁。
这就是二元对立世界的争吵,在《心经》里早早的就消除了对立思维。提出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换句话说:光的本质既是一种粒子也是一种波,具有波粒二象性。
说说我在在旅行中所得到的
之前说过,城市的固化生活和流于形式的社交活动,带走了我的同情与感动,留下了相互对立的思维和冷漠。
在远方的千山万水,形色百态中,我们又可以重获对生活的热忱。
从出发到旅行是一个在熟悉的环境中寻找陌生感,又在陌生环境中探寻熟悉的过程,似曾相识的体验总带给我久违的情感。
旅行让我看了生活的全貌,以前一直觉得大城市灯光华丽,车水马龙,各个角落都是美丽而又干净的,人们也是幸福而快乐。有次我穿过马路走地下人行道时才发现大城市那些看不见的地方还有人在默默地坚持,地下通道常年都有其他地方过来漂泊工作,租不起房的人们,他们相互鼓励,日子艰苦仍相信未来光明。
说说我在旅行中所失去的
关于旅行的书我也看了很多,有贾平凹的《生命是孤独的旅程》还有《自在独行》,探访中国禅宗起源的旅途《禅的行囊》,沿古代诗人生活走的路《寻人不遇》,余秋雨充满沉重感的《文化苦旅》。
他们描绘了旅途中的故事,而文字中也总能感觉到他们没写出来的失落感。
这是属于旅人的共同情愫吧。
不得不说当你觉得一件事物最美好的时候,是还没拥有时。旅途中风景最好的时候,不是特定季节,而是出发前你在脑海中所期待的时候。
旅行是一种从期待到失去期待的体验。也许你有幸遇到超过你预期美好的景色,当你沉浸于锦瑟山河的秀美和建筑的优雅时,也会失去对自我内在心智的关注。
旅行的本意是消除对立和二元
起点和终点 相遇和离开 梦和醒
正如后来你发现 爱与自由是同一件事
—end—
推荐书:《旅行的艺术》
作者:阿兰 波德顿
这本书并非简单的旅行散文,而是借许多艺术家的故事赋予文化旅行层次感,教我们在平凡事物中获得旅行的深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