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漪老师说过:“语文课不能只教在课堂上,要教到学生心上。只有教到心上,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获得并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在课堂中,可以多引导学生朗读。通过朗读,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促进朗读。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感受对文字的敏感和感情。在情境中,实现师生和文本的对话,读懂那些人物中的优点和缺点。读懂我们对人性的弱点,保持更加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对待家人,对待生活。读透我们对人性的恶的高度敏感和抵触,使它在不远处繁衍时能自我消失在摇篮中。
作为语文老师,要多读经典,写诗作词,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精髓和灵魂。通过培训让我重新审视自己,要做一名博学的教师、一名仁爱的教师,一名进取的教师,不负青春与梦,走向诗和远方。
对于初次接触文本的学生来说,最适合的方式是默读。
出声朗读造合在大致了解文本后,需要进一步_具体把握文章之时 .既可以作为进一步揣摩、语言的手段,也可以作为对文本把握的一种反馈。
分角色朗读应该在学生理解全文.充分把握文章情感之后,老师可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当学生充分把握文章情感之后,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配乐朗读。
对于齐读能让所有学生参与到朗读中来,对于那些没有朗读习惯或者羞于开口朗读的学生来说是个较好的锻炼机会.但容易造成放弃自己的抑扬顿挫.所以对于齐读应该慎用.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一方面我们要明确意识到传统与当下的代际差异,并且认可这种代际差异的合理性,另一方面,我们要把前辈语文教师的教学修养与对教育的那份执着追求这些精华内容吸纳汲取,先照单全收,然后再根据教学实际,合理进行调整,推陈出新,以适应目前语文教学的需要。
巨我的观察,大多数学生的注意力在完全集中30分钟后,便开始逐渐分散,如果这个时候,以“互动”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合作,他们快要分散的注意力就会再一次集中。但“互动”的设计在形式上一定要让学生有兴趣,方法要灵活,不要动不动就四人一组展开“放羊”式的讨论,其实学生早对这种形式厌倦了。比如我在讲授《观潮》一课时,在总结钱塘江大潮的特点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互动环节:同学们,假如你们是各省派往钱塘江的记者,在你的身后就是雄伟壮观的钱塘江大潮,你如何向观众介绍这一胜景。(多媒体展示钱塘江大潮的画面)学生一听以记者的身份来介绍,一下子有了兴趣,可能是学生对记者这一职业的崇尚,加之平时看电视上记者报道时的状态,有的学生一边报道,一边还做手势侧身示意身后就是钱塘江大潮,有的还拿起笔当话筒,有好几个争做陕西台的记者。可见,同学们通过这样“新颖别致”的“互动”就很深刻的理解了课文内容,也展现了自我,课堂气氛也在那一时段达到了高潮,学生的情绪也重新变得兴奋愉悦。因此,“互动”环节的“亮点”设计,一要适时,二要方式独特新颖,方能促成良好的效果。
纵观我们的课堂,教师的讲解分析往往容易挤占学生的读书时间。学生由读者变成了听众。结果是老师讲得很费力,很投入,学生却置身事外,没能进入角色。教师讲得津津乐道,学生听得莫名其妙;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况呢?问题出在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读书,走马观花,对课文语言没有很好的亲身体验,没有找到感觉。
学语文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它是讲求基础的。学习语文是不能偷巧的,一靠积累,二靠思考。
多读多背多写多思,这“四多”仍然是建筑语文大厦的基石。语文重要的能力之一是迁移能力,即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本是本,要学好,但要达到考试要求的阅读写作水平,只凭数册语文课本是远远不够的。课外书要读,还要多读。碰到好的文章要做读书笔记,经常拿出来翻看,能理解成诵。有见闻感想就写出来,经常练笔。这样坚持下来,养成习惯,大有好处。时间长了,你会逐渐发现自己的思想见解、语言表达等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你的积累会在阅读写作时潜移默化地起作用。一篇文章没有生字,有些语句却读不懂,写作没思路,没话说,都源于没有足够的文学积累。
网友评论